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人的一生应有将近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但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快和工作压力大,很多人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有的即便达到了,睡眠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睡眠障碍危害极大,长期的“生物钟被打乱”与心脏病、胃病、多种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精神疾病存在关联,患者患上代谢、心血管及胃肠道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因此,有研究认为,睡眠障碍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潜在杀手。
根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睡眠障碍可以分为:
1.失眠:是指2周以上的睡眠障碍,且专指那种呈现睡眠不足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患者严重感觉睡眠不足,自觉疲劳、头昏、精神不振。
2.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最常见的为打鼾所致的睡眠呼吸暂停,这些人虽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长期处于低氧、低通气状态,睡眠质量不高。
3.中枢嗜睡性疾病:常见的有发作性睡病,这些人虽然白天和晚上睡眠很多,但仍然困惫不堪,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如时差障碍、倒班工作障碍,因为睡眠节律改变导致睡眠不佳、疲劳。
5.异态睡眠:如睡行、睡惊、睡瘫等,睡瘫症就是当个体在睡眠期发生了短暂的不能自主运动时,无法自由地支配躯体,感觉身体突然间瘫痪无力,仿佛有千斤重物堆放在胸口。
6.睡眠相关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某一简单、固定的动作反复出现,以致干扰了睡眠,如不宁腿综合征、睡眠相关磨牙症、睡眠相关腿部肌肉痉挛等。
误区一
夜里没睡,白天补够了也一样
人体在一天中的生理活动是受生物钟调控的,生物钟是体内周而复始的节律感,破坏这种节律,无疑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就好比你错过了播种的农时,然后再去播种,这是不行的。你硬要去违反自然规律,那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二
睡得久,说明身体需要
“久卧伤气”,倘若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可导致肺气、脾气、心气、肾气的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肢体疲倦乏力的状况。睡眠超过9小时的中老年人,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中风。另外,新陈代谢速度的降低,会影响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
误区三
中午不需要休息
午时是中午11时至13时,阳气到了极点,此时如果能“充电5分钟”,就会精神一下午。午觉很补人,但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补充精力。
误区四
喝酒有助于睡眠
喝酒以后睡觉,会使深睡眠质量受到干扰,如果把酒当作安眠药吃,一会越喝越多,容易上瘾,二会伤肝,并且不能真正解决睡眠问题。
误区五
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
睡眠困难者,睡前3小时,应避免做剧烈的体力运动。睡前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
失眠患者可以每日睡前坚持做一些静功,如冥想、数吸、打坐等,让人的精神集中起来,以一念代万念,但不推荐数羊。可以采用“4-7-8呼吸法”,即吸气数到4,憋气时数到7,吐气时数到8,重复3到4遍。此法有助于让患者在60秒内快速入睡,坚持6到8周,效果较好。
具体方法如下:
1.闭嘴,用鼻子吸气,在心中默数4个数;
2.憋气,从1默数到7;
3.嘴巴吐气,从1默数到8。
内视法是中医传统养生当中调摄心神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人排除杂念,心地澄明,有效降低心理敏感性,起到心理上的感觉隔离作用,在根本上缓解导致睡眠障碍的心理紊乱因素,从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内视法训练:
1.身体右侧卧。
2.把右手大拇指,轻轻放在耳垂后面的凹陷处,食指和中指贴着右太阳穴,无名指、小指自然分开附于头侧,右肘屈,贴靠胸肋,附枕而眠。
3.左掌心贴于右肩上,左肘屈,轻搭在右肘上。
4.右腿在下,屈膝蜷曲,犹如弯弓,弯曲以自己舒适为度。
5.左腿微屈,重叠在右腿上。
6.双目轻闭,自然呼吸。
7.专心去感受自己呼吸的一呼一吸的过程。
初学者可量力而为,不必强求,练习时间不必拘泥,练习至困倦思睡即可。每晚睡觉前30 分钟开始练习,练习完毕后即刻睡觉。练习以上方法 2 周后,练习者均可较熟练的掌握,并在30 分钟内进入睡眠状态。
安眠穴功效如其名,按揉此穴,能有效帮助人们安稳入睡。这个穴位是一个经外奇穴,在头项部,位于耳垂正后方约2厘米的凹陷处,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做法:长期失眠的患者,每天晚上躺下后,在床上仰卧,以两手中指指腹部,在安眠穴上做按压手法,每次持续约半分钟或揉按10-20次,如此反复5-6次。按压穴位时应当注意中指要向前额方向用力,以穴位部出现酸、麻、重、胀的感觉为度,不可用力过大。
1.茯苓糕。茯苓有健脾、养心、安神的作用,用茯苓粉、大米粉、糯米粉、白糖、牛奶搅匀,放入开水锅里大火蒸30分钟出锅。也可以每层夹熟芝麻、干桂花、白糖,口味更佳。
2.酸枣仁粥。酸枣仁粉15克,粳米100克,先以粳米煮粥,白粥将熟的时候,下酸枣仁末再煮。如酸枣仁末不易获取,也可以先用水煮酸枣仁,取药液熬粥。
3.桂圆莲子百合汤。取桂圆、莲子、百合各50克,根据口味加糖、水煮成汤。此粥有养血、清心、安神、补肺脾肾的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4.杏仁粥。杏仁含有调整睡眠的褪黑素,用甜杏仁50个,粳米120克,加水适量一起煮粥。粥成后酌加白糖,早晚食用。
5.安神茶。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取柏子仁5克,水煎后服用,适用于失眠、便秘的老年人。
注意事项:
1.糖尿病病人要注意食疗方中白糖等对血糖控制不佳的食物。
2.食疗方不能完全代替药物,如果食疗效不佳,要去正规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3.出现睡眠障碍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否则拖得时间越久,调整起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