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珍,李 伟,徐先鹏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大叶性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多见于青壮年,但近几年发病趋于小龄化,小儿大叶性肺炎住院率明显上升[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率显著上升,小儿大叶性肺炎多具有无典型症状以及临床表现隐匿等诸多特点[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西药常规抗炎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小儿大叶性肺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易引起病情迁延[3]。由于该病热势高、病程长等因素,及时干预,会引起诸多肺外病变,影响儿童健康[4]。近年来,笔者在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过程中发现,离子导入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一科2017 年1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共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7例,年龄5~12 岁。治疗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13 岁。2 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5]。
1.3 纳入标准 1)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者;2)能够配合治疗,按时随访;3)被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支气管肺炎以及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2)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患儿;3)对中药外敷及离子导入的药饼过敏患儿;4)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不能做到配合回访的家属;5)近期有接受过其他方式的肺炎外用疗法患儿。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选用第3 代头孢霉素静滴(具体药物及剂量根据血象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而定);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阿奇霉素(希舒美)静滴10 mg/(kg·d),每日1 次,连续静滴3 d,停药4 d,再静滴3 d[6]。2)中药外敷治疗:药物由大黄、芒硝、炒芥子、炒桃仁组成,治疗前将上述药物按6:1:1:1的比例研成粉末,然后加入适量温开水制成干湿适宜的糊状,将调制完成的药糊敷于患儿背部肩胛间区及肺部听诊湿啰音密集处或 X 线检查显示实质性高密度部位,厚度约0.3 cm,敷药罢用塑料薄膜覆盖其上,每次30 min,用温湿纱布拭去药糊,1 次/d,连续治疗7 d。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YZB/京0872-2012)治疗。使用方法:将石膏、杏仁、麻黄、甘草、儿茶等药物按照4:2:1:1:1 的比例制成直径为2~3 cm、厚度约为0.4 cm 的药饼,将药饼贴敷于双侧肺俞穴、天突穴及膻中穴,然后将离子导入治疗仪电极两端分别放置于穴位两端,1 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7 d。
1.6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的肺炎喘嗽拟定以下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血象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X 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肺部啰音未减轻或恶化者。痊愈:疗效指数≥75%;显效:疗效指数50%~74%;有效:疗效指数25%~49%;无效:疗效指数<25%。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 组疗效对比的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30) 例
2.2 2 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n=30) d
小儿大叶性肺炎在我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所占比例日益增高[8-10]。病因有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外因为感受风邪,内因为小儿肺气虚弱,卫外不固。病机关键在于肺气郁闭,治疗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11-12]。
中医外治法易为患儿家属接受而在儿科临床中广泛使用[13]。本临床观察采用中药外敷(大黄、芒硝、白芥子、桃仁)辅助治疗大叶性肺炎,具有祛瘀通络,化痰散结之效。
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较好[14]。离子导入治疗仪将电解后的药物离子引入人体内,起到疏通经络、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在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过程中,电场力是药物进入体内的主要动力,但低频双向电流具有明显兴奋刺激神经组织引起肌肉强烈收缩的作用,直流电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但要想具备具有离子导入的功能,必须克服细胞极化电场。故低频双向电流和直流电均不合适进行离子导入。而中频双向电流具有明显降低人体阻抗并可进入人体较深病变部位,有镇痛及消炎作用,故在中频双向电流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全新电场几何波形之频率快于极化电场的形成,从根本上组织极化电场的产生,从而将药物在保持原有药理特性的基础上电解成离子状态,进而把对症药物离子导入体内[15-16]。离子导入治疗所使用的药饼组成源于《幼科发挥》的五虎汤,方中石膏清热泻火,杏仁止咳平喘,麻黄宣肺平喘,甘草清热解毒且调药和中,儿茶清肺化痰[17]。五药和参,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上述药物电解成离子状态导入双侧肺俞穴、天突穴及膻中穴。其中药物导入刺激肺腧穴既补肺虚、清余热,又理气降逆而起到止咳之功;天突穴止咳化痰、理气平喘;膻中穴宣肺理气、化痰止咳[18]。共奏疏通经络、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之功[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