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更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速度、有力量,在大灾难面前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后疫情时代国有企业应在经济市场树立适应自身发展的逆周期思维,不断优化和完善,寻找全新发展路径,探寻突破口与创新点,为国有企业经济创造新增长点。
第一,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为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目前,我国政府已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支持数字经济相关重大项目及产业的发展。对此,广大国有企业应把握机遇,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数字经济相关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第二,提高国有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由于危机本身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危机一旦发生,则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快速响应市场就是要瞄准即期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并创造崭新需求,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例如,中国石化在抗击疫情中的一些做法就特别突出。中国石化作为我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在疫情发生短短1个月的时间,就迅速与其他企业联合或合作,在全国布局了11条口罩生产线,从上马设备生产口罩,到布局加油站销售口罩、卖蔬菜,跨界为百姓提供服务。此外,国有企业还应把智能服务用好,以更加弹性的工作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协同。
第三,要加强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一是国有企业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上,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集中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抢占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制高点,实现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二是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和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优化创新资源和要素配置,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大幅提升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要向世界先进企业学习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努力做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四,要重点关注新型基建。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两个加快”,即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和已经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建速度。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是一次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针对新型基建,会上提出“7个方面”,分别是5G建设、特高压电网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间轨道交通的建设、充电桩建设、大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建设、工业互联网建设。比如,未来,我国将会形成“八横八纵”的高速铁路网,以及建设更多的城际交通轨道,这将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再比如,5G基建完成之后,智能制造、医疗、能源电力、消费模式等将产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第五,要有新型的思维方式。国有企业在这次疫情面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短板。我们发现,一些民营企业无论是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盈利能力,还是创造新商业模式的能力都比国有企业要强。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思考以下两点:一是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体制、规模、党建、政策等方面的既有优势,将巨大的优质资源存量转变成巨大增量;二是如何充分发挥国有和民营两种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治理能力。
第六,要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新冠疫情以来,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大多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业务单元较多、管理链条较长,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一定要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价值链和资金链的管理,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建设,降低重大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综上,目前疫情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国有企业在抗疫中的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面向未来,国有企业还应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