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呈现自主性、开放性、多重性、冲突性等特征。破解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渗透的严峻挑战,培养又红又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应遵循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结合、自主建构和教育引导相融通等原则,大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除了“注重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示范引领相统一,注重实践养成、监督约束、考核评价相衔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1]等实践探索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需积极探索培育途径和方法,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熏陶、网上价值传播、社会实践体验等就是重要培育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专业课和通识课也是培育的重要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
只有及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既满足共同信念又照顾个人差异,才能被不同社会群体与个人接受、认同和践行,形成正确价值准则[2]。因此,思政课首先要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和专业特点,在价值观上遇到的热点、难点、惑点、痛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效融入教学体系,既注重内容深度,又注重其韧度和信度[3],帮助他们多维度探讨它的理论渊源、提出背景和发展轨迹,并以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等形式,因材施教地提高其认知认同度。
其次,思政课要适当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辅助教材教参。2018版教材内容体系较好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但缺少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不利于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特点,立足改革开放现实,根据个体发展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原则,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生活、情感需要、利益诉求和价值观现状,关注其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愿望,尝试编印深度与广度适当的相关辅助教材或参考书。
再次,实现网络平台上思政课“互联网+教学”有机结合。即:以丰富的“微课”“微视频”“微内容”线上授课,线下活动,有的放矢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增强时代感和实用性,满足各层次与专业学生的需要,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2.专业课和通识课
除思政课外,高校还要推进“课程思政”即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学途径。由于兴趣或考核更严格等原因,不少大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因此,高校要加强专业课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以使他们能自觉有效地挖掘蕴含在各门课程中的相关教育资源与功能。另外,通识课有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内容也十分必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哲学、文学、书法、兵法、武术、绘画、戏曲、中医、建筑尤其是传统美德经过历史积淀蕴含着无数精华,是先民智慧的结晶,魅力独具又稳定优越,是民族之“根”。它们的传承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有重大意义。因此,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增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道德经》《论语》等国学类通识课,或开展古琴演奏、诗词欣赏等讲座,要突出对儒家价值体系中“和谐”“民本”“诚信”思想的继承和时代性转化[4]。这对大学生认知认同国家“和谐”、社会“平等”与个人“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很有帮助。正如梁启超所言:“凡一国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5]。
当然,传承中华文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汲取传统价值观精华,克服其缺陷;还要借鉴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之长,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做到“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置仍弗失固有的血脉”。同时,教学中不能罔顾大学生是否接受,枯燥、呆板地灌输纯价值观理论,而要把教育内容创新性地融入学科课程教学资源中。纵观近现代科学史,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总能擦出创新火花,推动各学科发展进步。各专业学科在哲学角度都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其内在规律性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涵与本质相一致,教师可从中挖掘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这是指各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挖掘各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宣传媒体和人文环境,发展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尊重差异中坚持核心价值,规范管理社团、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开展科技节、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利用清明、端午、五一、五四、“9·3”、“9·30”、十一、“12·9”、“12·13”等重要节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每年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到高校、进课堂,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等宣讲活动,持续进行向黄大年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发挥领导干部、名人学者、榜样典型、学生标杆等的权威性或影响力,以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优势,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教育实效。
目前网络对大学生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生活空间”,是他们获取新闻资讯、科学知识、休闲娱乐甚至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之一,也应成为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由于网络内容包罗万象、良莠不齐,网络中规则和规范不足,具有虚拟隐蔽、自由开放、安全性差的特征。而大学生自制能力和辨别能力有限,常受到不良信息冲击,造成价值观上的偏离或扭曲。因此,高校要牢牢占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络阵地,加强网上价值培育。
