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中美童话教材,解思维能力培养

2020-02-18 06:27蒋琴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童话

蒋琴

[摘要]童话在儿童语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中关低年级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统编版二年级教材和美国Harcourt版二年级Trophies教材,我们发现两个国家的童话教材编写原则、编排体系、呈现细节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教材的价值取向也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应取长补短,吸收美国教材的先进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关教材;创新思维;童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32-02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世界各国低年级语言教材的首选内容。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用富有幻想的故事来定义自己的童话作品。我国最早研究童话这一体裁的学者周作人先生将“童话”形容为“一种既不太与现实相近的东西,也不太与神秘接触的东西,它实在是一种快乐儿童的人生叙述”;而苏联的民间文学研究者把童話解释为“魔法故事”。可见,他们都指出了童话的奇幻色彩。总而言之,童话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统编版二年级教材和美国Harcourt版二年级Trophies教材为研究对象,客观地解析中美童话教材的差异和创新思维的特点。

一、析:中美童话教材之差异

童话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在语言、智力、阅读能力和思想教育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这是它成为中外小学母语教学重要内容的主要原因。笔者聚焦中美小学二年级阶段教材中的童话这一文学体裁,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两国语言教学的不同特点,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师夷长技以制夷。”把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两个国家的低年级语言教材放在一起研究分析,不仅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且能使我们更好地展开童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编写原则——统一与多样之差别

中美两国的教材编写机构和编写原则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由国家教育部专门组织专家、教师进行编选,按照统一规则执行,较为适合全国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教材编写注重突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后者教育采取分权制,教材的编撰是由地方或州教育机构来实施,所以他们的教材编写具有多样性,从而使其价值具有多元化,教材使用的宽度和自由度颇高。我们对本次研究对象——我国的统编版二年级教材和美国的Har-court版二年级Trophies教材所选编的童话课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l所示,统编教材二年级(上下册)教科书的童话课文占比例为40.8%;如表2所示,美国的Har-court版二年级Trophies教材的童话课文所占比例达37.5%,这说明中美两国的小学二年级课文中童话所占的比例非常接近,都比较注重童话故事的教育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从中习得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获得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编排体系——学科与能力之互异

下面以我国统编版二年级教材的童话课文《雾在哪里》和美国Harcourt版二年级Trophies教材的童话课文《The Story of a Blue Bird》为研究对象,对课文编排体系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雾在哪里》的编排顺序是先课文正文后词汇,最后是课后练习;《The Story of a Blue Bird》课文编排采用的是先词汇和导言,再是课文正文,最后是课后练习。可以看出,中美两国课本编排所选的内容项目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顺序上有所差异。前者正文在前,先把握好总内容,再一步步学习其语文学科知识,更加具有完整性;后者更希望学生从小处着眼,以简单并具有概括性的语言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再展开正文学习,说明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

(三)呈现细节——统整与多元之迥异

1.识字类教学的差异

中美童话教材对识字教学的差异比较大。我国教材把识字分为“四会字”和“二会字”,条理非常清晰,让学习更有梯度,促进了学生课内理解掌握生字词,为其课外阅读打下基础。美国教材中只有单个词语竖排呈现,略显单调,虽然一目了然,但在学习层次上有些欠缺。

2.课后练习的差异

我国教材的课后练习的第一题一般是朗读课文、角色扮演,这样让学生在朗读、表演中感悟语言,简单易行,学生的参与度高,义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同时,课后练习注重文眼和关键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美国的课后练习是按照各个学科级别分类的,包括“Writing Connection"‘Science TechnologyConnection”“Math Connection”和“Plot”,学科类练习清晰,注重多元学科的融合教学,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童话本身的内容,更有其他学科的知识。

3.插图与内容的吻合度差异

《雾在哪里》的插图是精美的小图片——课题旁边有一个可爱的雾宝宝,课文的最后是体现后两节内容的城市背景图,突出了小黑猫。插图的整个主色调比较偏淡,只是为了文本添彩而加入生动的构图。《The Story ofa Blue Bird》一文是整幅整幅的图片,类似于绘本教材,只是在不经意间嵌入少许文本。整幅插图全色展现,色彩丰富而义厚重,童趣洋溢在画面中。

二、解:创新思维培养之精髓

客观地比较研究《雾在哪里》和《The Story of a BlueBird》两篇课文,我们努力探寻中美童话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定位和精髓,取长补短,以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研究《雾在哪儿》一文,我们明晰地知晓我国童话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创设的情景有利于教师进行对话式、感悟式教学,弹性的教学目标和层递式的教学任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我国教材把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仅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感悟力,更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格。

(二)重教学的多学科融合

从美国《The Story of a Blue Bircl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写作与口语能力、多元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课后练习中,我们看到它强调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数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科互相融合的学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重思辨能力的发展

有人研究中美两国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认为美国人擅长分析性思维,把事情一步一步、一环一环分得很细,我们擅长融合性的思维,强调潜移默化、推陈出新的过程。本次研究的两篇童话课本,都有课文“关键句”的题目,美国教材是一步步推进,三个层次清晰可见,随后要求选择全文的中心句;我国文本中的关键句是让学生去理解,拓展思考“在你眼里雾是什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白己的观点。中美教材的训练点相似,但训练的方法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取长补短,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责编 韦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国际化办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2016/02/172。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童话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