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免疫细胞表达水平对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①

2020-02-20 11:21:04张晓芳尤江云杨思璐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生存率年龄

张晓芳 樊 莉 尤江云 白 雨 杨思璐 苏 文

(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免疫室,太原 030013)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肺癌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1],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2]。癌细胞有十大特征包括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组织浸润和转移以及避免免疫摧毁等[3]。其中免疫平衡是人体免疫的基本功能之一。免疫功能失调状态,其中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刺激分子等因素的失衡。近年来,细胞免疫技术的发展让人类抗癌进入免疫时代,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将成为传统治疗手段之外最具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因此,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患者的生存率均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关于免疫细胞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且有免疫检测的10 28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同时为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一个可靠的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住院且有免疫检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住院病历资料。病历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和免疫细胞检测值(百分比)。

1.2方法

1.2.1随访 采用电话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17年8月31日,回访总病例数12 430例,有效病例10 285例。生存期是以患者确诊肺癌之日算起至死亡或2017年7月,生存时间以月计算,中位生存时间18.8个月。

1.2.2免疫细胞检测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抽2 ml静脉血,每管加相对应的抗体20 μl,接着每管加抗凝血100 μl,振荡、混匀、避光标记20 min。随后每管加溶血素1 ml,振荡、混匀、避光10 min。1 500 r/min 离心7 min,弃上清,每管加1 ml PBS缓冲液,1 500 r/min离心7 min。弃上清,每管加100 μl PBS,震荡,上机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Cox逐步向前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

Tab.1 Median survival time and survival rat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IndexSurvival rate(%)31224364864Median survivaltime(month)GenderMale91.662.339.028.222.820.217.4Female93.771.149.237.831.627.023.7Age(years)<6094.368.545.835.529.726.321.1≥6090.561.638.527.121.818.617.1CD3+cell(%)<5088.658.836.925.717.815.116.150-8092.465.342.431.526.122.919.3>8091.863.039.428.722.719.817.4CD4+cell(%)<3090.160.438.226.421.517.616.130-4093.166.043.031.926.723.619.5>4092.465.842.432.425.923.119.6CD8+cell(%)<3092.465.943.732.526.624.52030-4093.164.941.029.924.320.718.3>4089.860.336.927.022.117.516.1CD56+cell(%)<2092.765.241.831.625.622.21920-3092.265.742.630.325.623.119.7>3090.260.739.328.322.519.116.6CD19+cell(%)<1091.562.739.628.723.320.217.510-2093.768.846.135.128.925.721.4>2088.861.039.529.826.223.818.2

2 结果

2.1生存情况 10 285例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8.8个月。其中3、12、24、36、48和6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1%、64.5%、41.6%、30.7%、25.0%和21.9%。各种因素分层后的亚组患者生存情况见表1。

2.2单因素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均对生存期有影响(均P<0.05),见表2。

2.3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有关的诸因素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CD4+细胞、CD8+细胞和CD19+细胞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若是以性别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年龄、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均与男性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而女性患者预后仅与年龄和CD8+细胞有关,见表4。

图1 不同CD3+细胞百分比下肺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曲线Fig.1 Cumulative survival curv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CD3+ cells

图2 不同CD4+细胞百分比下肺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曲线Fig.2 Cumulative survival curv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CD4+ cells

2.4生存率 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的表达分别处于50%~80%、≥30%、<30%、≤30%、10%~20%之间时患者的生存率最高,见图1~5。

图3 不同CD8+百分比下肺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曲线Fig.3 Cumulative survival curv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CD8+ cells

图4 不同CD56+百分比下肺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曲线Fig.4 Cumulative survival curv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CD56+ cells

图5 不同CD19+百分比下肺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曲线Fig.5 Cumulative survival curv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CD19+ cells

表2 肺癌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Tab.2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lung cancer

IndexnNumber of deathNumber of truncationχ2PGender81.780.000Male7 7214 5013 220Female2 5641 3021 262Age(years)78.900.000<604 2662 2741 992≥606 0193 5292 490CD3+cell(%)17.940.000 <5055734121650-807 8234 3323 491>801 9051 130775CD4+cell(%)33.690.000<302 6381 5881 05030-404 0202 2101 810>403 6272 0051 622CD8+cell(%)31.190.000<305 2122 8222 39030-403 0351 7431 292>402 0381 238800CD56+cell(%)12.050.002<205 5223 1142 40820-302 8651 5841 281>301 8981 105793CD19+cell(%)44.210.000<106 8714 0352 83610-203 1381 6141 524>20276154122

