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 黄启元
俗语说“秧好一半禾”,足见秧苗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之大。南方早春大棚反季节蔬菜栽培,育苗期正处在“低温、阴雨、寡照”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具体表现为冬前低温期长、光照明显不足,春后气温持续上升并伴有连绵阴雨等,对幼苗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如果育苗管理措施不得当,将会严重影响育苗质量,并对后续蔬菜高产高效产生很大影响。早春蔬菜育苗管理劳动强度大,重点是抓住以下六项关键技术。
一、建大型育苗棚和加固棚体
1. 新建大棚尽量建大型育苗棚
南方早春蔬菜育苗大棚,主要依靠日光增温和保温,因此,要尽量建大型育苗棚,如钢架塑料大棚等,并采用多层覆盖保温措施。可用跨度6米、棚高3米及以上的大型棚体,淘汰中小棚育苗,充分发挥大型棚储热较多,延时降温的保温育苗效果。
2. 旧大棚要加固棚体
一方面,早春大棚蔬菜育苗期长,且大风和雨雪天气时有发生,特别是雪天容易造成积雪压棚,甚至压垮大棚导致毁苗,因此,要经常检查大棚的牢固性并加固棚体。另一方面,如果大棚密封不严(或者棚膜有破损),势必影响到大棚的提温与保温效果,菜农应经常检查大棚的密封保温性能,并及时修复和盖严大棚。
二、做好大棚内温度调控
要时刻关注大棚内的温度变化,管理要点是:大棚内增温保温与降温并重,以增温为主。
1. 大棚增温与保温管理
①可以采取温床育苗。南方早春蔬菜育苗阶段处于低温阴雨期,利用电热线加温温床育苗,可以大大提高育苗的成苗率和壮苗率;或者采取传统的釀热物作热源的温床育苗方式。通过提高苗床的温度,满足幼苗生长需要,来促进蔬菜育苗质量的提高。
②大棚采用多重覆盖,多层累积保温。实行一层(或二层)大棚膜覆盖再套小拱棚,其上加盖草帘进行保温;或者利用无纺布代替草帘进行覆盖等。遇寒潮天气要密闭棚门实行多层(2~3层棚膜)覆盖,再加上草帘(或无纺布等)进行增温保温。
③提早扣棚。即在下午4时许大棚内温度仍较高时及时将大棚膜盖上,关上小拱棚(育苗床)并覆盖严实,最后关闭整个大棚,这样有利于夜间持续保温,促进幼苗生长。
2. 大棚降温管理
当大棚内温度过高时要适当进行降温处理。操作方法是:先打开大棚门通风,使大棚内温度逐渐下降;然后再将小拱棚门逐步打开,使小拱棚内的温度缓慢下降,最后使整个大棚内的温度缓慢均匀下降,使幼苗逐步适应。
三、做好大棚内湿度调控
大棚内空气湿度过高容易诱发病害,而棚内的高湿度往往出现在傍晚和清晨。其管理策略是:白天棚内温度高以增湿为主,晚间气温低以降湿为主,关键是控制好土壤水分。
1. 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
①对大棚进行通风换气。打开大棚门或放风口进行降温换气的同时也降低了棚内湿度。
②对地面进行覆盖。大棚内的畦面及畦沟用地膜全部进行覆盖,或者铺上稻草覆盖,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达到调节棚内湿度的效果。
③升高大棚温度。当清晨大棚内温度在5℃、空气相对湿度达100%时,把大棚温度升高到10℃,则空气相对湿度可下降到85%,起到降低湿度的作用。
2. 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
当育苗棚内土壤过干甚至发白时,可以在畦沟内灌半沟水,以保持土壤墒情。在畦面或土面适当洒水,或采取棚内喷雾的方法,来保持大棚内适宜的空气湿度。
四、改善大棚光照条件
1. 保持大棚薄膜清洁
大棚膜要保持清洁、透光性良好,当膜上有污物影响透光时要及时清理干净;当旧棚膜透光性较差时,不宜继续用作棚膜覆盖,应直接改作地膜使用。新建大棚要选用透光性好的多功能复合膜作为大棚膜。
2. 适当人工补光
久雨低温天气光照严重不足,对育苗极为不利,特别是瓜类蔬菜育苗容易出现失绿、枯萎、死苗等现象。对已出苗的育苗棚采用灯泡进行补光,灯泡离植株(幼苗)高度约1米,在阴天上午每天补光(照射)4~6小时;对已播种未出苗的育苗棚,小拱棚高约1米,灯泡居于小拱棚和畦面之间,即灯泡距离畦面和小拱棚顶膜各50厘米左右。采用人工补光后可减少因低温阴雨天气导致的种子不发芽、不出苗,进而造成烂芽烂种的现象。但要注意,棚内补光应依据幼苗的生长进程及当时天气状况适度进行,不能盲目延长时间,甚至全天候亮灯补光,以免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3. 调整大棚走向
新建蔬菜大棚时,将大棚的走向尽量调整为南北延长,既能提高光照入射率、增加光照度,又能提高棚内温度。
五、每天适时进行大棚放风
1. 每天坚持开棚门放风
每天要坚持开棚门放风换气,进行大棚内外的气体交换;同时,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也有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大棚放风换气时间晴天宜长,从上午到下午都可以放风;而阴雨(雪)天气放风时间宜短,选择在中午前后短时间进行放风即可。
2. 科学施肥,改善大棚内的气体构成
提倡氮磷钾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尽量减少单一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如农家肥必须经过堆沤发酵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以避免在后发酵中产生有害有毒气体,而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肥料实行沟施或者施肥后进行覆土等,以减少养分的挥发和分解。
六、加强育苗期养分管理,做好土壤环境调节1. 育苗期养分管理
首先,育苗棚内要保持床土干爽,干干湿湿,宁干勿湿,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当苗床土较干时,可在晴天适量浇水,浇水后稍微通风排湿,然后再关好棚门。其次,追肥视幼苗长势而定,如发现幼苗有缺肥状况,用浓度8%~12%的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水进行浇施;也可叶面喷施0.3%~0.5%三元复合肥溶液。施肥原则是“薄施肥水,少量多次”。当苗床出现板结、肥水不易渗入现象时,可用竹签或铁钉等细长工具松土。再次,如果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可选用专用营养液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补充营养,掌握“前稀后浓、循序渐进”的施肥原则。
2. 进行土壤改良,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①进行水旱轮作、套作、深翻土壤等。比如实行蔬菜与水稻轮作(包括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的二季晚稻育秧),大棚蔬菜与豆类(或西瓜、果蔗等)套作,均能达到改良土壤、减轻病虫害发生的效果。
②大棚灌水洗盐。当棚内土壤盐渍化较重时,在前作蔬菜收获后,全田灌水进行泡田,通过水分运动将土壤盐分淋溶下去。
③高温闷棚,减少病虫基数。在七八月作物换茬休棚时,每亩撒施生石灰粉50~75千克,然后灌水闷棚约1个月,可以杀灭部分害虫和土传病害,也可以抑制病毒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罗 克 江西省永丰县农业农村局 邮编:331500;黄启元 江西省永丰县蔬菜管理局 邮编:3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