杨殿锋 莫尊理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哲学社会科学是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科学形态和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引领力量。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中的特殊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步发展的奠基之上,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伴随着我们国家“站起来”后由“强起来 ”到“富起来”的重大飞跃,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日益深入,取得门类逐步齐全、学科不断拓展、学术渐趋活跃、成果丰繁厚重的历史性成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繁荣、文化昌盛、理论自信的重要风景线。哲学社会科学的这些重要成果,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丰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汇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伟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与时代价值。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理论变为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建设在满目疮痍的国土上百废待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除旧布新,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起步发展。组织构架和学科建设进入探索阶段,在接受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及所属研究所的基础上,1949年11月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2](P405)。1953年党和国家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明确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1954年中国科学院被确立为国务院领导的国家最高学术机关,1955年6月建立数理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并推进中国的科学事业。[2](P439)这个功能定位和组织架构说明,成立之初的中国科学院是一个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按照中央要求,作为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科学院,指导地方建立科研机构,发展高等学校和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在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2](P440)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到1955年底,全国科学技术人员已达40余万人,专业的科研机构超过800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达到139.2万人,[2](P440、548)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均取得十分可观的成就。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专门研究力量得到逐步发展。1952年,国家将全国各大学的哲学系合并到北京大学组成统一的哲学系,随后又恢复武汉大学哲学系,新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复旦大学哲学系,再后来在多所大学成立哲学系,初步建立起哲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阵地;1955年8月,中央将马列学院更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翻开党的理论研究和培训阵地建设新的一页;1955年3月《哲学研究》(季刊)创刊,由潘梓年、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胡绳等组成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成为当时哲学学术上的核心;1955年11月哲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集中一批专业研究工作者开展研究,成为我国最高的哲学研究机构;1956年3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十二年(1956—1967年)规划》(草案),确立哲学研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理论问题和总结我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整理和研究我国的哲学遗产,同时研究世界哲学文化优秀遗产,吸收世界哲学研究的新成果”,[3](P7-9)初步明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这些内容显示出,建国初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组织形式、研究基地、学术园地、科研规划等方面逐渐起步,为后来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马列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取得显著成果。1953年1月,我们党成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中央编译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编译出版任务;1950年12月成立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以及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的建设等方面著作,同时出版哲学、经济、历史方面的研究著作,并有选择地翻译外国政治书籍和理论著作。[3](P10-11)这两个机构的成立,加之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出版机构,为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出版和译介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从1953年到1974年,《斯大林全集》13卷、《列宁全集》前39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前39卷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选集》4卷本正式出版,一批国外学者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特别是苏联学者的研究著作陆续翻译出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建设》《学习》《世界知识》《哲学译丛》等报刊杂志登载大量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章[3](P11-13),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的重新发表及其强烈反响,对哲学社会科学逐步壮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科学家毛泽东同志对哲学的极大关注,特别是提出在繁荣文艺、发展学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2](P440),对新中国成立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国初期,毛泽东不仅自己继续认真研究哲学,而且多次号召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哲学。在百废待兴、极其繁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始终重视哲学的研究,多次就这方面相关材料作出重要批示,如对学术问题的不同意见不应禁止谈论作出批示:“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4](P40)关于《人民日报》要多登载科学讨论的文章批示:“科学讨论,人民日报要多起来,要多得占篇幅五分之一左右。”[5](P471)关于读两本书的建议批示:“建议读两本书。一本,哲学小辞典(第三版)。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5](P446)在关于编印逻辑学文集给康生的信中写道:“我有兴趣的,首先是中国近几年和近数十年关于逻辑的文献、小册子和某些专著(不管内容如何),能早日汇编印出,不胜企望。”[5](P389)在1957年3月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4](P391)毛泽东潜心于革命工作和哲学钻研,特别是对马列主义的传播、阐发和创造性贡献,使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取得卓越成果。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确立鲜明主题和永恒主线。在毛泽东的重视和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作出决定、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是党的一项基本的经常的任务,[3](P2)这极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构成当时历史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党和国家在繁重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领导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成果,为改革开放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铸就重要基石。但是,由于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工作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巨大破坏,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科技人员和专家普遍受到歧视以至迫害,[2](P560、630)致使哲学社会科学受到极大冲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果断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逐步摆脱困境,各条战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迅速恢复,党中央及时作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科学决策,学知识、重科学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年中蔚然成风。据统计,1976年至1981年,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从56.5万人增加到128万人,翻了一番多;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31797人,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17年总数的1.4倍,其中博士研究生是新中国首次招生,[2](P560、630)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6]。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脉搏紧密相契,一个反映时代心声的观点一经提出并产生广泛共鸣,其对那个时代甚至很长时期人们观念和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掀起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揭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7]这篇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文章,应时代之所呼、发时代之先声,有力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进程与变革。正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党中央、党的国家领导人始终将其放在党的事业重要位置,从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学科建设、激励保障等各方面予以重视和支持,客观上对哲学社会科学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加之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冲破“左”倾错误的束缚,形成思想观念和学术研究上的活跃局面,使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成长期。
制度体制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关键性,科技体制改革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注入很大动力。1985年,党中央制定《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允许集体或个人建立科学研究或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改善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要真正做到尊重科学技术人才,就必须保障学术上的自由探索、自由讨论,使人们无所畏惧地追求真理。提倡各种学派在百家争鸣中多做建树,反对滥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8](P847、849)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左”的思潮还在人们思想深处存在影响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改革科学技术体制的一揽子新政策,对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思想和精神解缚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对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个人待遇等方面的新政策,提倡学术自由、反对压制观点、明确学术是非的检验标准等新主张,犹如春天里的惊雷响彻神州大地,激荡着所有知识分子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情,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入快车道。
