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视角下的“印太战略”

2020-02-21 06:08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印太战略印度洋印太

丁 伊

【内容提要】为制衡中国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两洋及其周边地区不断扩展的影响力,并巩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美国推出所谓“印太战略”以期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而印度则由于在印太地区的重要影响力以及同样将中国作为其潜在竞争对手而被美国视为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然而,尽管印度似乎与美国及其印太地区盟国在遏制中国这一目的上一拍即合,并由此达成了在多个领域的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但是印度对于“印太战略”却存在顾虑,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国家战略与美国“印太战略”在安全、外交和经贸等领域的分歧所导致的。因此,印度将始终是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变数。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印度越来越不甘于局限于南亚次大陆与印度洋范围内的地区性大国角色,而是将目光瞄向更广阔的空间,并积极谋求在印度洋与太平洋及其周边国家的范围内发挥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力,从而为实现其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梦想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为维护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美国政府推出所谓“印太战略”,并试图将印度洋与太平洋及其周边国家纳入到美国霸权主导之下的均势格局之中。在美国的战略部署中,印度因其在该地区内的重要影响力以及同样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成为“印太战略”尤为倚重的对象。在此背景下,美国及其印太地区盟国不断深化与印度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为遏制中国崛起而建构制衡战略。

一、“印太战略”的出台及其推行

在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并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的背景下,“印太战略”成为了美国为追求国家权力并巩固霸权地位而采取的手段。2011年1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文章,文中指出:“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了全球政治的关键引擎。从印度次大陆到美国西海岸,这一地区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并日益因航运和战略而联系在一起。这一地区囊括了世界半数的人口,它既拥有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也是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者,同时也涵盖了我们的关键盟友以及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重要新兴国家。”(1)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189), p.57.这预示了美国的战略重点开始向太平洋、印度洋及沿岸地区转移。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印太”的概念进一步实施炒作。2017年10月,时任国务卿蒂勒森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关于美印关系的演讲时声称:“美国与印度须以自由开放的印太为目标共建繁荣与安全,涵盖了整个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及其周边国家的印太在21世纪将会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地区。”(2)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dia for the Next Century: An Address by U.S.Secretary of State Rex Tillerson,” October 18, 2017, https://www.csis.org/analysis/defining-our-relationship-india-next-century-address-us-secretary-state-rex-tillerson.随后,在2017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概念。(3)The White House, “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at APEC CEO Summit,” November 10,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apec-ceo-summit-da-nang-vietnam/.这些行动表明美国官方开始以“印太”一词取代之前的“亚太”概念来界定美国战略部署中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区域。在2017年12月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印太”地区超越欧洲与中东等地,成为美国安全战略中首要关切的地区。(4)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17, p.vi.

除了在官方立场与文件中多次强调印太的重要性,美国还为“印太战略”注入实质内容。2018年6月,马蒂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系统阐述了“印太战略”。马蒂斯在演讲中指出,“印太战略”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扩大对海洋空间的关注度,帮助伙伴国提升其海军以及海上执法能力以保护其海上边界和利益,其次,加强互相操作性,通过安全合作以加强军事与经济方面的关系,从而建立长期互信;第三,加强法治、公民社会与透明治理;第四,促进私有经济发展。(5)U.S.Department of Defense, “Remarks by Secretary Mattis at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18 Shangri-La Dialogue,” June 2, 2018, https://dod.defense.gov/News/Transcripts/Transcript-View/Article/1538599/remarks-by-secretary-mattis-at-plenary-session-of-the-2018-shangri-la-dialogue/.2018年8月13日,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得以签署并生效,该法案要求将之前的“东南亚海上安全倡议”升级为“印太海上安全倡议”,(6)U.S.Congress, “John S.McCain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9,” Section 1252, August 13, 2018, https://www.congress.gov/115/plaws/publ232/PLAW-115publ232.pdf.从而支持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加强安全合作,以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作为美国认定的与其拥有相同价值观的印度,则是印太战略的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2019年6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印太战略》报告,声明为维护美国对于保证印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承诺,美国将致力于在该地区提升战备水平、加强伙伴关系以及增进地区互联。(7)U.S.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June 1, 2019, preface, 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l/01/2002152311/-1/-1/1/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2019.PDF.该报告再次强调了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中对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界定,即首先,保卫美国人民、国土和生活方式;其次,通过公平、互惠经济关系匡正贸易失衡以增进美国的繁荣;第三,通过重建领先的美国军力、依靠盟友与伙伴承担起应对共同威胁的责任而维持和平;第四,通过竞争和领导保护美国利益与原则的多边组织而提升美国影响力。该报告还强调了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中提出的保卫国家、保持领先于世界的军事实力、确保关键地区的力量均势且有利于美国以及推动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安全和繁荣的国际秩序的国防战略目标,并指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对于维护美国的稳定、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8)U.S.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 pp.15-16.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官方对于“印太战略”内容最为详细的阐述。

