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凯 田野
【摘 要】我国云南的乌铜走银和北京的景泰蓝都是具有悠久传承历史的金属加工工艺,两者被称为“南北铜艺双绝”,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独特魅力。本文从两者的背景起源、材质、制造工艺、造型、色彩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从中认识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关键词】铜艺;乌铜走银;景泰蓝;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108-02
铜器是我国传统金属制造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云南乌铜走银与北京景泰蓝享有盛誉,被称为“天下铜艺双绝”。两种工艺均以工序流程复杂、成品价值不菲、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而著称,都是对我国历史上多种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乌铜走银与景泰蓝有诸多相似之处,亦在起源、材质、纹饰、造型、色彩等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背景起源比较
乌铜走银是我国云南省本土生产并发展起来的金属工艺品,其沿袭中国古代的错金银技术,初现于清代雍正年间。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以铜为胎,表面焊接以掐丝花纹图案,掐丝间填充以彩釉烧制而成的工艺品。景泰蓝在封建时代仅为皇家贵胄鉴赏收藏,在清朝初年之前都属于宫廷御用之物。
二、材质比较
乌铜走银的主体材质为乌铜合金。乌铜合金由铜、金、银等金属材料冶炼而成,各材质成分的具体比例向来是掌握这门工艺的匠师世家“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儿媳不传女儿”的机密。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化学仪器设备分析得出乌铜合金的具体成分比例。论文《云南古代乌铜研究》中的研究数据表明,乌铜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铜、金、银。在铜中加入少量金 (0.2wt%-3wt%,wt指质量百分比,下同),合成铜-金合金,随金含量的增加,着色明度值随之下降,说明金对着色有着明显影响;在铜-金合金中加入少量银(0.5wt%-2wt%),可以进一步降低材料表面着色明度值,并且随着银含量的增加,着色明度值下降明显,在金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适量加入银可以降低明度值,在获得相同明度值的条件下加入银可以减少金的用量。[1]
景泰蓝的金属胎多以紫铜为主。紫铜纯度接近纯铜,具备优秀的延展性,水滴大小的紫铜就能被敲打成数平米的铜箔。此外紫铜硬度低,可塑性强,易于锻造成型,可以用镊子、钳子等工具对其进行形变加工处理,因此景泰蓝的掐丝亦多用紫铜。
乌铜走银以金银作为纹理图案的材料。同为金属,金银可与乌铜合金的胎体更好结合。金、银的本色即为黄、白色,与黢黑的乌铜相得益彰,呈现出黑白分明、黑黄相间的视觉效果。
多彩的无机化合物釉料赋予了景泰蓝绚丽夺目的外衣。釉料由主材质和添加剂构成,主材质由长石、云英、石母、铅丹等组成;添加剂含有硼砂、纯碱等溶剂成分,通过添加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令釉料着色,因而显现出不同的颜色。景泰蓝釉料厚重,元明时期在釉料制作过程中往往难以彻底清除其中的杂质,所以在烧蓝过程中很容易使釉料碳化爆裂,造成崩蓝、砂岩、黑斑等现象,该问题直到清代才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而得以解决。
三、制造工艺比较
(一)纹样制造工艺比较
乌铜走银器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在乌铜片上錾刻以纹理凹槽,再经走金银填充、打磨、焊接、抛光、“捂黑”,最终得到相应的纹饰效果。景泰蓝则是事先画好纹样,以钳子、镊子等工具将铜丝掐制成对应的形状,粘接并烧结到紫铜胎上,填以釉料再行烧制,经打磨、抛光、镀金后,工艺品上的纹样才算制作完成。
乌铜走银和景泰藍工艺品纹饰均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题材涵盖龙、狮、麒麟等动物类;梅、兰、竹、菊、莲等植物类;学士、仕女等人物类;诗词、书印等文字类;山水画类;还有带着吉祥福寿美好寓意的几何锦地纹等。不过两者纹饰的风格迥然不同,这是由材质差异和制造工艺的不同造成的。
乌铜走银工艺品的纹样为錾刻于器物表面的平面纹饰,多采用主题图案加几何图案点缀的形式。由于平面纹饰是以錾刻的方式呈现在狭小的器物表面,刻画太多繁复的细节并不现实,故大都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概括变形的手法提取所描绘对象最主要的特征来表现其形象,胜在简练传神。
景泰蓝工艺品所用釉料弹性小,烧成范围窄,与紫铜金属的胎体烧结兼容性相对较差,所以掐丝必须密集平均,以“密丝”为主,即丝与丝之间的空隙不能过大,掐丝过于稀疏的话会导致烧制后釉料容易剥落。因此景泰蓝装饰纹样样式繁复,以平均分割的形式或平铺图案为主。[2]
(二)烧制工艺比较
乌铜走银和景泰蓝在制作流程上都应用了不同材料之间的熔点差原理。乌铜合金的熔点为1034℃,而银的熔点为960.8℃,因此在走银的过程中,只要将温度控制在银的熔点之上、乌铜合金的熔点之下,就可以让转化为液态的银液流走于仍为固态的乌铜合金板上。
景泰蓝在制作时,要将掐好图案的铜丝焊接到紫铜胎体上需要添加焊药锌。锌的加入使焊剂熔点降低到1000℃以下,而紫铜的熔点是1084℃,这样既可以保证胎体和铜丝不至于熔融,又能使焊药发挥作用,将铜丝焊接到紫铜胎上。釉料的显色温度高达1200℃,高于紫铜1084℃的熔点,这使得景泰蓝在填充釉料之后的烧制工作成为本应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然而如果先将釉料在炉中煅烧成色后再研磨成釉粉的话,将釉粉用来填充烧制,900℃左右就可以让釉粉烧成色,如此便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造型比较
