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环
一、前后看,我们找不到方向
不能谋全局者亦不能谋一域,但语文教学谋不了全局。正如整个社会缺少战略一样,学校教育是没有明确的、深入人心的战略指导的。就拿标语口号来说吧,眼睛看到的最到位的标语口号应该是新区小学教学楼上那句“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了,它揭示了小学教育在孩子一生当中的重要作用——奠基,显示了小学从教者的责任之重大,表明了这家使命感极强的小学要为孩子一生负责的决心和承诺,而且简明、通俗、一目了然、朗朗上口……但细究一下,会怎么样呢?它自然是那句像绕口令一样的口号的翻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不是?你非要强辩说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意思,我也没办法,但你我都知道,其实不是。这跟当年“普九”时期到处悬挂张贴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一样,谁敢否认它不是在动员人民群众捐款捐物,而指鹿为马地说这是希望工农兵群众进驻学校开门办学?——所以,如果不把这句标语口号当成精彩的废话或者漂亮的糊涂语的话,那么它好像就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只是关注了学生个体需求,而失掉了国家天下理念。但现今,整个教育界缺少一句响亮的口号——可以让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获知我们自己要做什么人、我们要为民族尽什么力、我们奋斗的目标是什么等等有责任、有担当的方向性大问题的,像当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样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盲人瞎马、盲人摸象、盲目乱走了。所以,多年从教的经历,给了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前后看,我们找不到方向!
二、左右看,深受英语的冲击
常常在办公室里听见其他科老师教训学生说:“别的学不会,语文还学不会?”似乎语文是天底下最是谁都能学、谁都能教的简单得背背记记就成了的学科了,那误解、那轻视、那不屑就别提了。但事实呢?十几年的语文学下来,有的连研究生都读完了,但是产品说明书写不了,工作了连计划总结,甚至入党申请书都请人代笔或者到网上复制。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上到下、里里外外的都不重视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有“这样一个原因”也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呢?最重要的就是受英语的冲击。
据未来网3月4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他认为,目前中小学的孩子们花在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太多了:“中部省会城市中小学生每天在学英语上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把上英语课、早读、自习、写作业、课外辅导的时间加起来,小学生大约每天要花1小时学英语,初中生1.5小时,高中生2小时。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毕业,每个学生至少要在学英语上花费5292.5个小时。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竟然将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意思:左右看,语文学习深受英语的侵害。
三、顾影自怜看自身,好像我们全错了
教学中,我们往往穷其所有、尽力挖掘。
比如《理想的风筝》一课,我首先要教他们“写人要抓住特点”——刘老师是年老残疾的历史老师,稍加对比,就可以体会到文章是突出了他四个特点:残疾人多自卑,他却笑谈残腿,其人乐观自信可见一斑。历史老师多照本宣科、敷衍了事,他却讲课动情投入、极其敬业。老师提问学生大多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他卻热诚平和、鼓励宽容。老年人多暮气,残疾人则多偏执,而他年年把快乐的风筝送入蓝天,这是他的天真烂漫、童真童趣的表现。
其次,要教他们“写人要突出人物对我的影响”。笑谈残腿,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了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讲课好,使“我考入了历史系。”热诚待人,让我“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放风筝,让我感动,让我反思:“一个年过五十的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要教他们写父母老师时情感:一般只有四方面——感激、怀念、赞美、愧疚。
要教他们多件事的排列组织方法……
要教他们首尾照应……
如此这般,美其名曰“总结规律,授人以渔。”其实说白了,就是答题技巧,考试方法,可以多考出几分的窍门。朱旦华说:“主席要求学习好,不是分数好。这一点要正确理解,千万不能歪曲了。”所以我理直气壮不起来。
作文教学又如何呢?给个题目,逼着学生硬写的时候居多。
朱旦华老人还说:“主席强调,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发育阶段,天性喜欢玩耍,要给他们充分的玩耍时间,在玩耍过程中学习身边碰到的各种知识,反对给孩子强加沉重的课业负担。我却首先关心远新是否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各项作业,考试成绩是提高还是下降。主席更为注重孩子是否有真才实学,几乎从不过问学校的考试分数。远新的学业成绩年年都很优秀,我和方老③一直称赞他是好学生。但主席却很少称赞他,反而多次批评他学习没有重点,缺乏主动性,批评他只会跟着考试分数的指挥棒转,各门功课不分轻重,门门功课考试都要得5分(当时我国学校实行5分制),说这种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主席认为,学校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批评远新不会独立思考,为考试得5分而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说他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要领,只不过掌握了一些应付考试的本领。这种本领只在学校里有点用,可以得到老师的称赞,获得学习优良的奖状奖章,考上重点大学。但到了实际工作岗位,到了实践中,有用的不多。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将来肯定没有出息。”
呜呼,我不敢看别处,顾影自怜看自身了,还好像我们都做错了,是不?
所以,我说,语文教学的话题,是个乐观不起来的沉重的话题:前后看,没有明确的方向,左右看,深受英语冲击,顾影自怜看自身,还好像全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