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满彻《十一月的阶梯》曲式结构

2020-02-18 06:29翟越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曲式结构

翟越

【摘 要】《十一月的阶梯》写于1967年,是作曲家武满彻第一部带有中西方结合因素的作品。本文分为两部分,以第一部分为主,从织体、音色、速度的角度,结合分析本曲的曲式结构。第二部分立足于简与繁,进行一些总结。

【关键词】武满彻;十一月的阶梯;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031-03

武满彻(Tour Takemitsu,1930-1996),日本作曲家,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亚洲作曲家之一。《十一月的阶梯》是1976年11月9日为纪念纽约爱乐交响乐团125周年在纽约首演。这首作品采用的乐队编制是两支双簧管、三支单簧管、两支小号、三支长号、两架竖琴、打击乐、两组弦乐组分布在左右两边。这是武满彻首次使用日本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的结合,在全曲11个段落中交替演奏,结合在一起的部分很少,这便加剧了日本乐器与西方乐器在声音上的对抗。本文分为两部分,首先从曲式结构分析,然后从简与繁的角度总结。

一、曲式结构

作曲家武满彻把这首作品分为引子和11个阶段(《武满彻的音乐》这本书中有述)。本文根据织体、音色和速度的特点,将全曲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1-24小节是引子部分,第二部分25-29小节为呈示部分,第三部分30-35小节的过渡,第四部分35-56小节是发展部分,第五部分57-70小节为结束部分。

(一)第一部分:引子

构成全曲一共有四个主要织体材料,在开始1-3小节依次呈现,见谱例1、2、3、4(a、b、c、d)。a的特点:点状式织体,八分音符以小二度在竖琴上出现。 b的特点:持续音织体,右边的7-12,pp-p的力度在小提琴声部出现。c的特点:三十二分音符不同音高叠置同时在小提琴和中提琴。d的特点:音块式织体,不同声部逐次从mp-f通过泛音演奏法。

从织体上来看,1-5小节中,呈示了四个主要织体材料后,从6小节开始,b持续音织体的变形,左边和右边相互对称。9小节铜管乐器的小号和长号第一次以b织体ppp力度呈現,木管乐器进行呼应。10小节开始,在弦乐组和竖琴织体对称在左边和右边相互对称3小节后,12-13小节c织体节奏上发生了变化,同时c织体本身在左边和右边进行对称。14小节小号从pp力度开始进行渐强和渐快,d织体从15小节开始在木管和铜管的节奏错位在18小节到了一个小高点,18小节中的木管组把持续音织体变化成同音持续和铜管乐器的持续音做了对比。铜管乐器内部小号和长号也进行对比,虽然是b持续音的织体,但仔细读谱发现力度和乐句的呼吸是互相错开的,21-24小节主要是竖琴和打击乐对a织体进行变化,b持续音在低音提琴进行。

从音色上来看,在1-5小节和21-24小节,都以竖琴和弦乐作为主导音色,织体上发生了改变,首尾通过音色进行呼应.6-14小节中,铜管以b持续音进行铺垫,木管在第9小节呼应结束空了三小节后才再次出现。15-17小节木管和铜管的组合在18小节处到达这个部分的高点,同时弦乐组进行了一小节的渲染。

从速度上来看,1-5小节的速度为60(每八分音符为一拍)。6-14小节的速度为48,15-20小节的速度渐快慢,48-72-60、21-24小节的速度40-48。

通过织体、音色、速度的结合来看,引子可以划分成四个小部分。图表如下: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引子部分首先呈现了四个主要的织体材料,分成的四个部分也分别用了不同的织体材料进行展开。由于乐器的编制和摆放,织体上体现了对称性的特点。音色上第一和第四部分主要以竖琴、弦乐为主,中间二、三部分以木管、铜管为主。每个部分速度也都在进行变化。

(二)第二部分:呈示

首先由尺八和萨摩琵琶的重奏开始,没有节奏的散板。重奏也贯穿了整个第二部分。与前面只有管弦乐队的引子部分做出了对比。

从织体上看,25-27小节开始,是作曲家划分的第二个阶段(谱例上有指出)。打击乐和竖琴使用a织体材料,弦乐使用了d织体材料。28小节是第三阶段,打击乐、竖琴、弦乐组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的a材料。29小节是第四阶段,小号用a织体材料,左边小提琴声部用d材料和提琴组其他部分以b材料为主。

从音色上看,以尺八和琵琶作为主要音色,管弦乐队以弦乐组、竖琴为主。

从速度上看,第二阶段-第四阶段的速度分别是60-72-60。图表如下: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引子部分首先呈现了四个主要的织体材料,分成的四个部分也分别用了不同的织体材料进行展开。由于乐器的编制和摆放,织体上体现了对称性的特点。音色上第一和第四部分主要以竖琴、弦乐为主,中间二、三部分以木管、铜管为主。每个部分速度也都在进行变化。