首先,充分利用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网、未来网、“易班”网、共青团组织和校园公共微博等主流成熟网络平台,系统整合线上线下教育活动,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向师生定期推送电子报刊与校园信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四个全面”等主题开展教育,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持续扩大网络传播的覆盖面、影响力和传播力,抵制西方价值观渗透。同时,创建特色鲜明的宣传网站,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集聚网络正能量,产生榜样效应,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其次,在国家法律政策框架下建立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和舆情监管体制机制。高校要完善网络使用制度,净化网络环境,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严格限制大学生触网时间,引导他们健康进行网络学习和信息交流,严抓网络传谣造谣、传播污秽低俗信息等不良行为,使之不信谣传谣,不浏览不良网站,远离恶俗化虚假信息;提高网络热点敏感度,及时发现纠正偏激观点,引领社会思潮,线上避免集体失语并确保公众知情权,线下及时化解危机,保证网络培育途径的正确导向。
再次,适应大学生高频度网络生活特点与个性需要,以手机和个人电脑为载体,通过一些社交平台传播正能量和先进文化,打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平台。例如,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网络直播等一些颇受欢迎的社交软件新媒体,为师生搭建平等交流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中,增加励志典型、哲学美文、榜样特写、身边故事等高质量、正能量的内容,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权威性与草根性相统一,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网络难题,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说服力和美感度,使大学生自觉主动接受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积极发挥校园“微力量”作用。“微力量”是指大学生在微载体平台中形成的获得知识与充实生活的一股校园新兴势力。专家学者、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应针对大学生的兴趣趋向,教育引导校园的同门专业群、老乡或新生交流群等“微力量”,充分发挥同伴群体教育作用,形成富有特色的网络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网络化传播与认知认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价值观的自觉践行离不开社会实践。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离不开大学生的主体性自我意识因素,最关键的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环节[6]。只有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实践确认,才能将正确的价值行为变为不需要人监督和提醒的自觉行为,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自觉的价值行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践行,同样需要伴随他们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升华,在学习和生活中成长成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
社会实践体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养成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挖掘和动员学校与社会两种资源与力量,构建实践育人基地,由思想政治教育者组成创新工作团队进行实践育人共同体顶层设计,以团队合力组织实践活动[7];教育者运用价值践行培育法,精心组织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把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加以认识、感受、体会,加深价值情感,促进价值认知与价值认同,不断形成、巩固和提高其价值践行能力。主要方法是:
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在寒暑假开展科技、咨询、信息和生活等“三下乡”、文艺演出、“爱心回家”、社会调查等社会服务,参加生产、实习、公益、义务等劳动,让他们在了解与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认识和提升自我,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体验。这样,他们在社会服务中通过对自身价值践行行为,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论总结,自己得出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起到对价值观践行的纠偏、引导与巩固作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教育是让大学生认识劳动是自身能力的对象化确证,而不是一种惩罚性磨难,对于价值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有重要意义。这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认知、情感、认同与践行的基础,对其形成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直接塑造作用。
另一方面,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道德实践活动。例如,在大学生中弘扬传统美德,抨击考试作弊、乱涂乱画、破坏公物、恶语相向、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又如,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课余时间,在学校和周边社区开展以帮助困难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空巢老人为重点的勤工俭学、济贫扶弱、保护环境、“学雷锋”等常态化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崇尚廉洁的良好校园道德环境,探索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相融合,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特质,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养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塑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价值观培育模式和方法。诸如专题与案例、翻转课堂或自组织教学等模式,以及讲授、讨论、演讲、辩论、游戏和群体自我教育(在示范与模仿、从众与感染、合作与冲突中形成团队成员间的教育效应)等方法。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打造融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教育于一体,第一、二课堂相衔接,线上线下相结合,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的培育模式和方法集群。这里,我们主要提出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典型等方法。
