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悦婷, 王 鑫, 关 爽, 刘 威, 刘忠良, 段晓琴
神经电图检测技术(electroneurography,ENeG)能够准确描述病变的程度和分布,帮助确定某些疾病的病变性质,是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ENeG检测在临床得到较广泛普及,新建实验室逐渐增多,神经传导检测对诊断各种周围神经疾病至关重要,而建立一个正规检测技术下的神经传导正常值范围是确保明确诊断的前提[1]。尽管国内部分地区已对正常值范围进行了测量及比较,但在东北地区研究仍较少。本实验室于2014年10月~2019年1月对208例东北地区检查者的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双下肢股神经、胫神经H反射进行ENeG检测,并制定出不同年龄期、不同性别的正常参考标准。旨在同行间相互借鉴,提高ENeG的临床应用价值,使ENeG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发挥有效作用。
1.1 一般资料 20岁~80岁检查者208例,均为东北地区人。临床检查后,提示运动系统无异常,无感染、外伤或手术史,无遗传性疾病史。所有检查者按性别分为两组;按年龄分组,21~30岁为第1组、31~40岁为第2组、41~50岁为第3组、51~60岁为第4组、61~70组为第5组、71~80岁为第6组(见表1)。按省份分为3组,吉林省135例,黑龙江省29例,辽宁省44例(见表2)。
1.2 检测方法 仪器采用海神NDI-092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受检者安静,手足关节保持放松状态,室温24~26 ℃,皮肤表面温度30 ℃左右。
1.2.1 上肢神经传导检测 分别测量受检者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Lat)、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为了避免皮下脂肪、肌群互相覆盖等混杂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本研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测量应用同芯圆针进行记录,测量肩胛上神经MCV时,记录电极放在冈上肌上,刺激电极置于Erb’s点(即锁骨上窝处锁骨中点向上1 cm处);测量腋神经MCV时,记录电极放在三角肌中份,刺激电极置于Erb’s点;测量肌皮神经MCV时,记录电极放在肱二头肌肌腹上,刺激电极置于Erb’s点;双侧测量时刺激点到记录电极之间距离要相等,地线置于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刺激强度和时限从较小电流开始逐渐加量,达到超强刺激后记录周围运动传导诱发电位的波形,波幅测量采用峰峰值。
1.2.2 下肢神经传导检测 分别测量受检者双下肢股神经周围运动传导的潜伏期(Lat)、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记录电极(同芯圆针)置于股内侧肌,刺激电极位于腹股沟处股动脉外侧,刺激电极需要用力压紧,地线放在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之间,刺激强度和时限从较小电流开始逐渐加量,达到超强刺激后记录周围运动传导诱发电位的波形,波幅测量采用峰峰值;此外,测量胫神经H反射时,让患者俯卧位,在小腿下面放一小垫子使小腿放松,记录电极置于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之间的三角区顶端,参考电极位于跟腱,在腘窝处刺激胫神经,地线放在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之间,刺激强度从5 mA开始逐渐增加,连续做几个H反射,每次间隔3~5 s,选潜伏时最短的测量,两侧H反射测量时刺激点到记录点距离相等,波幅测量采用峰峰值。
2.1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双上肢近端神经MCV检测结果 各年龄段各检测项目波形引出率100%。随年龄的增加,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 Lat逐渐延长,CMAP波幅在个体间差异较大,但总体而言,波幅随着年龄段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各年龄组人群近端神经正常值检测结果见表3~表5。
2.2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双下肢近端神经MCV检测结果 各年龄段各检测项目波形引出率100%。随年龄的增加,股神经MCV Lat逐渐延长,CMAP波幅随着年龄段增加呈现降低趋势,检测结果见表6。而胫神经H反射 Lat及波幅各年龄组人群无明显差异,检测结果见表7。
2.3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组双上肢近端神经MCV检测结果 各年龄段各检测项目波形引出率100%。与男性相比,女性人群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 Lat较短,CMAP波幅较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人群近端神经正常值检测结果见表8~表10。
2.4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组双下肢近端神经MCV检测结果 各年龄段各检测项目波形引出率100%。与男性相比,女性人群股神经MCV Lat较短(P>0.05),CMAP波幅较低(P<0.05),检测结果见表11。而胫神经H反射 Lat及波幅不同性别组人群无明显差异,检测结果见表12。
2.5 208例正常人群双侧上下肢近端神经MCV检测结果对比 配对样本t检验示208例正常人群左右侧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MCV 及胫神经H反射的Lat、CMAP波幅无差异(P>0.05)。
表1 研究对象分布
表2 研究对象地区分布