(三)第三部分:过渡

从织体上,主要用了a、b、c三种材料。木管组用了c材料,竖琴和打击乐用了a材料,铜管组和弦乐组的部分用了b材料。在34-35小节,弦乐组通过复调的技法变化了a材料,织体从密集-稀疏进行一个过渡到第六阶段。从音色上,没有尺八和琵琶,木管铜管的音色转换,使过渡的特征变的明显。速度上几乎每一小节都在改变。从60-90-60-48这一变化随着渐快渐慢的过程,这五个小节一气呵成的在35小节静止,过渡了一个小高潮。图表如下:

以上分析得出:材料a、b为主,这一部分最大的特点是速度。从渐快-减慢的一个过程。音色上使用了铜管和木管乐器,与第二部分也进行了对比。和第一部分的引子部分进行了呼应。

(四)第四部分:展开

这一部分是全曲展开的部分,通过尺八、琵琶重奏和管弦乐队的交替与抗衡,在55小节处到达全曲密度的最高点。这一部分有7个小部分。首先尺八和琵琶先出现之后,35-40小节,以弦乐组b材料的持续音为主,41小节开始弦乐组的d材料和43小节的c材料短暂的出现,通过木管组和铜管组音色转换,竖琴的织体形成了对称。织体是a织体材料的节奏扩大,通过演奏法的变化从音色上竖琴和琵琶接近。47小节尺八独奏进入开始了尺八的独奏部分。紧接着49小节管弦乐队进入,只有竖琴和弦乐组用a和b织体材料,到52小节结束。谱例中在keep silence上方有自由延长记号。然后,琵琶进入这是第九个阶段。53- 56小节是全曲的最高潮。在55小节处,木管铜管和左右的弦乐组都用了b持续音材料。之后的装饰乐段长达9分钟左右,足以证明了尺八和琵琶在这首作品中占有主导作用。

音色上,这个部分整体都在不停的交替和对比。竖琴在这个部分通过演奏法在模仿琵琶的音色,是这个部分音色上重要的特点。尺八和琵琶重奏和独奏,还有装饰乐段带有偶然技法的运用,使音色带有不可预知的色彩。这一部分整体的速度,为60。中间转到48后又回到60。和前面一样,管弦乐队有明确的速度标记,尺八琵琶是散板。图表如下:

以上分析得出:如果说1-4阶段是全曲的呈示部分,5是过渡的阶段,那么这个部分包含着6-10阶段,就是全曲的发展部分。首先,两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的相互竟奏,和呈示部分以重奏乐器为主导的音色相比在进行着发展。织体虽然主要以b为主要织体,通过不同的音色转换和频率,也体现了发展的特征。速度以散板和确定的速度交替变化为主要发展的手法。

(五)第五部分:结束

这一个部分有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管弦乐队,从57-67小节,以a,b这两个主要织体为主,60小节铜管组以b持续音织体加入,62小节结束以后左右两组织体形成了对称性,对称性分别出现在开始的引子部分、中间30-35小节,以及这一部分。68-70小节,尺八和琵琶最后一次出现作为全区最后的收尾,織体以b持续音织体为主,最后f力度在尺八结束。

以上分析得出:这一结束部分和引子的21-24小节材料和音色上相互呼应。最后的尺八和琵琶进行了收尾,和前面24小节后尺八琵琶散板出现,也进行了呼应。

(六)小结

通过对全曲的分析可以看出织体以a、b为主要的织体,织体的对称性也使音响上的对称统一。音色上,引子,过渡和结束的部分都以弦乐组和竖琴为主,同时进行了呼应。在第四部分日本传统乐器和管弦乐队相互竞奏达到了全曲的高潮。速度上,每个阶段的速度都不同,整体的速度是60-48(每八分音符为一拍),经过60-90-72-60变化后最后回到引子部分的48结束。

二、简与繁的一些思考

由于二十世纪音乐调性的打破,其他参数的地位提升,速度、力度、音色等都可以在划分结构时当作一个依据。

站在分析者的角度,简的方面:作曲家把作品分成了11个阶段,并在谱例上标注了每一个阶段。通过速度和音色分析看,速度也随着阶段而变化,每一个阶段的速度都不相同,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尺八琵琶的进入,重奏式或者独奏或者在乐队的声音出现之前或之后,这便与作曲家划分的阶段不谋而合。

繁的方面在作曲的技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音块的织体错综复杂,分到声部中和具体的乐器上的节奏和音高不同。其次,非常规配置的乐队,特别是弦乐组内的分部变化繁多,引子部分,平均四小节变化一次,左右两边内部乐器的分部相同,第二部分时,内部也随着阶段变化,左右两组乐器的分部开始变化。根据偶然因素的特点,作曲家通过构思和其他作曲家的偶然不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曲家结合了日本乐器通过演奏法与两个乐器本身的特点,长达9分钟的装饰乐段,尺八演奏的第一个音留给演奏家选择。在没有看谱例仅从听觉上来说,这更像是顺其自然的偶然。

参考文献:

[1]赵悦.武满彻音乐中的日本美[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

[2]罗传开.武满彻的十一月的阶梯[A].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内部油印资料IV,1980.

[3]许志斌.武满彻的风格与观念[J].中国音乐学,2003,(1).

作者简介:翟  越,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曲式结构
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