总体来看,“印太战略”具有以下特点:(9)杨震、王森:《论美国“印太战略”面临的障碍与困境》,《国际观察》2019年第3期,第47-49页。首先是指向性明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本就将中国视为潜在安全挑战的美国方面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美国在2018年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声称,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已经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美国所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与所谓的“修正主义国家”,例如中国和俄罗斯的长期战略竞争。(10)U.S.Department of Defense,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p.1-2,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同时,报告还指出,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长期战略竞争是美国的主要优先事项。(11)U.S.Department of Defense,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4.2017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则警告称当前中国正在使用经济和军事等各类手段“胁迫”他国屈从于其政治和安全主张,从而寻求取代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位置,扩张其国家驱动的经济模式,并试图按照其利益需求重组地区秩序。(12)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17, p.25, http://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17/12/2017.pdf.美国指责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贸易战略具有地缘政治野心,其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建设危害了贸易的自由流通,威胁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并破坏了地区稳定。因此,美国声称印太地区国家需要美国持续的领导,以尊重主权与独立。(13)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46.由此可见,“印太战略”的提出具有明显针对中国的特征。其次是手段具有多样性。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马蒂斯对“印太战略”的阐述不仅包括了扩大对海洋空间的关注度和加强互相操作性等安全领域的合作,还提出了加强法治、公民社会与透明治理并促进私有经济发展等内容。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则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战备水平、加强伙伴关系以及增进地区互联将会是美国维护印太地区繁荣与稳定的手段。由此可见,美国推出的“印太战略”涵盖海上安全合作、基础设施投资、海洋秩序维护以及联合军事演习等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交领域,其战略手段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再次是军事色彩浓厚。为贯彻实施“印太战略”,2018年5月30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宣布,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更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14)新华社:《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新华网,2018年5月31日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05/31/c_129884139.htm.该司令部下辖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在加强其在印太地区的军力部署的同时,还与其印太地区盟国和伙伴国军队之间建立并拓展联训联演机制、高层互访机制、人员培训机制以及情报共享机制等,从而确保其在印太地区的战备优势。在“印太战略”背景下,美国正试图在印太地区构建对华包围圈,从而遏制中国在这一地区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并将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及其周边国家纳入到美国霸权主导之下的均势格局之中。在此过程中,印度作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而受到美国的格外青睐。

二、印度地缘战略思想与“印太战略”

印度所处的地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度在印度洋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战略地位,也塑造了印度的战略思想。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的中心地带,是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恰好处于沟通东方的马六甲海峡与西方的苏伊士运河之间航道的咽喉位置,其广阔的海岸线和位于印度洋中心的重要战略位置使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15)Jaswant Singh, Defending India, Macmillan Press Ltd., 1999, p.110.印度东、西、南三面环海,深入北印度洋腹地达 1600公里。印度拥有长达7516.6公里的海岸线、多达1197个岛屿以及200余个沿海港口,其专属经济区面积多达200万平方公里,占到陆上面积的66%。此外,印度的工业与经济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距离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区。(16)Indian Navy, “Indian Maritime Doctrine”, 2009, pp.58-63.https://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india/in-navy-doctrine.htm.

基于此,印度洋对于印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安全上,印度的未来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安全的海洋环境。1958年3月28日,在一艘军舰的甲板上,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发表了讲话:“从这里我观察印度并思考着我们国家和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国家三面环海,一面是高山……我思考着我们与海洋的紧密联系……我们不能承受在海上的弱势……历史表明无论是谁控制了印度洋,首先印度的海上贸易必然为其所掌控,之后印度的独立地位也将不保。”(17)Satyindra Singh, Blueprint to Bluewater, the Indian Navy 1951-1965, Lancer International, 1992, p.1.现代印度海权思想奠基人潘尼迦(Kovalam Madhava Panikkar)则断言印度洋对印度来说是“唯一最重要的海区”,“谁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听命于谁。因此,印度的前途如何,是同它会逐渐发展成为强大到何等程度的海权国有密切联系的。”(18)[印]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德隆、望蜀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第82、89页。其次,在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上,印度洋作为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与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并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放弃之前实施的进口替代政策并转而实行外向型的贸易战略。这一调整使得印度洋作为对外贸易的海上航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出现大幅增长,从1990年的仅15.5%增长至峰值55.8%(2012)。虽然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该数值一度产生震荡,但在近十余年来均维持在40%以上。(19)数据来自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E.TRD.GNFS.ZS?locations=IN而据统计,印度90%以上的对外贸易量,以及70%以上的对外贸易额需要经过海上运输。(20)Indian Navy, “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2015,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articles-view/release/3/170738/india-releases-maritime-security-strategy, p.25.第三,印度的能源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安全的海上环境作为保障。印度国内有80%左右的石油需求量需经由印度洋国际海上通道运输,另有11%的国内石油需求量来自于印度专属经济区内的海上石油开采。海上气田的生产量占到了印度国内天然气产量的80%。此外,印度的石油产品出口也需要经过海上运输。将石油进口、海上石油开采以及石油产品出口等全部计算在内,印度石油对海洋的依赖度达到了93%。(21)Indian Navy, “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pp.24-25.基于印度洋对印度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说印度的国家命运与印度洋息息相关。

