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量大、难度高、更加晦涩难懂,加之学生面临高考,身心压力巨大,需要减轻学习的负担,以更加高效、无负担的方式去学习。所以教师要保证达成化学教学目标,必须要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去思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成教学目标。而课堂导入则是教师引导学生的入手点,因此我们需要展开针对性讨论,分享经验与见解,寻找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导入
学科核心素养代表着学生某个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所必须要具备的、要养成的相关能力。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学科知识量、大幅提升的知识难度,自身的核心素养更决定着其能否跟上教学进度。化学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去思考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策略,通过讨论表达见解,寻找后续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
步入高中阶段,学生已经迈向成年,不再是需要教师步步牵引的懵懂孩童。所以必须要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成年人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知识,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而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来说,更要摆脱掌控课堂的错误思想,要秉持授人以渔的思想,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具备借助自身能力探索知识的能力。
为此教师必须要首先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
首先,教师不能让学生只追求正确的答案,因为对于知识的探索,必然伴随着错误,没有错误,人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特别是化学学科的诸多理论都是研究者通过不断总结错误而得出的,所以教师更要尊重错误的存在,要允许学生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例如,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便可以给学生提出更多可能性,包括对于实验条件的调整。只要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利用提问启发学生,让学生适当调整实验的条件,包括在涉及加热时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观察现象变化,与正常流程进行对比,亦或是可以更换材料,分析现象的变化,思考原因。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对是错,教师都应当允许学生去验证。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自身在学生学习与探索过程中的参与,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的空间,特别是不应第一时间告知学生答案,这必然会让学生失去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展开探索,例如可在导入环节讲一个蕴藏化学原理的故事,最终不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去开展实践,寻找结果,要更加有趣。
二、注重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知识包含了大量抽象晦涩的数字、符号以及复杂的概念阐述,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依然是无趣的要素。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进入实践阶段时,已经忘却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点。
为此教师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开展理实结合的教学,在实验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去事先制作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当中需要加入此次实验的流程细节以及相关理论。在学生开始实验时,教师可以播放微课视频,供学生倾听参考,边听、边想、边实践。
同时在视频当中,应当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链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懂得从思考与实践当中进行知识总结,利用这样的方式去巩固认知,学生的印象会更牢固。
三、将教学渗透生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方式
化学知识并不是单纯存在于理论层面,其应用渗透于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事实。
但是对于当前的许多高中学生来说,化学知识却是不知用在何处、也捋不清头绪、不知如何去学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的观念有所转变,让学生的学习渗透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要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关联起来,要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当中是十分平常的知识,我们吃的食品、使用的物品,都渗透着化学知识,我们吃加工食品,包装背面的成分表是化学知识、我们装修及购买新家具时关注的甲醛含量也是化學知识,即便是这样简单的例子,教师都可以加以利用,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展开思考及探索。
例如,对于甲醛问题,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了解到甲醛的成分、特征以及安全标准范围等等,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表征,去初步判断家中是否有甲醛含量较高的家具或是其他物件,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与其生活关联更加密切的知识,也是其更加关注的。
四、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教学的基本目标,基于这一目标,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与思想都要得到革新。因此文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了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通过讨论去寻找后续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向,继而达成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赤子,2019,(17):219.
[2]汤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9,(1):72.
[3]王建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