乌铜走银器多为对称结构,垂直中轴线的左右完全对称,带来稳重端庄的秩序感。需要注意的是,对称结构容易在视觉上造成生硬呆板的感觉,乌铜走银器工艺品以恰当适中的比例和直线与曲线的协调衔接避免了该缺陷,使产品稳重坚实又不乏匀称灵秀的意蕴,呈现出完美的中和之美。
景泰蓝的产品造型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明朝时景泰蓝工艺品常见于器皿,器型多取自传统陶瓷及青铜器,厚重匀称,装饰得体,造型优美,重点突出。宣德年间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品类,景泰年间又出现了花盆、炭盆、灯、蜡台、樽、壶等。清前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景泰蓝工艺进一步发展成熟,不过产品的器型品类没有明显创新。这一时期的景泰蓝“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金胎金丝,中等者银胎银丝,下等者铜胎铜丝”。[3]镀金技术得到空前发展,所镀金层厚重,圆润结实,比明代要好很多。清代后期随着与西方国家交流日益频繁,景泰蓝器型以及产品种类开始面向西方出口市场做出更多转变,以适应欧洲消费者的品位。
五、色彩比较
乌铜走银在纯黑质地上呈现银白色的图案纹理。黑白皆中性色彩,无明显冷暖倾向。黑与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都是意义非凡的存在。乌铜走银工艺品金属材料的色彩运用与中华传统文化中黑白所代表的含义相契合,简而不陋,意蕴无穷。而乌铜走金之黑黄搭配相较于乌铜走银的黑白对比,呈现出庄重明快的特点,更多出几分尊贵的意味。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黄色是皇家天威的象征。走金的图案纹理在高纯度黑色背景的映衬下,越发光华夺目,贵气逼人。
景泰蓝素以丰富的色彩著称。元时景泰蓝开始在我国出现,其釉料来自中东地区,有浅蓝、深蓝、草绿、大红等颜色,质地细腻透亮,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明代景泰蓝喜用对比强烈的原色釉料,搭配金色掐丝,浑厚华丽。明前期多用浅蓝的釉底色搭配宝石蓝、鸡血红,绛紫、墨绿、草绿等作为点缀色;明中期的釉料釉色浓郁灰暗,不再有元时进口釉料的透亮色泽,不过釉色更加丰富;明晚期浅淡色釉底增多,色彩淡雅,倾向于使用大量的暖色或中间色,打破了以往以蓝色为基底的色彩搭配传统。清朝釉色新增了粉红、墨黑等,更注重应用鎏金装饰来凸显皇家富贵威势,色彩搭配愈加繁复细碎。[4]
六、消费群体比较
无论是乌铜走银器还是景泰蓝,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都是非常奢侈的工艺品。乌铜走银作为民间工艺,其产品造型与消费需求、时代变迁息息相关。乌铜走银最初是制作书房用具,主要消费对象为知识分子和官绅商贾群体。知识分子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和受教育程度,登科致仕后在朝廷任职,享俸禄收入,经济上亦有能力承担乌铜走银工艺品的高昂价格。乡绅商贾群体拥有大量财富,购买昂贵的乌铜走银器不是问题。乌铜走银器既能够彰显财富地位,又可作为体面的赠品。清末国门洞开鸦片盛行,乌铜走银艺人开始为烟民制作烟斗、烟筒、烟膏盒等烟具。改革开放以来,乌铜走银的传承者从现代化生活需求出发,开发了乌铜走银手镯、婚戒、饰品等当代人易于接受的产品。
景泰蓝工艺品成本高,工艺复杂,作为中国宫廷艺术的典范在封建时代一直都特供于皇家。鸦片战争后景泰蓝开始流向民间,出现了一大批知名的民营景泰蓝作坊,如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志远堂等,不仅内销国人,更将品质优良的景泰蓝出口到了西方国家。为迎合欧美消费者的需求,出口的景泰蓝工艺品往往带有浓郁的西方宗教文化色彩,在海外廣受好评。新中国成立以来,景泰蓝制作工艺水平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加持下明显提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价格方面为更多消费者所接受。除传统器型外,景泰蓝还应用到了室内外空间装饰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如北京市珐琅厂为朝阳门外昆泰国际大酒店制作的《花开富贵》景泰蓝喷水池,还有北京APEC会议主会场集贤厅的景泰蓝装饰工程等。
七、结语
乌铜走银作为云南“滇味文化”的典型代表,一路走来几经坎坷,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的支持下紧跟市场需求,利用现代化经营手段进行改造,在新时代历久弥新。景泰蓝是中外工艺交流的伟大结晶、宫廷皇家工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元代以来一直都享有盛誉。素雅与华丽,简练与繁复,呈现给我们风格截然不同的工艺美。无论是乌铜走银工艺还是景泰蓝工艺,在当下的发展中都应加强创新与研发,注重品牌宣传,强调工艺产品在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打造独特的品牌优势,让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许昆.云南古代乌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
[2]张福文.中国传统景泰蓝与日本七宝烧工艺比较概论[J].学术论坛,2017,(13):146-147.
[3]李广才.古都瑰宝景泰蓝[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08).
[4]王彦雯.“燕京八绝”之首的景泰蓝色彩研究[C].中国流行色协会会议论文集,2018.
作者简介:姚树凯(1992-),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7 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通讯作者:田 野(1983-),男,汉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