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0-02-19 07:48:32廖铭能孔松芝郑品劲李思东
山东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制药学时理论课

廖铭能,胡 章,孔松芝,郑品劲,李 泳,李思东

(广东海洋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制药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以化学、生物技术、工程学、药学等为主并相互交叉[1]。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与天然产物提取、药剂学及滴丸的制备工艺、片剂的制备工艺以及软膏的制备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过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和正确使用制药专业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了解工艺实验记录的基本规范;正确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的设计和组织方法;正确掌握制药工程的实践操作技能。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是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培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安排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前期理论知识,也能增强学生对制药工程专业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3]。应用能力是评价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应用能力是通过实验得到培养和提高的[4]。专业实验课程不仅仅是理论课的附属实验,而是涵盖了综合试验及研究设计试验。专业实验是制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动手应用能力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应用能力,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5]。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2014年之前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基本上还停留在验证性实验模式上,按照传统实验框架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与药品、操作步骤、思考题等格式,内容都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2]。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实验设备也多以最基本的手动设备为主,比如压片多采用手动压片机手动压片。同学们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学习主动性,很多实验并未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过程和结果分析等模式化,抄袭现象严重,对于实验本身缺乏实验设计和探索,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实验主动性差,不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6]。

(2)制药工程专业核心实验课程间缺乏联系。专业课程相比其他化学类专业较多,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也较多,由于课程间实验均分开进行, 一些具有交叉的知识点及实验技能缺乏综合运用和锻炼。

2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2.1 调整实验课程,更新实验内容

2013级之前,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64学时),分两学期完成,覆盖制药领域诸多环节,如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药物的制备及合成工艺研究,合成产物的质量分析和结构鉴定,滴丸的制备工艺、片剂的制备工艺以及软膏的制备等等。随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学时实验课程存在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如课程教学周期长,安排课程困难,基于此,我们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如下调整:将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压缩为32学时,同时增开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16学时)、中药制剂分析实验课程(16学时)和生物药物分析实验课程(16学时)。并修改2013版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从2013级开始执行至今。

2.2 对教学时间进行调整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由原来第六、七学期开设,调整到第六学期开设,学时由原来的72学时缩减到36学时。对于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教学周期短的课程,采取将理论课和实验课放在大三下学期;生物药物分析理论课和实验课放在大四第一学期的时间进行,这样即可以将所学实验课内容可以在理论课之后开展,避免由于间隔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理论知识的遗忘。实验课推迟二周开展,使学生们在理论课学习后,对知识进行梳理,再通过实验实践的方式进行加深巩固。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首先鼓励在校教师进修,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制药专业背景的教师,推进课程改革进行,促进他们加入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在完成科学研究项目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努力提高教师们的实验理论指导能力和应急措施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不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药厂等单位进修培训学习。

2.4 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

专业实验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如“虎杖蒽醌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检测”这个实验,我们不再仅局限于提取实验,拓展到胶囊的制备及胶囊性能的检测,这样将提取工艺与胶囊的制备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课程前后的联系,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增加同学之间交流,也培养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既节约了实验成本,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 实验教学改革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校近三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能力,就业率达到96.7%,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有部分同学考上了中国药科大学等211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同学们获得120多项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已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

4 小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促使我们不断转变教育思路,探索课程改革的新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羊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是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点[7],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必须不断优化实验项目,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同学们对本专业实验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实践,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制药学时理论课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金桥(2022年5期)2022-08-24 01:41:16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