哲学社会科学根本上牵动着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供给,党中央的全新布局赋予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责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单是思想文教部门的任务,而是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的任务。”“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当更加自觉地依靠科学,发扬尊重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8](P116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化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8](P1155)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会无论是提及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还是在更概括的程度上提及素质提升和依靠科学,毫无疑问都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更是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艰辛耕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领域和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向、内容、方针、原则等问题得以清晰起来,“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同时要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研究当代各种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8](P1166)在社会待遇和组织保障方面,全会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广泛吸收他们(知识分子)参与各方面建设和改革工作的咨询和决策,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和重点工作,从条件上给予有力支持,对优秀精神产品和优秀工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知识分子地位的真正提高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亲密团结和共同奋斗,是现代化建设必定成功的可靠保证。”[8](P1165)这些方面的措施解除了对知识分子的禁锢,使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极大提升,有效激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池春水,使其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地拓展开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的不间断重视与关怀,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步入复兴、成长、壮大的重要阶段。1978年3月,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全国科学大会成功召开,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迅速扭转全国科技工作的局面,标志着经过“十年动乱”后,我国科技事业终于迎来“科学的春天”,[9]这个“春天”也属于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非常重视科技工作,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先后两次约见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向中央领导同志谈到科技与人才问题,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制订科技发展规划,要解决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要同时抓教育,培养人才,后继有人”。[9]在党中央和邓小平的关心下,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协和各专门学会、原有全国性学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陆续恢复和重建;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定位,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基础上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恢复作为知识分子政策的技术职称,这些举措使科学界迅速恢复科研秩序,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9]在这次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 “思想大解放”,使科技工作者如沐春风,彻底甩掉“臭老九”的帽子,获得翻身解放[9],激发出投身国家科研事业的极大热情。邓小平对哲学社会科学给予持续关注,先后在不同场合强调“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8](P971)“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对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给予很多期望。进入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给予更多支持,江泽民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10](P495)胡锦涛指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11](P384)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2004年1月,党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工程,持续推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重点教材等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和优秀理论读物[12](938),2005年在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13],这对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全方位、宽领域的,取得成果也极为丰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有研究所31个、研究中心45个,含二三级学科近300个,科研业务人员3200多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共出版学术著作4293本,科学论文54517篇,翻译著作2787本,翻译论文16108篇,年平均出版学术著作300本、科学论文3890多种、研究报告510多篇。[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成果,对于阐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引领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鲜明指导思想和宏大时代主题。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的广阔舞台,瞄准新发展时期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发挥学科优势,激发探究热情,深化理论研究,增厚学术土壤,丰富研究成果,取得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快速度的繁荣发展,这些重大变化是对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发生变化的承续与发展。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是其重要根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作出全面部署,极大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使学科体系更加健全,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发掘整理,还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深入研究,“都已进入高潮,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6]。据统计,全国本科院校几乎都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文科生占到在校学生很大比例。[15]截至201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达到63万人,全国80%的哲学科学研究人员在高校,80%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自高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约131万篇,承担各类研究项目134万多项,推出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国文化读本》《中国儒学史》等一批精品力作。高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多达4.3万份。共有14家高校成为第一、二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16](P53)在独立二级机构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显著发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坚强阵地。[13]2016底,全国高校普遍成立独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约400所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6个,学科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17]2015年12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习近平指出,这是“坚持党校姓‘马’姓‘共’之举”,体现党中央对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乃至全国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鼓舞和鞭策。[18]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创新发展和历史性变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
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是这一时期的鲜明特色,习近平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深刻回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从新的历史方位和现实需要提出时代要求,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际,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19](P7)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20](P65)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全面论述,关于重要性,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9](P522)关于融通各种资源,指出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方面资源[19](P322-323)。关于研究方法,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9](P325-326)关于研究的着重点,指出要“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19](P327)关于具体特点,指出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继承性、民族性。”[19](P322-328)关于重点任务,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19](P328)关于发展目标,指出要“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19](P328)关于作用发挥和对外交流,指出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19](P329、324)这次会议和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及其引起的巨大反响,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19](P334)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寄希望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努力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1]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是对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回答,进一步厘清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方向、研究方法和重点领域,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5],反映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和特定时代的深度思考,对于引导和规范社会观念、凝聚和形成社会共识、探索和认知社会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15]奠基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廓清时代遭遇的疑惑,在自身获得历史性变化的同时,为繁荣发展中国学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15],这是被历史事实所充分证明了的。
回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这段峥嵘历程,蕴含的宝贵经验值得凝练,沉淀的历史启示需要思察。第一,党的重视和领导是根本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懈探索,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党中央的谋篇布局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重视,才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核心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中向前发展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一切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15]。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人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首先弄清楚和毫不动摇的科学指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要方向。“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15]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走出来的康庄大道,这必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深深打上的“社会烙印”,只有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研究和阐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深入研究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前行浪潮中扣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坐标。第四,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必备条件。“学术上的是非,只能通过自由讨论和实践的检验,求得正确的认识”[8](P8491),这是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正确方法。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以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发理论智慧、研究热情和创造精神。第五,扩大国际交流是重要导向。当代中国正处在空前开放的时期,积极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注重吸收国外优秀研究成果,主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重要途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顺应时代特征才能不断走向国际学术的中心和前沿。
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带着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赋予的历史使命,致力于提高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水平,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立足时代潮头、贡献理论智慧、谱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