这一思路进而反映在了印度的海洋战略思想上。首先,主导印度洋成为印度海洋战略的重中之重。印度前外长辛格(Jaswant Singh)指出,印度的安全环境应当是西起波斯湾,东到马六甲海峡,南至赤道的大片范围,这使得印度的海洋战略具有了泛印度洋的特征。(22)David Scott, “India’s ‘Grand Strategy’ for the Indian Ocean: Mahanian Visions,” Asia-Pacific Review, Vol.13, No.2, 2006, p.108.即将印度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印度之洋”。2004年发布的《印度海洋学说》(Indian Maritime Doctrine)构成了冷战后印度海军战略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在于印度海军应从当前的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思想转向远洋进攻战略,打造一支力量均衡、结构合理、具备相当威慑力的现代蓝水海军,从而在控制整个印度洋的基础上,逐步将印度的战略利益延伸至西起波斯湾、东至南中国海、南抵非洲的广大海域。(23)刘新华:《论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期,第54页。2007年发布的《自由利用海洋:印度海洋军事战略》(Freedom to Use the Seas: India’s Maritime Military Strategy)文件将印度的海洋利益做了主要利益区和次要利益区的划分。其中,印度的主要利益区包含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等与印度海上领土以及专属经济区毗连的区域,包括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与好望角在内的出入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海岛国家、作为石油供应重要来源的波斯湾以及横跨印度洋的国际海上航线。(24)Indian Navy, “Freedom to Use the Seas: India’s Maritime Military Strategy,” 2007, pp.59-60.https://books.google.co.uk/books/about/Freedom_to_Use_the_Seas.html?id=_GQUcgAACAAJ.2009年再次颁布的《印度海洋学说》将印度的主要利益区域进行了细化,并将阿曼湾、亚丁湾、红海及其沿岸区域,六度海峡、八(九)度海峡、新加坡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和莫桑比克海峡等其他出入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以及西南印度洋岛国和东非沿岸地区等地纳入该范围。(25)Indian Navy, “Indian Maritime Doctrine,” 2009, pp.65-68.https://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india/in-navy-doctrine.htm.

除了主导印度洋之外,东进太平洋也是印度海洋战略的发展方向之一。潘尼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就表达了对太平洋地区的中国、日本和越南等国海上力量的关注,并断言“来自东方的挑战,恐怕比来自西方的还更切近些。”(26)[印]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德隆、望蜀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第82-83页。由此可见,关注太平洋也是印度海权思想的传统之一。2007年的《自由利用海洋:印度海洋军事战略》在规定了印度的主要利益区域之外,还将南海划入印度的次要利益区域。在此基础上,2009年的《海洋学说》与2015年的《确保安全海洋:印度海洋安全战略》(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又将南海、东海以及西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带划入次要利益区域。(27)Indian Navy, “Indian Maritime Doctrine”, 2009, pp.65-68; Indian Navy, “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 p.32.表明了印度在两洋地区进行一番作为的决心。为践行向太平洋伸展的战略意图,近年来,印度方面频频派遣海军舰艇访问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太平洋沿岸国家,以巩固印度同沿岸国家的双边关系,进而加强双方海军的协同能力。此外,印度还多次同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其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印度洋部分水域,甚至将南海与西太平洋区域涵盖在内。为应对冷战后国际局势变化并促进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同时也为了顺应东进太平洋的战略诉求,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向东看”(Look East)政策。该政策最初着重强调发展印度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与外交关系,后又逐渐拓展至安全合作领域,并涵盖整个亚太地区,展现出印度对于更加积极的全球角色的渴望。

作为印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印度因其地缘战略价值成为了美国“印太战略”中尤为倚重的对象。由于在印度洋地区美国并不具备如同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那样的居于绝对优势的海上霸权,这就使得美国在客观上需要寻求外部安全合作以维护其在印度洋日益上升的利益。(28)章节根:《当前美印安全合作及前景分析》,《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年第1期,第42页。而印度在美国的“印太战略”的部署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因为按照美国的意图,印度可以从西面策应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东边和南边形成的半包围圈,从而完成对中国和俄罗斯等竞争对手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围堵,故而“印太战略”的实施需要得到印度的支持和配合。为鼓励印度采取更加积极的战略行动,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2011年7月赴印度进行访问,期间她在讲话中鼓励印度“不仅要向东看,还要向东参与并行动”。(29)U.S.Department of State, “Remarks on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Vis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July 20, 2011, https://2009-2017.state.gov/secretary/20092013clinton/rm/2011/07/168840.htm.此举表明了美国拉拢印度以共同对抗中国的意图,更对印度提出了更高的战略期待。

