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一些程序和细节问题探讨

2020-02-19 10:02:47代广际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3期
关键词:调试焊缝检修

代广际

(沧州聚隆化工有限公司,河北沧州 061001)

1 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的检修和安装

1.1 检修(安装)计划和技术要求

化工企业的检维修和安装经常由外包队伍或维保部门实施,在交由外包队伍或维保部门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和技术要求。

1.1.1 检修计划

在实际中一些检修计划常常做的比较笼统和粗略,这样就造成后续的造价不精确、人力、机具、技术配备不到位,施工不到位、工期延误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详细的制定检修计划。检修计划应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由大到小的详细划分,在分项工程中进行详细工程和数量表述。

1.1.2 技术要求(技术条款)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化工设备的安装、调试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还有专门的国家或行业规范,规范中对关键的步骤和实验也有明确要求和严格规定。在实际安装检修过程中,由于未在技术要求和条款中做明确规定和要求以及施工队伍本身的经验和素质欠缺等原因,往往会遗漏和省略一些步骤,安装质量本身经常不能达到规范要求。如气柜制作安装后应做焊缝探伤、渗油试验、气密试验,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只做焊缝探伤和气密试验中的一项或两项,基本上都省略和遗漏了渗油试验,而渗油试验是规范中明确要求的,探伤和气密试验不能替代渗油试验。焊接是化工设备检修和安装中最常见的操作,原始设计文件中对焊缝等级都有明确要求,而规范中对每个焊缝等级都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焊缝质量往往达不到所要求的等级质量要求,因而在检修文件的技术要求或合同的技术条款中应做详细的描述和要求,具体到每一步骤应遵循哪个规范的哪一条,关键步骤和试验、数据做直接描述和要求。

1.2 施工方案

1.2.1 施工方案的制定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人员针对检修计划和要求做详细和规范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编制依据(依据的相关技术要求、条款和规范)、编制范围、工程概况、人员和机具配置安排及工期安排、施工技术方案、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安全目标和保证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施工技术方案应具体到每一分项的每一关键步骤和试验。

1.2.2 施工方案的审查

施工方案编制后应由施工部门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由施工部门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施工部门公章后,加报审表一同报发布检修、安装任务的生产厂审核(有监理的报监理审核)。生产厂技术人员对方案仔细审核,通过后在报审表上签署审核意见,签署完毕交由生产厂技术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后在报审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1.2.3 施工方案的执行

施工部门在施工方案全部审批通过后存档并严格按施工方案实施执行检修、安装任务。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部门为了贪图省事等原因往往不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执行。如:在工艺管道伴热管的安装时,往往会将伴热管与水平工艺管道侧面平行安装,而不在水平管道的下方安装,这就大大减弱了伴热效果;在伴热管道对焊时,往往不开坡口直接用普通焊条焊接,这很容易造成管内产生焊渣熔瘤而减小过流面,这就需要加强技术交底,严格要求,重点强调,加强自检和专检。

1.2.4 调试

设备检修、安装完毕后要进行调试,属于一个系统的要分别进行单机调试和联合调试,调试前还要制定专门调试方案并经审查合格。在实际检修、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制定调试方案和按要求进行单机调试、联合联动调试,在以后的运行中会经常出现刚运行不久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问题,系统不能长久稳定运行。

1.2.5 检修、安装后的验收

检修、安装完毕要进行验收,大的检修、安装项目验收前应制定验收方案。验收前应明确验收项目、内容和要点,现场需要抽检及验证哪些内容和项目,尤其对其中的隐蔽项目(如防腐、保温、衬里、相关材料和壁厚等)、关键的项目和试验(如接地电阻值得测试、逻辑联动、联锁)等抽查抽测。验收要形成验收资料,会同施工方案、施工资料一起形成检修文件,交项目指挥部门存档、备查。

2 运行管理

2.1 整理收集设备资料

设备资料是设备管理的原始资料和依据,包括设备图纸、安装图纸、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基础图、说明书、装箱单、易损清单、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检测记录、动力管线图等。收集后按顺序装入资料盒、柜并加附目录保存。实施管理中,往往会因为设备资料收集不齐或欠缺、没有目录明细等造成后续管理困难。

2.2 建立设备台账和技术管理档案

按照动静设备或关键、重要、一般等分类原则分类建立设备台账,每台设备建立全使用周期技术管理档案。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包括设备履历卡(设备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名称与规格型号、操作运行条件(介质)、设备变动记录)、累计运行时间、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及分析记录、设备维修记录、润滑记录、监测记录、技术变更记录等。设备技术管理档案是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的重要档案资料,技术管理档案缺失或不全会给设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3 操作和使用

设备运行前应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员工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操作员工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工艺、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2.4 制定巡检规程和制度

设备运行工程中必须按时巡检,生产企业在设备开始运行前应制定相应的巡检规程和制度。巡检规程应体现巡检项目、标准、巡检频次和时间、巡检责任人等内容,并应形成记录表格。巡检人员按时巡检、如实及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上报。

2.5 制定包机责任制

为了更好地明确责任和提高设备管理的有效性,生产部门应按照区域和责任分工将设备包机到人。包机制是提高管理和维护保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包机责任划分不明确往往会造成漏管现象,因此要争取做到一机一人,一机多人的要明确主要责任和负责人。

2.6 引入5S 管理

5S 管理即5S(清扫、清洁、整理、整顿、习惯化)现场管理,它是设备和现场管理的有力工具。通过培训使员工形成清扫、清洁、整理、整顿的习惯,日常加以保持,可以促进企业设备的安全性、规范性及制度化管理,增强企业对设备事故的防范能力,提高企业设备的管理水平。在实际设备管理过程中,5S 往往被忽视或不被重视,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发挥5S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2.7 实行计划性检修

结合日常点检及设备使用和生产情况,实行计划性预防检修,可以防止和减少突发故障、预防隐蔽故障(不拆开就难以发现和预防的故障)、使生产和修理均能有计划地进行。计划性检修便于准备所需要的备件和材料,便于安排维修人员和制订设备使用计划和维修计划,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使用寿命。

3 小结

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性、涉及全过程的工程,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全面、细致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调试焊缝检修
基于焊缝余高对超声波探伤的影响分析
TP347制氢转油线焊缝裂纹返修
检修
当代工人(2019年24期)2019-01-17 03:13:38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7:44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机器人在轮辋焊缝打磨工艺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19期)2017-02-02 07:08:3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电子制作(2016年19期)2016-08-24 07:49:56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