表3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肩胛上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4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腋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5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肌皮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6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股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7 208例正常人群各年龄段胫神经H反射检测结果
表8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组肩胛上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9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组腋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10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组肌皮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11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股神经MCV检测结果
表12 208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组胫神经H反射检测结果
表13 208例正常人群左右侧肢体近端神经MCV检测结果
神经传导功能是诊断周围神经疾病的重要依据,可应用于周围神经卡压、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根病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断[2]。而正常人的神经传导数据研究,是诊断这类疾病的基础[3]。对于肢体远端神经正常值及病变,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4~7]。近年来,近端神经的检测及病变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重视[8,9],但近端神经(包括H反射)正常值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以东北地区成人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双上肢近端运动神经、双下肢股神经、胫神经H反射的正常数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MCV Lat逐渐延长,CMAP波幅虽然在个体间差异较大,但总体而言,波幅随着年龄段增加而降低。年龄是影响神经传导重要的生物学因素[10],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生理性老化引起神经纤维的节段性髓鞘脱失和轴索丢失,引起神经传导时间延长及波幅降低。文献报道,年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传导速度上,且运动神经传导的波幅随年龄增加而减低[11]。Awang等研究了年龄,身高和体重指数(BMI)对健康马来西亚受试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和BMI(尺神经感觉速度除外)的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2]。随着年龄增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潜伏时逐渐延长,波幅明显衰减现象,认为与肌肉长期磨损有关[13]。本研究与以往的观点也吻合。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女性人群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MCV Lat较短、CMAP波幅较低,其中不同性别的股神经波幅具有统计学差异。根据国内外研究,性别对神经传导的影响体现在运动神经潜伏时及波幅两方面。一方面,男性比女性潜伏时长,可能由于男性身高较高,男性皮肤比女性皮肤稍厚[14]。另一方面,男性比女性运动电位波幅大,可能与男性运动神经兴奋性比女性高有关。Shivji等对巴基斯坦样本群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和F波潜伏期在女性中显著缩短,而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波幅随年龄增长而减少[15]。此外,本研究结果证实左右侧肢体对神经传导各参数无显著影响,这与大多数的研究结论[16]一致。
H反射是在1918年由Hoffimann首次发现,是用电生理方法刺激胫神经后,由Iα类感觉神经传入,经过突触,再由胫神经运动纤维传出,而导致它所支配的腓肠肌收缩。研究已证实其正常值和身高有关。本研究中探讨H反射正常值时主要按照年龄段、性别不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及性别对胫神经H反射的潜伏时、波幅影响很小,无统计学差异。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操作时机器灵敏度的大小也影响潜伏时的测量[17],如灵敏度过高,基线常不稳定,常带来测量的误差,而灵敏度过低常不能显示诱发电位的低电压部分,可以人为地延长潜伏时。为了避免皮下脂肪、肌群互相覆盖等混杂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本研究MCV测量应用同芯圆针进行记录,技术人员操作严谨,双侧刺激电极、参考电极的位置、阴极与阳极的位置均固定,测量距离准确,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
总之,本文提供了东北地区正常成人20岁~80岁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的四肢近端神经MCV传导及胫神经H反射正常值数据资料,实际应用中可不同地域间相互参考,以增加判断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