对于印度而言,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安全合作也有利于增进其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并进而建立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印度拥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抱负和雄心,环绕其国土的印度洋更是被其视为“印度之洋”,而中国则由于其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两洋地区不断扩展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而被印度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在对抗中国崛起这一问题上,印度与美国及其亚太地区盟国之间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度。加之,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以及西藏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弥合,从而导致双方的互信基础十分脆弱。印度认为,中国是一个会直接冲击到印度的地缘政治空间的大国,并且随着它的军事与经济力量的不断增长,其与印度之间的实力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始终是印度在外交以及安全上的重要挑战。(30)Sunil Khilnani etc., “Nonalignment 2.0: A Foreign and Strategic Policy for India in the 21st Century,” 2012, pp.13-14,https://www.cprindia.org/research/reports/nonalignment-20-foreign-and-strategic-policy-india-twenty-first-century.基于此种认识,印度希望借助美国的优势力量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将中国日益增长的海上力量排除出印度洋成为其战略目标之一。同时印度还认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积极有力的海上力量投射、重要沿岸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越南的海上力量的提升,都有助于威慑或延缓中国向印度洋的海上力量的投射。(31)Sunil Khilnani etc., “Nonalignment 2.0: A Foreign and Strategic Policy for India in the 21st Century,” pp.13-14.这就构成了印度接纳美国“印太战略”的前提。

总而言之,美国与印度在“印太战略”框架之下所达成的合作的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并制衡中国崛起。美国将印度视为其在印太地区的主要倚重对象,希望鼓励并利用印度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成为一支能够在印度洋上围堵和掣肘中国的力量。为此,美国多次强调应扩大与印度在安全与防务上的合作,深化同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支持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领导角色。(32)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cember 2017, pp.47-50, http://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17/12/2017.pdf.而印度则希望借助美国及其地区同盟体系排除中国在印太尤其是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以确立其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进而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基于此,“印太战略”与印度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美印双方的互相借力。

三、“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印的合作与纷争

为了进一步拓展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回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殷切的战略期待,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在外交战略上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2014年11月举行的印度-东盟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将之前的“向东看”(Look East)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Act East)。(33)Prashanth Parameswaran, “Modi Unveils India’s ‘Act East Policy’ to ASEAN in Myanmar,” November 17, 2014, https://thediplomat.com/2014/11/modi-unveils-indias-act-east-policy-to-asean-in-myanmar/.从“向东看”到“东向行动”,不仅仅是名称上的转变,更表明了印度承担更加积极的战略角色的意愿日益高涨。在具体行动上,2019年4月,印度宣布改组外交部,将负责处理同东盟十国事务,负责处理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关于海上联合战略事务,以及负责处理除中国和巴基斯坦以外的印度洋沿岸国家事务的三个部门资源进行整合并成立了新的亚太部门。(34)Tribune News, “India Sharpens Focus on Asia-Pacific Region,” April 15, 2019,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nation/india-sharpens-focus-on-asia-pacific-region/758964.html.这更加明确地显示出印度的战略思维由原先的重点关注从霍尔木兹海峡到马六甲海峡一带,开始扩展至整个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地区。此事正值美国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太司令部”一年之际,在体现出印度东进的战略诉求的同时也表明印度具有配合美国“印太战略”行动的意愿。

在印度的战略眼光日益向东拓展的背景下,印度与美国及其印太地区盟国达成了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首先是美印两国在外交立场上进行协调。2014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美印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鉴于印度方面的“东向行动”政策以及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美印双方承诺将通过磋商、对话以及联合军事演习等形式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此外,声明额外表达了对南海局势的关切,并强调美印双方重申将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海上安全方面的合作以确保自由航行以及合法航运与商业活动不受阻碍。为达到此目标,双方将进一步提升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并评估其他的技术合作领域。双方还一致同意将升级现有的“马拉巴尔”军事演习。(35)The White House, “U.S.-India Joint Statement,” September 30, 2014,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4/09/30/us-india-joint-statement.2015年1月,作为回访,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印度,双方在此前基础上发表《美印对于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愿景》,再次申明了美印伙伴关系对于促进亚太以及印度洋地区的和平、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此外,双方还强调了维护南海地区海上利益、自由航行以及飞越权利的重要性。(36)The White House, “U.S.-India Joint Strategic Vision for the Asia-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Region,” January 25, 2015,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5/01/25/us-india-joint-strategic-vision-asia-pacific-and-indian-ocean-region.2017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再次访问美国。在此次访问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强调美印之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因素,双方同意将进一步加深合作,为此,双方重申尊重印太地区航行、飞越自由以及商业不受阻碍的重要性,并呼吁所有国家通过与国际法主旨相符的和平方式解决海洋领土纠纷,支持通过透明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负责任的债务融资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同时确保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法治与环境。(37)The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Prosperity through Partnership,” June 26,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united-states-india-prosperity-partnership/莫迪在讲话中表示,为实现印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我们将继续在这一地区与美国保持合作”。(38)The White House, “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and Prime Minister Modi of India in Joint Press Statement,” June 26,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prime-minister-modi-india-joint-press-statement/.

