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占鳌
(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近年,我国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公路、铁路和桥梁建设不断加快,交通面貌较之以往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便捷。伴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包括桥梁建设项目在内的基建工程依然处于大规模投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基建产能将逐步向外拓展,从而带来空前规模的发展机遇。作为桥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架桥机在桥梁建设工地比比皆是,成为最重要的技术组成,为我国桥梁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架桥机自身结构较为庞大,同时桥梁建设所在环境空间也较为复杂和恶劣,这就使得架桥机在实施过程中较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近年来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管理缺失等原因而导致的架桥机安全事故频发,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对于架桥机安全运行的广泛关注。
2006 年,武汉某桥梁标段施工现场,在完成前期拼装及试机通过后,工程中所采取的架梁机进行操作,但操作不久架桥机液压油管发生事故,产生破裂,导致机身倾斜,造成架桥及周边工作的2 名工人致伤,工程被迫停工检查。2006 年底,广水市某河段工程进行调量操作时,架梁机所承载的吊梁发生焊接缝断裂,导致架桥机机身因沉重失当,造成机身侧翻。由于施工现场人员较为复杂且拥挤,造成当场死亡6 人,伤15 人的重特大事故,架桥机机身损伤过重,彻底报废。2007 年,汉洪高速某施工段桥梁施工过程中,因架桥机设置轨道产生偏斜,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桥梁发生坠落情况,所幸施工现场无人员伤亡,仅掉落桥梁发生损坏。2008 年,泉三高速某立交桥项目施工过程中架桥机在进行运梁横移操作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横向轨道发生失衡,致使轨道发生脆断,导致架桥机整体产生严重扭曲,直接报废。尽管事故发生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周边路段中断,严重影响该区域的交通运行。2009 年,平定高速某大桥项目施工时,架桥机发生事故,造成5 人死亡。
这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架桥机在各类型起重机中,其安全事故发生率位列前列。同时由于架桥机自身结构庞大,一旦发生事故,则会因其自重,极为容易发生机毁人亡事故,不仅严重阻碍桥梁工程的建设进度,更是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确保架桥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无论是对于保护建设者的人身安全,还是桥梁顺利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近年来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架桥机事故案例可以发现,出现架桥机事故的主要安全隐患和诱因,包括4 个方面。
(1)设备自身的因素。架桥机自身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其主要架构或关键部件存在强刚度不足的情况。一旦施工过程中所承载的强刚度超过限制,那么将直接导致架桥机事故的发生。即便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其在设备安全可靠性上的欠缺,也将埋下安全隐患。
(2)设备管理体系的因素。对于任何一个设备,科学且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是确保设备实施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或产生管理混乱,都将极易造成架桥机事故的发生。
(3)设备操作过程的因素。架桥机操作的复杂性和设备的特殊性,使得其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一旦相关操作和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能,都将易导致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另一方面,若检查、维护和保养在内的各项措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也极易导致架桥机带病运行、带病作业,从而为架桥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4)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架桥机施工人员缺乏相应安全意识,在操作过程中不按决定方案进行施工或违章操作,都将发生事故。
对于保障桥梁施工过程中架桥及安全运行,需要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控体系,从源头抓起,不断建立和强化全过程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和诱因,及时进行排查和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架桥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其安全运行。
为确保桥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架桥机安全运行,项目方需要事先针对项目特点和施工要求,对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架桥机型号和技术特征进行预先制定和明确,并通过招标、现场调研等方式,对架桥机生产厂家进行考察和对比,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近年来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从而确定性能最为稳定、实际使用事故发生率较低、性价比符合项目预算的架桥机生产厂家,采购相关设备。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源头把控,在采购合同制定过程中,要对包括售后技术支持、厂家资质等事项进行明确约定,以确保施工使用架桥机不存在先天缺陷情况,满足施工要求。
另外,项目所采购的架桥机非全新设备时,需要对其相关的证件进行实地核查,尤其是对其近年来的报告和使用情况进行真实性考核,从而确保其相关资质条件符合进展要求。对于架桥机全机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检测,尤其是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核心受力结构和工作结构,需要进行更为严苛的检测。如有必要,还需要对架桥机进行安全性评估,以确保其设备整体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现场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将具有安全隐患的架桥机进行预先隔离,全面杜绝带病设备、存在缺陷设备,以及翻新套牌设备的进场。
除了受到自身因素影响而导致事故发生外,安全管理机制的执行是否到位,也是导致架桥机运行能否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架桥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在内的,针对特种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和管理,结合现场施工要求和环境建立架桥机安全管理机制。管理制度一旦建立,需要对其进行严格规范和执行,坚决杜绝违法规章操作情况的发生,确保架桥机设备的运行安全。具体来说,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架桥机使用需要建立包括选用、验收、安装和检测在内的管理流程,并针对施工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进行预先约束和交底。同时将这一系列管理制度与人员考核进行挂钩,以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另外,应建立全面检查机制。由于架桥机施工过程中与机身相关设备的损耗较大,这就使得对架桥机进行日常保养和维修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建立更为全面的检查机制,明确检查重点和维修保养周期和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应急预案,确保架桥机使用过程的全方位。通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不仅能够实现对架桥机操作流程的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同时在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设备使用过程中,实现对其安全运行的最大保障。
作为大型特种设备,架桥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施工效果还是施工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需要从技术手段对其施工流程和方案进行明确,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进行预先控制和应对,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
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为实时、准确的安全监控模式不断出现。因此在架桥机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架桥机设备整体运行状态的实施监管和了解。对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最大限度避免因违章操作和设备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架桥机设备安全运行。
对于桥梁施工,架桥机在安全运行中必须从源头开始进行相应管理,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配备相应的制度保障。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进行,时刻强化对作业风险的控制,同时在专业人员的管控上也必须要做到经常培训,强化应急保障措施。通过多管齐下的管理方式,保障架桥机设备的安全管控,从而有效防止各类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