认知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条件。该方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打牢认知基础,形成其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理性认识,为价值选择与价值践行奠定条件。它需要教育者具备系统的理论水平和清晰的逻辑系统,做到理念引领为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注重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新行之有效的“灌输”技巧,在指导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实现从“输出一输入型”到“互动一共鸣型”[8],最大程度发挥理论教育作用。具体方法有:一是最普遍常用的课堂讲授法。即:依据课程设置、大纲与教材,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中对大学生系统进行理论教育。二是专题报告讲座。它能灵活选择时间、地点、内容并结合时事深刻讲解。三是理论培训。这主要是以培训或讲习班等方式,以强化价值观自信和民族复兴使命担当为中心,在学生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中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四是媒介宣传法。在校园广播、电视、录像、食堂、横幅、标语、广告牌、宣传栏或新媒体等生活场景或大众传媒中加强宣传,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认知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着特殊作用。它是通过建立文化和价值观自信来解决社会问题与化解社会矛盾,进而满足凝聚群众力量需求的方式[9];能使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基础上,注入自身意愿,激发精神动力,作出价值选择,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本方法是指教育者以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挚情感、赤诚言行,通过诚恳态度、相互信任与大学生对话交流,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观自信,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乐于接受教育,培养其价值情感,调节其价值选择与价值践行,发生从内化到外化的质变,巩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相较于价值认知培育法,价值情感培育法具有以情动人和以境化人的特点。以情动人即教育者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使他们与大学生交往中能产生潜移默化价值情感认同与精神感化的催化剂效果。以境化人即教育者借助音乐、美术、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形式,或通过言语描绘、图像呈现、实景模拟、师生参与等方式创设培育情境,“美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样态,使大学生接受生动形象的教育,使他们在美轮美奂、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自然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典型是兼具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的事物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认为,大学生主体性的不同导致其价值观的差异,个别大学生经过教育会率先成为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典型或示范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而先进典型的选取及其对大学生认知心理优化有明显促进作用[10]。该方法就是树立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内心期盼,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示范性的大学生正面典型榜样,引导大学生学习典型的高尚人格和精神气质,带动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选择,形成正确价值观。该法运用时需注意:一方面,因典型与大学生的交集越多,则对其鼓舞和激励作用越大。因此,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和正确价值行为时要以其卓越成就、真实事迹、良好道德修养、崇高价值观等作为情景化和形象化的教育介质,引导大学生自觉向往和模仿,绝不能夸大、造假和拔高,否则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典型要具时代性。选取正确、真实、优秀、适当的大学生典型集体,更易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发挥典型的积极作用。典型事迹若缺少时代性会引起大学生不适,使他们忽视典型的优秀品格。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培育途径和方法往往紧密相连、综合运用,不能截然分开。近年来,新兴的无意识或隐性价值培育方式备受青睐。它主要是针对有意识培育的缺陷而提出的。它强调遵循价值观形成规律,运用变客体被动为主体主动的主体性培育原则,符合仍带有青春期残余逆反心理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一经提出就受到大学生衷心欢迎,作用显著。其独特性是:淡化价值观教学中严肃紧张的道理、观点、目的陈述,巧妙把培育内容融入教学环境、过程、氛围中,充分发挥灵性校园、身边感动、个人体验等隐性培育因素[11],以更具灵活性、隐蔽性、平等性和愉悦性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大学生情操。
这种方式往往渗透于网络、大学文化和学科教学等各种价值培育途径和方法中。师生共同探讨网络问题的平等性、隐蔽性很好契合无意识价值培育特点,体现了教学关系的主体间性原则运用,利于大学生的心理接纳,使他们不再反感和抵触培育。大学文化主要包括:景观美化、体育设施、建筑风格等物质实体系统;学校传统、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等价值观系统;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志愿者活动等文体活动系统;师生榜样楷模、和谐关系等典型示范系统。其渗透的有效性取决于高校是否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对学生社团重视程度、软硬件投入、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等[12]。
美国大学普遍推行公民品格教育,注重系统持久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值得我国借鉴。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把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学科教学中[13]的做法,致力于培养符合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好公民,成效显著。他们主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各种实践活动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14],每位学生所修的专业课都要求从人文角度思考。
相比之下,我国很多高校忙于扩大规模、争夺资源、追求收益,不重视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格、塑造品德,还把价值观培育与学科教学相割裂,片面教授知识和技术,使大学生只从单一方向理解学科,缺乏融会贯通能力,束缚了学科的融合发展,导致大学生不仅创新思维不足还忽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这也折射出令人唏嘘的我国大学多年来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无论牛顿还是爱因斯坦,真正的科学大师都具有超凡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总之,我们论及的途径和方法只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益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兼具知识技术和良好人格的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需要应对更多新挑战。这要求教育者探索更多显性和隐性培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