其次,在防务和安全问题上,美印两国开展了更深层次的协作。2016年6月,在印度总理莫迪再访美国期间,美印双方达成多项协议,其中包括美国给予印度“主要防务伙伴”(Major Defense Partner)地位,凸显了美国在未来外交战略中对印度的格外重视。此外,美印两国于2016年8月正式签署《后勤交流备忘录协定》。该协定允许两国军方使用对方的军事基地进行后勤作业。根据这一协定,美印两军能够使用对方的海陆空基地进行补给和维修。印度与美国还不断加强海上军事演习的机制化和常态化。美国与印度之间常态化的军事演习有“马拉巴尔”(Malabar)、“蛇神”(Habu Nag)、“眼镜蛇”(Spitting Cobra)和“潜水与营救行动”(Salvex)等。(39)U.S.Department of Defense: “Report to Congress on U.S.-India Security Cooperation,” November 2011, p.3,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11101_NDAA_Report_on_US_India_Security_Cooperation.pdf.其中以“马拉巴尔”演习最具有代表性。2015年,日本正式成为该演习永久成员国,澳大利亚亦有望加入,使得该演习逐步具有多边化和机制化特征。由此可见,印度事实上已经同美国建立了成熟的、机制化的且具有准同盟性质的安全合作关系。该演习除了在印度洋周边举行演练之外,还频频进入西太平洋的日本沿海地区以及冲绳、关岛等区域。2017年11月,印度加入重启后的由美日澳印四国组成的四方安全机制。该机制旨在建立所谓的“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被普遍认为是四国为制衡中国而建造的堡垒。11月12日,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外交部门官员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会谈。根据印度外交部发布的官方声明,印方认同一个自由、开放、繁荣、包容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符合本地区所有国家乃至世界的长远利益。此外,印度还强调“东向行动”政策是其参与印太事务的基础。(40)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Government of India: “India-Australia-Japan-U.S.Consultations on Indo-Pacific,” November 12, 2017,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29110/IndiaAustraliaJapanUS_Consultations_on_IndoPacific_November_12_2017.此机制成为四国协调海上安全事务的重要决策机制之一,特别是对于中国在南海、东海和印度洋的行动给予密切关注,借建立所谓的“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之名,通过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开展常态化的联合军事训练和演习、实施情报共享等举措,以达到提升在本地区的协调作战能力、加强对印太地区控制,并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再者,在贸易和技术转让方面,印度乐于接受美国对其实施的额外优惠。2018年8月,美国宣布给予印度战略贸易许可(STA-1)地位,印度因此成为亚洲继日本和韩国之后第3个获得此待遇的国家,这一许可将帮助印度获得美国在安全与防务以及其他高技术领域关键性新技术。(41)David Lawder, David Brunnstrom: “U.S.Eases Export Controls for High-tech Sales to India: Ross,” July 30, 2018,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trade-india/u-s-eases-export-controls-for-high-tech-sales-to-india-ross-idUSKBN1KK1S8.随后,2018年9月,美印两国达成《通信兼容性与安全协议》,该协议为美国向印度出口加密通信安全设备铺平道路,包括在出口印度的武器装备上安装美军通信系统,(42)新华网:《印美签署通信安全协议 印官员:新德里转变立场》,新华网,2018年9月8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9/08/c_129949342.htm.从而有助于印度从美国获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印度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开展的广泛合作标志着印度开始接纳美国的“印太战略”,从而寻求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两洋的广阔空间内发挥其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力,以应对中国的不断崛起,进而寻求全球性的领导角色。

但与此同时,印度对于美国方面提出的“印太战略”并非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这也导致了印度虽然在一些行动上对“印太战略”进行了积极回应,但似乎又刻意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例如,在2018年6月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尽管美国方面积极阐述并倡导“印太战略”,印度总理莫迪却在演讲中强调,印太的核心是包容、开放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中心作用与团结,且印度并没有将印太地区视为“几个有限成员国的俱乐部。”(43)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Government of India, “Prime Minister’s Keynote Address at Shangri La Dialogue,” June 1, 2018, https://www.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29943/Prime+Ministers+Keynote+Address+at+Shangri+La+Dialogue+June+01+2018.这表明印度在呼应美国“印太战略”的同时,也在努力淡化“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这一特征,更不愿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选边站。印度对美国印太战略部署的有意疏离也体现在其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上。尽管印度将南海等区域划入“次要利益范围”,并多次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一道表达对南海地区所谓“自由航行和飞越”权利的关切,但是印度并不愿直接参与在南海地区同中国进行对抗的行动。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方面除了多次派遣舰只驶入南海甚至进入岛礁12海里海域航行之外,还积极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加入其南海巡航行动,此行动虽然得到日本与澳大利亚等国的积极响应,但却遭到印度方面的拒绝。(44)环球时报:《印度拒绝与美国“联合巡航南海》,新华网,2016年2月20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2/20/c_128735847.htm印度方面显然考虑到南海地区联合巡航所具有的高度敏感性,故而竭力避免被直接卷入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角力。综上,在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上,印度在与美国等国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也强调它在印太问题上的立场是开放的,从而努力淡化其对中国的敌意。