表3 肺癌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Tab.3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lung cancer

IndexCoefficientSEWaldRR95%CIPGenderMale1.000 Female-0.2400.03256.120.7870.739-0.8380.000 Age(years)<601.000≥600.1960.02751.451.2171.153-1.2840.000 CD4+cell(%)<301.000 30-40-0.1040.0349.470.9010.844-0.9630.002 >40-0.0590.0362.610.9430.878-1.0130.106 CD8+cell(%)<301.00030-400.0580.0313.441.0600.997-1.1270.064 >400.1180.0379.991.1261.046-1.2110.002 CD19+cell(%)<101.00010-20-0.1170.03114.600.8900.838-0.9450.000 >200.0930.0831.241.0980.932-1.2930.265

表4 肺癌患者按性别分层后的多因素分析

Tab.4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fter stratification by sex

IndexCoefficientSEWaldRR95%CIPMaleAge(years)<601.000≥600.1650.03227.131.1791.108-1.2540.000CD8+cell(%)<301.00030-400.0680.0373.401.0710.996-1.1510.065>400.1780.04416.381.1951.096-1.3020.000CD56+cell(%)<201.00020-30-0.0050.0370.020.9950.926-1.0690.887>300.1180.0447.121.1251.032-1.2270.008CD19+cell(%)<101.00010-20-0.1160.03610.110.8910.829-0.9570.001>200.1090.1051.061.1150.906-1.3710.304FemaleAge(years)<601.000≥600.2850.05626.141.3301.192-1.4840.000CD8+cell(%)<301.00030-400.1290.0634.201.1371.006-1.2860.040>400.1590.0784.191.1731.007-1.3660.041

3 讨论

肺癌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4],其面临的临床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更是肺癌的高发国。在本资料中我们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且有免疫检测的10 28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了整理,初步分析了年龄、性别以及免疫细胞的表达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8.8个月。3、12、24、36、48和6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1%、64.5%、41.6%、30.7%、25.0%和21.9%。本组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性别、年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均对总生存时间存在影响。目前为止,老年人作为癌症的高发人群,约60%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老年人[5],与伴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出现的免疫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6,7],同时老年人伴发的其他疾病较多。本组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与<60岁的患者比较,≥60岁患者预后明显不良,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似[8,9]。本组资料还发现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男性,可能混有男性吸烟等其他因素[10]。除此之外,一些免疫指标也被报道可能与其预后有关[11]。恶性肿瘤患者多处于免疫功能失调状态,其中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刺激分子等因素的失衡。免疫平衡是人体免疫的基本功能之一。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而白细胞分化抗原(CD)在免疫细胞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D3表达在人全部T细胞上,T淋巴细胞又可进一步测定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T细胞)、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T细胞)。表达CD56分子的NK细胞是人类天然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CD19是所有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CD4+细胞、CD8+细胞和CD19+细胞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随后我们进一步以性别进行分层统计发现,影响男女预后生存期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年龄、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均与男性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而女性患者预后仅与年龄和CD8+细胞有关。有报道称性激素会影响免疫功能[12]。低浓度的雌激素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雄激素和较高浓度的雌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13]。因此性激素往往能影响患者的易患性、治疗和预后。免疫功能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良好的免疫功能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果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组大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的表达分别处于50%~80%、≥30%、<30%、≤30%、10%~20%之间时,患者的预后生存率最高,。因此本研究表明当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时,病人的预后会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同时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发展迅猛,免疫平衡可以作为预后评估和判断治疗的有效指标。近年来,细胞免疫技术的发展让人类抗癌进入免疫时代,其中基因工程改造自体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CAR-TCD19)[14]、自身产生抗免疫检查点肿瘤免疫治疗(iPD-L1-VAX)[15]、肿瘤突变新抗原杀伤细胞(naCTL)三项技术是当前国际领先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及解决方案。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将成为传统治疗手段之外最具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本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56+细胞和CD19+细胞均为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免疫功能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影响患者的预后。当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时,病人的预后最佳。因此可以认为不同类型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指标。近年来,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将成为传统治疗手段之外最具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生存率年龄
变小的年龄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
算年龄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