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伟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大量工程实例证明,悬臂挂篮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在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外,还可提升施工效率。基于悬臂浇筑法,对其加以技术优化后得到的悬臂挂篮技术,是现代化工程中的典型施工技术。挂篮具有灵活移动特性,完成部分区段的浇筑与张拉作业后,即可移动挂篮,以便推动后续环节施工的顺利进行,其适用于河流、山谷等较苛刻工程环境中。挂篮模板制作简单,安装便捷度高,整体稳定性好。悬臂挂篮技术兼具提升工程品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多重优势。
某桥梁工程总长1342 m,两侧侧宽15.62 m,于中部区域增设10 m 中央分隔带。该桥梁工程是连接城市与外界的重要基础设施,车流量相对较大,要求桥梁具有足够强度。基于此,工程使用C50 混凝土浇筑施工,将桥梁张力保持为560 kN。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以悬臂挂篮线形最为关键。合理应用悬臂挂篮,严格控制荷载力,保障桥梁预拱度,是工程施工的重点环节。
悬臂挂篮是桥梁的关键承重结构,可为施工提供操作平台。在施工作业时,基于悬臂挂篮可有效承受大量浇筑重量,以保障施工安全系数,有效控制事故发生概率,达到安全生产效果[1]。为提升悬臂挂篮技术应用水平,工程人员需确保悬臂挂篮的承载水平,为之创设充足作业空间。通过对悬臂挂篮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显著提升桥梁安全性,减少桥梁受磨损程度。该技术灵活性好,给后续维护工作提供更多可能,无需投入大量人力与成本。
基于桥梁设计方案,经相关计算后,综合考虑工程实际状况,合理控制悬臂挂篮技术参数。
(1)分析项目区域内车流量,在此基础上预估桥梁车流量,求得桥梁所需达到的荷载水平。针对桥梁阶段长度展开分析,提升各节段重量的合理性。
(2)准确设定内外模、底模、端模四大结构各自对应的重量情况。
(3)针对桥梁自重做出评估,明确适用于桥梁载荷的可行组合方式,重点考虑桥梁稳定性,基于对强度等指标的分析,进一步评定是否满足车辆运行需求。在上述基础上,确定桥梁刚度值,最终得到悬臂挂篮的各项参数。
遵循特定流程展开,如图1 所示。
施工过程中,为保障悬臂挂篮安装质量,必须全面分析施工区域的真实承载水平与最大负荷,加之对梁段的分析,对挂篮刚度与变形情况做全面掌握。悬臂系统组装环节需得到安装图纸的指导。后续安装作业中,分析操作平台结构特点,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全面分析各梁段承载能力、挂篮质量等多项指标,设计科学可行的挂篮,需要将挂篮质量稳定在工程许可范围内。
图1 施工安装流程
为营造安全施工环节,各类防护措施必不可少,避免因挂篮掉落引发的人员伤亡、设备损毁等事故[2]。正式施工前,工程人员对挂篮实行预压处理,分析挂篮承载水平。预压操作前,做好对锚固系统受力拉杆的固定工作,尽可能提升各栏杆受力均匀性,设定具体的预压等级(本工程10 t 为一个等级),遵循两挂篮对称加载的原则,单次加载梁均为10 t。在此过程中,需注重对导梁标高与挂篮的分析,保障挂篮承载力。以最大节段自重为基准,实际悬臂挂篮承载力需达到该值的1~1.5 倍。针对桥梁实行悬臂预压作业时,相关人员分析挂篮加载力与变形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悬臂箱梁时刻处于线性安全状态。现阶段,悬臂挂篮预压主要有3 种方法,如表1 所示。
基于对上述3 种方法的分析,综合考虑本桥梁工程实际状况,最终选定为三角反力架预压加载法。在操作之前,准确计算反力架与挂篮各自对应承载力,分析不同工况下挂篮表现出的变形状态。挂篮总荷载2974.6 kN,共使用4 台规格1500 kN 的千斤顶设备,实行同步加载作业,加载等级依次为0,0.2,0.4,0.6,0.8,1,1.2,0.5,0,将单次加载间隔控制在3~5 min,给予30 min 持荷,整个加载作业耗时6 h。
模板安装质量将作用于后续混凝土浇筑整体品质,基于提升模板安装质量的目的,须合理把控模板与箱梁标高,在分析悬臂挂篮设计预拱度的同时,综合考虑预压后扰度情况,由此得到合适的模板标高。
表1 3 种挂篮预压实验优缺点对比
借助前横梁拉杆改变模高程,与此同时还需使用全站仪设备控制底模轴线,利用塑料板做好搭接工作,适当调整底模板架宽度、外模高程,确保无误后利用拉杆优化模板高程。
(1)按照设计图纸展开绑扎作业,确保钢筋绑扎位置精确性,在完成钢管支架安装作业后方可进入到腹腔钢筋安装环节,借助样板调节钢腹板倾斜度。
(2)通过焊接钢筋的方式提升底板钢筋稳固性,有效避免上层钢筋发生下沉现象。做好此项工作后,使用水泵设备将底板清洗干净。
(3)为避免钢筋支架倾斜,施工中严格遵循两侧腔腹板同步绑扎原则。
遵循既定流程挂篮行走:适当接长锚固管轨道,要求表面达到平整、无杂物状态。将后下横梁两侧通过悬挂方式稳固置于后上横梁,此后拆除后吊杆,使吊杆达到松弛状态,底模顺利脱离底板;逐步放松侧模导梁吊杆,使其缓慢脱离翼缘板。在此过程中,工程人员密切分析行走情况,重点关注轨道与桥轴线平行问题[3]。引入卷扬机设备,在其辅助下同步牵引3 片主桁架,使其遵循既定轨道协同前行。待挂篮行走至指定区域后,随即锚固锚杆。安排专员分析联结效果,无误后拆除后锚,若此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安全员需全面分析轨道状况。与此同时,要针对安全网、绳索等做全方位管控,避免出现溜车现象。
考虑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中严格遵循既定流程逐步推进:
(1)挂篮浇筑混凝土环节,严格控制跨河箱梁自重,要求与跨岸箱梁浇筑总量差值控制在15 t 内。
(2)混凝土浇筑环节,精确控制浇筑轴线与高程,为工程适配高精度水准仪与全站仪,操作中安排技术人员实时分析,若轴线发生偏差需使用导梁前端葫芦在第一时间纠正;若高程存在误差,需借助横梁上方的拉杆加以调整。
(3)针对同一箱梁展开浇筑施工时,遵循左右对称的基本原则,避免导梁侧向力处于波动状态,此举也是确保箱梁轴线稳定性的关键。
(4)开方孔。针对顶层与底层展开浇筑施工时,有必要在对应模板上开设2 个方孔,具体规格为50 cm×50 cm,为混凝土浇筑提供通道,结束浇筑施工后随即封闭。
(5)精确把控混凝土浇筑时间,避免块状凝固现象。
(6)提升混凝土养护质量。施工中所用混凝土以水泥、砂石骨料等为基本原材料经特定工艺制得,由于混凝土为典型非均匀材料,持续硬化过程中将出现明显内外温差现象,以夏季最为明显,极容易在表面形成明显张拉力,进一步引发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对此,需有效提升养护质量,消除内外温差过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悬臂挂篮技术是推动桥梁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实际项目中,桥梁建筑单位需深入实地对工程区域内的总体状况做全方位了解,以车流量、地质承载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为基准,合理优化悬臂挂篮技术。后续施工中,各环节严格遵循既定方案展开,且要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在工程人员的协同努力下,提升悬臂挂篮技术应用水平,推动桥梁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