为避免外交战略具有过度反华的色彩,印度莫迪政府也进行了适时调整,开始致力于修复因2017年夏发生的“洞朗对峙”等事件所导致的紧张的对华关系。为此,中印两国首脑进行了一系列接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于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在武汉进行了“非正式”会晤,努力使双边关系重回正轨。中印双方声明将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在尊重彼此关切和愿望的基础上,以成熟和智慧的方式、通过和平协商处理分歧问题,并约定将继续保持战略沟通。(45)新华网:《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达成广泛共识》,新华网,2018年4月2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28/c_1122760004.htm此外,中印双方还在当年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以及7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期间进行了两次双边会谈,并安排了一系列后续的高层往来。由此可见,相较于“一边倒”的外交选项,印度更希望实现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印度之所以对“印太战略”抱有较为微妙的心态,是因为印度的国家战略与美国的“印太战略”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突出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安全上的矛盾。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这显然与印度的主导印度洋并实现其大国抱负的战略目标难以相容。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认为,后冷战时代美国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亚欧大陆出现可能威胁到美国霸权的国家或国家联盟,进而维护其“首要地位”,故而在欧亚大陆范围内加强和永久保持地缘政治普遍的多元化符合美国的利益。(46)[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1-169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太战略”从根本上仍然服务于维护美国在印太地区霸权的目的。对于美国而言,与印度的紧密合作不过是巩固其全球霸权的手段而已。而印度则有着发展成为全球性大国的抱负和雄心,不仅希望能够在南亚和印度洋周边区域扩大其战略纵深,从而建立排他性的影响,更希望进而发展成为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辐射影响力的超级大国。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不会轻易放弃其战略自主性而完全投入美国的怀抱。长远来看,美国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将对印度构成威胁,例如美国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群岛的军事基地对于印度主导印度洋的长期目标构成了不小的挑战。而除了美印双方在长远战略目标上的根本分歧之外,在美国“印太战略”当下的实施过程中,印度的作用也很难定位,因为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安全考量的重心始终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只是印度扩大影响力的延伸区域,防止印度洋出现一个除了美国之外能削弱其影响力的大国才是印度当前的主要目标。(47)朱翠萍:《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南亚研究》2018年第4期,第7页。此外,印度也不愿冒着与中国敌对的风险而过度卷入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相反,同中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合作还可以成为印度处理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并为自身谋求更大利益的砝码之一。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印度同美国在“印太战略”上的合作始终是半心半意而已。

其次是外交上的矛盾,此种矛盾主要是指印度“不结盟”的外交传统使得印度对于达成紧密的同盟关系具有较强的排斥心理。“不结盟”是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确立的基本外交政策之一,在其后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印度的对外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印度政治精英群体中有着强大的思想基础。对于印度政府与美国结成的准同盟关系,印度国内不少政界和学界人士抱以怀疑态度。例如,2012年出台的《不结盟2.0:21世纪印度的对外与战略政策》报告明确指出,历史经验表明,与美国结盟的国家将会在战略自主性方面受损。印度与美国作为朋友的好处强于成为盟国……对于试图笼络的国家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言,印度作为一个潜在的伙伴国能够给予其更多的筹码。印度必须充分发挥这种双重策略的潜力。(48)Sunil Khilnani etc., “Nonalignment 2.0: A Foreign and Strategic Policy for India in the 21st Century,” 2012, p.32.https://www.cprindia.org/research/reports/nonalignment-20-foreign-and-strategic-policy-india-twenty-first-century.此外,还有印度学者批评莫迪政府一味接近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其不仅使得印度从中收益甚微,还使得中印关系陷入紧张之中,而美国则成为净收益者。(49)M.K.Bhadrakumar: “Modi a Match for Trump as He Picks His Own Foreign Policy Course,” February 14, 2018, https://www.strategic-culture.org/news/2018/02/14/modi-match-trump-as-he-picks-his-own-foreign-policy-course/.由此可见,“不结盟”政策在印度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不少深受其影响的政治精英们对于印度接近美国甚至成为其准盟友持一定的保留态度。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印度无论是在官方立场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与美国及其盟国集团颇为游离,因为印度虽然希望凭借美国及其盟友的力量阻挡中国经济与军事力量的伸展,但却不愿意因此而依附于美国及其同盟体系,从而丧失其战略自主性并降格其国家地位。“不结盟”的外交传统使得印度不少人士对同美国等国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未抱有太高的期待。例如印度海军参谋长苏尼尔·兰巴(Sunil Lanba)上将在谈及美印日澳四方安全机制时表示,印度是四国中唯一在陆地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如果发生冲突没有人会前来支援印度。他希望降低对该机制的预期,更没有必要赋予它军事意义。(50)参考消息网:《印军高官称四方机制不涉军事:与中国冲突不会有人支援》,参考消息网,2018年5月25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80525/2274004.shtml.由于始终奉行“不结盟”政策,印度虽然与美国及其盟国达成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但却不愿以共同防御条约等法律化的条约等形式对其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强有力的约束。

