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孙庆, 钟其鹏, 黄家庆
(北部湾大学教务处,广西钦州5350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迈进,高校已经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角色、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核心支撑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国家基石,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深度融入地方产业集群和创新链的学科专业集群产学研用超级平台,既是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彰显自身最大价值的发展需要,更是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群,既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群,也不应是简单的专业群,应是为提高应用型学科专业价值而跨学科专业组建、与地方(区域)产业经济紧密结合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1]。学科专业集群是根据不同知识体系和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把若干具有相同层次的学科以及学科基础相同或相关的若干专业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有机集合体[2]。关键学科专业集群就是指最能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和办学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它在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
产学研用平台指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价值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合作模式。合作平台通过契约建立持续稳固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合作关系,形成有明确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产出的利益共同体[3]。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有别于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既要强调必须深化区域产业的具体分析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要强调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与专业之间的学科关联,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同“产学研”相比,虽仅一字之差,但“产学研用”更加强调应用与用户的重要性,合作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应用上,突出了产学研合作必须服务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用超级平台指深度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机制运行持续有效,人力、物力、财力等优质资源保障充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和智库建设等功能高度集成,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表现优异,能够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3”的产学研用超级平台优势。
处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如何找到服务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自身结构调整、提高质量的战略切入点是当务之急。有学者指出,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5]。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基础差,底子薄,资源有限,学科专业分散且建设水平普遍较低,服务地方产业集群的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水平更为低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主任指出,要摒弃原来“小舢板”的思路,转到建设“大舰船”的思路上,认为“大舰战略”的主要特征是开放融合、集成化和体系化,高校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必须做出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变革[6]。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建设关键学科专业集群,打造产学研用超级平台。
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础,学科专业的转型就是要让每个学科和专业都能创造价值,都有服务贡献能力[7]。服务地方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本科院校,应以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大舰战略”为目标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科研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创新产学研用运行机制,构建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学科专业集群,建成开放、合作、共生、共赢多主体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用超级平台,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产学研用一体化将高校这三大职能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8]。地方本科高校鉴于自身办学能力与水平偏低,应积极主动地从顶层设计产学研用超级平台的建设。建设模式应以选择校院企(高校、院所、企业)联合模式为主,兼顾其他模式;建设对象应以关键学科专业集群为重点;在建设内容上,应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团队、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在建设路径上,应善于借力发展,与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搭建协同育人与创新平台、探索协同育人与创新机制,构建校院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企业发展等多方共赢局面[9]。
2.3.1 构建关键学科专业集群
由于办学资源有限,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不可能不分重点,处处发力,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地方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采取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有效减少建设重复,提高资源效益[10],同时通过加大投入、引进校外优质资源等途径,持续加以重点建设,使之优势特色日益鲜明,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
(1)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在明确集群主干学科、其他学科(向主干学科靠拢)和支撑学科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学科建设。要优先建设集群内的主干学科,其他学科要向主干学科靠拢,否则不利于增强群内学科的竞争力。吸收企业和科研院所技术骨干,组建科研团队,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加大投入建设本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科研平台。与企业、科研院所技术骨干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协同开展科学研究。
(2)大力开展专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建设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社会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重要环节[11]。地方高校需在明确集群内核心专业、支撑专业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来加强建设。① 校企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科研院所技术骨干,按照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②校企共同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科研院所挂职,聘请企业、科研院所技术骨干入校授课,或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③ 校企共同建设应用型课程,删除“过时”“重复”的教学内容,将技术前沿和主流技术列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最后,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2.3.2 建设产学研用超级平台机制
产学研用超级平台实现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重塑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12]。
(1)组织制度。本着开放、合作、共生、共赢的原则,充分吸纳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产学研用超级平台主体加盟;成立产学研用超级平台理事会,负责协调重大事务与决策;通过协议,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产学研用主体进行法律约束,明确产学研用合作的总体发展思路、各个主体权利、责任、成果和知识产权等归属。通过建设平台运行与发展的组织制度,破解产学研用体制机制不顺问题。
(2)管理制度。高校要制订校内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各类资源向校内开放。高校要与产学研用超级平台其他主体,共同制订资源使用与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共同制定产学研用团队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个团队的积极性;共同制定平台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超级平台平稳有序运行。
