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大明劫》:治病与救国的隐喻

2020-02-20 04:37顾玉雪
齐鲁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明瘟疫

顾玉雪

著有《瘟疫论》的明末名医吴又可在电影《大明劫》中的形象。在他眼中,没有医圣,没有大明,有的只是真实存在的病症,和亟待拯救的病人。

有人说,灾难是一面照妖镜。在当下这个难熬的疫情时期,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我们看尽了人生百态、人性博弈,看到了不同人做出了不同选择。在众多关于瘟疫和疾病蔓延的电影中,导演王竞的《大明劫》是让我最为感同身受的一部作品。

电影《大明劫》讲述的是明末名医吴又可和明末名将孙传庭一起联手,将治病和救国并置起来,又因为道不同终于走向陌路。整部影片采用阴郁的冷色调,风雨飘摇的王朝,肆虐的瘟疫,他们尽力挣扎,秉承着自己的“道”,卻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下被倾轧。

电影叙事的背景是近四百年前,哀鸿遍野的明朝末年,旱灾、瘟疫和战争是同时出现的。

异常寒冷的气候频繁引发“水旱灾——饥荒——瘟疫”的恶性循环,尤以崇祯朝最烈。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是瘟疫在华北毁灭性席卷的五年,“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大明江山危在旦夕。

此时的大明王朝,就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末世”与“瘟疫”,正是呈现人性最好的舞台。而孙传庭和吴又可,要喂大明王朝和灾难下的民众吃下最后一剂虎狼之药。

表面上看,此二人的身份,貌似毫无关联。但冥冥中,他们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点。影片开场,便揭示了此二人同为社会“反叛者”的处事风格。

吴又可曾是宫廷御医,因厌恶体制内的种种钻营不堪,无法实现自己的医道理想,宁愿流落江湖四处游医,却又因经常违背传统理论,好用虎狼之药,被怕担责任的官僚取消行医资格。

孙传庭面对的困境,则比吴又可还更艰难。他曾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如今却身在狱中,等候发落。皇帝从狱中请出孙传庭,委以大任,命其扭转局势。到了开封,等待孙传庭的是什么呢——各地将领非但不听指挥,甚至还割下百姓的人头,当战功上报。士兵粮仓耗尽,守粮官却监守自盗,米袋里装的,尽是沙尘。

孙传庭下令向地方豪绅征粮,这些对百姓强抢豪取的人却争先恐后向孙传庭大肆送礼。

“大明若是亡了,你们给我孙传庭有什么用?”孙传庭此时的悲愤质问饱含悲凉,“投笔从戎十几年,我到底为谁而战?为谁?”

此时,军中出现疫情,出于经验,吴又可判断“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鼻相互传染。而药局提领赵川,则因没从医书上见过传染病,而只认为这只是普通的伤寒。吴又可据理力争“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却被一句“狂妄忤逆”怼了回去,还被吊销了军医资格。

他又去劝说军队长官向外界宣布瘟疫将至,应做好隔离防范,得到的却是我们并不陌生的“净在这里危言耸听,如此一来岂不军心大乱!”这里的情节不得不让人想起了李文亮医生收到的那封官方“训诫”。百味杂陈。

没多久,疫情彻底暴发,逐渐蔓延到周围营地,“不死于病,乃死于医”。赵川自己也被瘟疫传染,死在了军营里。孙传庭力主请回吴又可,委以大任。两个同样处在边缘处境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一个,用虎狼之药治疫;一个,用雷霆手段治军。

整个治疗过程,吴又可完全打破传统,在他眼中,没有医圣,没有大明,有的只是真实存在的病症,和亟待拯救的病人。终于,治疗初见成效。孙传庭设宴,大肆赞扬了吴又可的功绩。然而转眼间,孙传庭却为了大局,一把火烧死了所有染病的士兵。

你看——医生们竭尽全力,但最终能够决定命运的,依然还是某种不可抗力。

大军开拔前夕,吴又可拒绝了孙传庭的随军请求,选择独自离去。“王朝兴衰,唯有医道长存。”这是吴又可留给孙传庭的话。

电影中有一段孙传庭和吴又可的对话,谈及国运,吴引用《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谈及历朝历代始兴终衰,皆是因为重驭世之术,轻经世之道。而大明王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解除。”

孙传庭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作为官僚系统的一分子,他的身份就是原罪。明朝的灭亡,并非毁于外敌,而是源自内部。孙传庭知道王朝气数已尽,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形成气候,是因为百姓无路可走,民不聊生,这其中的原因积重难返,却又不得不奋力一搏,最终战死,马革裹尸,无处话凄凉。

孙传庭的救国之路,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他屠杀患病士兵,为的是他心中的“大局”。但,乱世之中的杀伐决断怎么做都是错,个人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很难力挽狂澜。而个人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绑定在一起,这是一个电影的经典叙事,也是一出一再上演的悲剧。

在加缪的经典小说《鼠疫》中,主人公里厄与大陆此端的吴又可不谋而合。他们不信仰宗教,也不想成为英雄。他们唯一尊重的,是生命本身。

鲜活的个人总是要面对僵化的组织,个人的生命价值总是需要和集体的利益进行衡量,脆弱的人性必须经受残酷的打压……加缪的倾向是不太赞成过于理想化的高调,无论是追求英雄主义、爱情至上还是宗教信仰,能够在一种边缘处境中坚持履行职责和做人的义务、尊严与同情,其实也就是一个英雄。

总有一些权威人士,似乎更看重某种生命之外的东西。

电影结尾,吴又可归隐苏州,过上了渔樵耕读的生活。桌案前,吴又可写完了领先世界的医学名著《瘟疫论》。吴又可站在窗口,仿佛回想起了与孙传庭并肩战斗的那段旅途。

现实也许总是残酷,也许总是存在不公正。

但,真正的英雄,依然能活在历史之中。正因有了为我们拉响警报的“吹哨人”,替我们抵抗灾祸的先行者,为我们具体寻求方法的实干家,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

面对风雨飘摇的王朝和肆虐的瘟疫,明末名将孙传庭和明末名医吴又可尽力挣扎,秉承着自己的“道”,却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下被倾轧。

荐影

《血疫》:挺立在敌人和公民之间的“吹哨人”

2019年的美剧《血疫》改编自同名非虚构作品,以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雷斯顿事件”为原型,成功塑造了几位美国式“吹哨人”形象。该剧的高光时刻就是主人公南希吹响警告的“哨声”之时,她对官僚系统的上司们说:“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决策而袖手旁观,什么也不能做,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可能摧毁一座城市的敌人,而各位将挺立在敌人和门外的公民之间。”

《传染病》: 瘟疫下的世态人心

索德伯格的《传染病》不乏与现实对应的桥段:无良网络写手假装自己被一种叫做“连翘”的药物治好了疫病,以此哄抬药价,从中牟利。第二天,愤怒的人们砸了药店抢夺“连翘”,最终却因此丧命,始作俑者却钻了法律的空子,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

这部电影,用时间线的方式,提醒我们一场疫情所带来的摧枯拉朽般的改变,没有把重点放在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关注的却是人心的深不可测。

《流感》:瘟疫下的权力运作机制

韩国电影《流感》以瘟疫作为一种隐喻,揭示的是政治的暴力,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制度往往会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这是一部平民英雄抗击暴政的故事,电影的主创之所以有这样的故事灵感,与韩国的历史不无关系。

猜你喜欢
大明瘟疫
论中医药预防瘟疫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到延安去
古人如何预防和对抗瘟疫
瘟疫算个啥
最美的背影
曹大明教授简介
《六字大明陀罗尼》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