最后,美国与印度在经贸领域内的矛盾日益彰显,这将为两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合作蒙上阴影。美国与印度在经贸领域内的矛盾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上的竞争。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致力于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以此实现拉动经济增长并促进就业的目标。印度大力发展制造业是其国情决定的。据统计,2018年,印度15至64岁的劳动力人口已经达到约8.99亿,约占其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且未来仍将保持增长趋势,而其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美元。(51)数据来自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1564.TO?locations=IN.由此可以预见,印度未来将产生大量廉价劳动力。在此情形下,印度发展制造业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印度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市场的同时,美国则针对国内问题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受到“去工业化”影响,在过去十几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值增长幅度迅速下滑,制造业就业人数明显下降。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数据,从2008年到2018年,美国制造业减少了约71.7万个工作岗位,按照此趋势,到2028年,美国制造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将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减少约64万个。(52)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Employment by Major Industry Sector,”September 4, 2019, https://www.bls.gov/emp/tables/employment-by-major-industry-sector.htm.2010年8月,《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正式获得总统签署并生效。该法案针对美国“去工业化”浪潮之后所造成的国内产业“空心化”和失业率攀升等问题,提出降低国内制造业生产成本、提振实体制造业、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等目标。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印度制造业向外扩张难度将大大增加:一方面,在国际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印度制造业的扩张将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双重竞争;而另一方面,由于逆全球化态势抬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这将成为印度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阻碍。而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从长远来看,由于印度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优势,未来将有更多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项目因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而选择迁往印度以获取更多利润。除此之外,中国还能够为印度提供在基础设施、交通、重工业等方面所急需的大量投资。因此,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合作前景上更为广阔,中印双方大可将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中国的资金技术优势相结合,共同提升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应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和“再工业化”的冲击并实现双赢。

然而“印太战略”所具有的排华色彩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印度获得来自中国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缺口能否从美国等处得到弥补恐怕还是未知数。美国虽然承诺将为印太区域发展投入资金,但是口惠而实不至。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尤其对于印度推进“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并加紧实施“印度-湄公河区域经济走廊”等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印度虽然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反应比较消极,但对于中国推进地区互联互通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并愿意邀请中国参与投资印度连接东北各邦与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项目。(53)林民旺:《超越洞朗对峙: 中印关系的“重启”及前景》,《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6期,第48页。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壮大,美日澳三国于2018年7月30日也发起一项在印太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计划,然而,印度却谨慎地与之保持距离,(54)人民网国际频道:《坚持多极化,印度不与美日澳共同投资印太》,人民网,2018年8月8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808/c1002-30216832.html.表明印度不愿封死获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这一渠道。从地缘经济角度考虑,印度同美国在经贸领域的竞争与摩擦使得其全心全意投入“印太战略”怀抱并对抗中国这一选项对于印度而言得不偿失。尤其是在印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印度有必要对其外交政策进行重新评估以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经贸领域内的矛盾将为美印“印太战略”合作的未来埋下隐患。

