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最大的麦穗》学借事喻理

2020-02-18 06:27刘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外延伸阅读教学

刘珍

[摘要]语文课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学写文章的范本。《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喻理的好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引领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用意,明确叙述和议论的内在联系,并仿照课文进行迁移运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借事喻理;课外延伸

[中圖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67-01

《最大的麦穗》虽然以“最大的麦穗”为题,但并不是一篇状物的文章,而是叙述了一件和摘麦穗有关的蕴含哲理的故事,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摘的结果,交代得完整而具体。但作者并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么一件事,而是利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人生旅途中应该如何对待机遇的道理。

一、读懂道理,明确作者的写作用意

这篇文章讲道理的就这么一句:“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的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人的一生比作在麦地里行走,这个比喻非常贴切。苏格拉底说,在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是不能后退的,人的一生也是不能后退的。此外,麦地里面的环境是穗芒扎人,痛苦难耐的,而人生也是充满坎坷和挫折、痛苦和辛酸的。在行走的过程中,作者认为只要看见一颗颗粒饱满的麦穗,就要及时地摘下它,而不要寄希望于后面那颗“最大”的。这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用意。

二、明确叙述和议论的内在联系

把文中叙述部分和议论部分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借事喻理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借事喻理的文章,所叙之事也要把事情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应该完整,不可缺少,否则给人迷惑不解之感。在叙述经过的时候,要围绕后面所说的道理,进行剪裁,与道理有关的要详细地写,为后面所发的议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后面的议论也应该在叙写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进行提升。比如,本文中在弟子们两手空空,苏格拉底教育他们“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时候,用了“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这样一句话,自然过渡到了对“道理”的阐释。这样就水到渠成地点明了道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前者是一个依托,后者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仿照课文,小试牛刀

明白这种文章的特点之后,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

1.可以给一些象征物,让学生从本意与象征义的角度进行联想,体会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比如,兰——居静而芳,象征高风脱俗、友爱情深;菊——敖霜而立,清廉高洁,象征离尘居隐、临危不屈;柳——灵活强健,象征有强健生命力,亦比喻依依惜别之情。这些景物其实与本文所叙之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象征这种手法,由具体的特点,联想到人们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品质或者道理。

2.提供一篇文章,让学生根据表达主题的不同,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对这种文体特点的认识。比如,《小马过河》这篇文章就可以根据提炼主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叙写。

(1)要表现“独立思考是可贵的精神素质”,就可以这样修改: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躺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这段文把小马一开始问牛大伯和松鼠的话给保留了下来,表现了它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写它回家问妈妈的情况,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它,而是让它多思考,多尝试。最后,它终于发现河水不深也不浅,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2)要表现“在困难面前不要屈服”这样的主旨,文章就可以这样进行修改:

有一天,小马驼半口袋麦子到磨坊去。跑着跑着,突然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地想,这条河好宽阔啊,水流好急呀,没等我渡过河,一定被淹死了。这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很认真地说;“水深得很呢,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听到这样的话,小马就更加害怕了。不过小马心中仍然有一种渡河的冲动,心想:“不试一试,怎么可能成功呢?”于是,小马把麦袋摆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渡去。不一会儿就渡过了河,原来河流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一段改写紧紧围绕着困难和对困难的克服来写,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课本中的很多篇目,其实只要我们多动脑子,就能够把它们作为范本,指导学生学习各种写作方法,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学习。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课外延伸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现状与对策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巧用历史漫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