(3)保障制度。超级平台各主体尤其是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投入足够经费,保障平台运行与发展。同时,知识转移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绩效至关重要[13],这需要高校主动与研究所、企业等协同主体加强沟通交流,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应用技术开发项目立项、成果转化、协同育人等工作的落实。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功能化、生产集约化、产业集群化、经济服务化、服务市场化、人才专业化等新情况、新趋势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扭住专业集群建设这个“牛鼻子”[14]。当前,广西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支点,积极推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建设,这大大促进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相关行业和产业的集群发展。位处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域的北部湾大学,长期以来围绕“海”和“船”做文章,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提出发展向海经济的指示,以“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关键集群),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建成产学研用超级平台,服务广西北部湾区域国际航运中心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学校借助北部湾政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与中船钦州修造船基地、广西船舶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船集团第十一研究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海事局、钦州市海事局、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部湾拖船(防城港)有限公司、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学科专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用超级平台[15]。
(1)统筹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的相关学科与专业统筹规划,集群建设。①学科建设以广西一流学科(培育)“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工程”“交通运输(海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港口物流供应链方向)”(省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等为支撑学科。② 专业建设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省级特色优势专业)、“机械工程”“轮机工程”(省级特色优势专业)、“航海技术”(省级特色优势专业)为核心专业,以“自动化”“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省级特色优势专业)、“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省级特色优势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优势专业)、“物联网工程”“物流管理”(省级特色优势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为支撑专业。③课程教学大力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实施应用型课程体系重构工程,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全面推行CDIO教学、仿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形成以用为本、互相融合的课程群和模块化课程。
(2)推进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学校加强对高技术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研究团队、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团队、港口物流与湾区经济发展创新团队、港口航道及近海工程研究团队、海上交通灾害与应急研究团队、东盟海事法研究团队、海上交通工程研究团队、先端科学技术研究团队(学术带着人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朱留存教授)、船舶蓄能技术研究团队以及北部湾小微企业培育与发展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先进制造与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等科研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
(3)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ICT 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合作共建“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和“中科曙光大数据学院”、与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北京金蓝无忧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中美“双百计划”项目(机器人应用)、与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用友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商科仿真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等校企合作平台。与中船第十一研究所、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中船北部湾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等企业、研究所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35 个。学校获得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北部湾海岸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北部湾现代港口物流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临海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及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要科研平台。
(4)加快产学研用超级平台体制机制建设。先后出台了“北部湾政校企合作发展联盟章程”“北部湾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北部湾大学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北部湾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北部湾大学高级别科研项目及专利培育资助办法”“北部湾大学科研平台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北部湾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北部湾大学实验室(中心)管理办法”等一批文件,形成产学研用超级平台良性运行的体制机制。
(1)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也是高校教学的核心要求和根本目的[16]。近3 年来,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专业集群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生2 600 余人次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457 项,其中国家级49 项。参赛学生2018 年获第六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造大赛一等奖2 项、二等奖1 项,2017 年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总成绩全国二等奖;由学生自行设计制造的方程式赛车和巴哈赛车,2016 年、2017 年均获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成绩二等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总成绩二等奖,在2019 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勇夺全国一等奖。近5 年,我校与钦州市科技局、中知科创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和广西新支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18 期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培训班,为企业培训人数达3 800 多人,为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科学研究。近3 年来,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专业集群科研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项目、广西自然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339 项,合同经费累计7 242 万元,研究成果在海洋、船舶、机械、港口物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广西的海洋先进制造业、海上交通运输产业提供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3)技术开发。集群与20 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第一批)30 多项;与广西科学院、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10 多份技术开发的协议,征求企业需求200 多项;平均每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约15 项;与20 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广西科学技术奖12 项,获广西技术成果奖7 项、钦州市科学技术奖3 项。2016、2017 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分别排在广西高校第5 名(434 件)和第3 名(744 件),授权量为第10 名(74件)和第4 名(169 件)。
(4)技术转化。集群与企业签订了4 项专利成果转化合同,签订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68. 6 万元,在机械、轮机工程等方面实现了专利成果转化和推广。学校完成46 项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合同金额约1 235万元。我校被广西科技厅确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其中,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研究主要研究船舶虚拟制造仿真、造船精度控制与管理等方向,研究成果“造船精度测量分析系统开发及推广”在广西区内外20 多家船厂实施应用,有效控制分/总段结构和外板线形的精度,降低开刀修割率18%,减少生产设计和建造过程的现场返工量20%,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3 200 万元。
(5)国际合作。学校利用地处北部湾的特殊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学校已与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 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开设了机械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6 个全英文授课专业。目前集群在校留学生约有300 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占62%。由外交部主导在我校建设“中国-东盟水上训练基地”,已经培养培训我国高级海船船员2 万余人(含军民融合海上行动人才),下一步将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展高级海船船员培训项目。
地方本科高校基于关键学科专业集群进行的产学研用超级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了自身办学质量,彰显了创新创造的价值导向,服务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