四、“印太战略”的未来走向分析及其对印度的影响

现下正在进行火热炒作的“印太战略”的概念和内容很有可能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持续。由于“印太战略”本质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尤其是为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采取的抗衡手段,故而从长远来看,只要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不断保持增长,美国就会仍然将中国视为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并竭尽所能地建构起针对中国的战略威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不会轻易放弃所谓“印太战略”。即使“印太战略”这一概念在未来可能会被其他名词取代,但“印太战略”所要求的提升战备水平、加强伙伴关系以及增进区域互联互通等战略手段,以及提出的在安全合作基础上增进经济合作并倡导共同的价值观等内容仍然会以各种形式在新的概念框架下出现。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印太战略”在未来的贯彻实施将会面临重重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美国国内的推动力不足,尤其是当前特朗普政府奉行的所谓“美国优先”的理念将会给“印太战略”的实施增加诸多不确定性。事实表明,当“印太战略”的议程与“美国优先”的理念相悖时,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采取措施迫使前者服从于后者。例如,特朗普政府多次炒作所谓“贸易逆差”问题并对他国挥舞关税大棒,不少盟国也被笼罩在贸易战的阴霾之下。再如,特朗普政府还因为伊朗核问题和采购俄罗斯武器装备等问题而对其盟国和伙伴国亦实施制裁。美国一边高举“印太战略”的旗帜要求加强合作,而另一边又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而对其盟国和伙伴国施加压力,这无疑会损害政治互信基础。其次,“印太战略”也将面临来自外部的挑战。由于中美同为印太区域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故而印太区域内的大部分国家都不愿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选边站,而是抱着一种既希望美国介入地区事务,又希望能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的微妙心态,从而一方面接受美国为其提供的安全上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不妨碍其享受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例如,在2019年6月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国家强调亚太与印度洋地区是紧密融合并相互关联的地区,东盟在其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声明印太地区是对话合作而非竞争的地区,是所有人都能够实现发展和繁荣的地区。(55)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 June 23, 2019, p.2, https://asean.org/storage/2019/06/ASEAN-Outlook-on-the-Indo-Pacific_FINAL_22062019.pdf.这表明东盟国家认定的“印太战略”的目的并非争夺地区主导权,而是希望通过强调其中心作用以建立促进对话与合作的具有包容性的国际机制,从而实现印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可见东盟版本的“印太战略”与美国所倡导的具有大国竞争和建立排他性机制等特征的“印太战略”显然存在差异。东盟国家对于美国“印太战略”的看法在印太地区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国“印太战略”未来在推行的过程中势必需要着手克服此种分歧。

而未来印度在“印太战略”中的角色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虽然从权力政治的角度来看,只要印度仍然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那么印度与美国之间仍然有充分的理由为制衡中国而进行战略上的密切合作,但作为一个拥有大国雄心和抱负的国家,印度并不甘于追随美国而成为其遏制中国的马前卒。加之,战略分歧、经贸摩擦等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印美两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达成的密切合作。例如,2019年6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给予印度出口商品的普惠制待遇,印度随即宣布对美报复性加收关税,两国贸易关系因此陷入紧张之中。美国与印度之间爆发的贸易争端将为两国的合作前景蒙上阴影。再如,印度计划采购俄罗斯S-400导弹防御系统,此举将面临着美国对印度进行制裁的风险。美国这些举动似乎向印度表明,与美国达成的所谓战略伙伴关系根本不足以保证印度的利益在美国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因为在美国方面看来,任何伙伴关系都只能是以考虑美国的利益为前提。而另一方面,印度不会不明白加强同中国在经贸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将带来的好处。基于这些考虑,印度在同美国及其盟国开展战略合作的同时仍然注重同中国搞好关系。在2019年6月举行的G20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三边会晤,此种外交姿态表明印度未来很有可能仍然回归传统的等距外交的模式,即坚持所谓的战略自主性,既不一味倒向美国,也不过分亲近中国,而是努力摸索在东西方之间的左右逢源,从而实现一种既能牵制中国,又不依赖于美国或中国任何一方的平衡外交。

五、结 语

美国大张旗鼓实施的“印太战略”本质是为了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采取的抗衡手段,并借此阻止在该地区内出现一个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进而重建地区均势格局,并将印太地区纳入到美国的战略部署之中,以维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霸权地位不受挑战。由于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美国对于印度抱有较高的战略期待,并希望印度能够在其围堵中国的战略部署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在印度看来,中国同样是其潜在的竞争对手。由此,在牵制中国这一战略目标上印度与美国之间达成的共识构成了印度与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之下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的基础。然而,尽管印度与美国及其盟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似乎实现了在防务安全等领域内的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但是印度对于“印太战略”仍然抱有十分微妙的心态,这主要是由于印度的国家战略在安全、外交与经济等多个方面仍然与美国所推行的“印太战略”存在矛盾和分歧。加之,在美国奉行所谓“美国优先”理念的背景下,印度的战略利益并不足以得到美国的优先考虑并加以保证。因此,印度在对美国的战略期待进行积极回应的同时,也在竭力避免出现“一边倒”的外交倾向,并强调“印太战略”应当具有包容性,以避免“印太战略”被赋予过多的反华含义。尤其在当前中美两国在经贸以及安全等多个领域内的竞争愈演愈烈之时,印度同印太地区大多数国家一样并不愿进行选边站。而在未来,印度也很有可能会继续保持其战略自主性并回归传统的等距外交模式。由此可见,印度与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之下的合作用同床异梦来形容亦不为过。印度在当下以及未来都将会是美国“印太战略”贯彻实施中的重要变数。

猜你喜欢
印太战略印度洋印太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印太战略:深化与勾连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去印度洋
参不参与“印太战略”?韩国一天三改口
安倍要拿“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印度洋上接“嫦娥”回家:远望3号船精确测控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顺利再入返回侧记
从策略性介入到战略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