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运龙
惠东县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 516300)
CT机属于一类精准度较高的成像设备,其包含了计算机、X线及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常被用于大中型医院的疾病诊断。在CT机运行过程中,若其运行状态及效率存在问题,便会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症状的判断,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因此,医院在日常使用CT机时,必须加强对其的维修保养,保证机器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以提高诊断效果。本研究主要介绍CT机的故障排除及保养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1.1.1故障现象
机器登录失败或登录无法传图。
1.1.2故障分析与排除
此次故障考虑是由于后处理工作站缓存过大或主机硬盘损坏导致,进入工程师界面,登录,重新设置一个新的临床用户账户,可临时解决问题;后续更换新硬盘并重新安装后处理软件,故障排除[1]。
1.2.1故障现象
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机器未进行规律运动,并且出现剧烈振动。
1.2.2故障分析与维修
扫描时,旋转扫描架未进行规律运动,且出现剧烈振动,检查旋转电机,发现供电结构及伺服控制器电路均处于正常状态,随即采用跟踪反馈信号法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拆除电机前端转速反馈电机,故障排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实行清洁和润滑,随时加固相关螺钉,同时观察设备的磨损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对运动部件位置和传送带松紧等进行调整[2]。
1.3.1故障现象
机器所呈现的结果不完整、出现伪影或死机等现象。
1.3.2故障分析与排除
在使用CT机的过程中,启动预热未达到相应的时间,亦或是在扫描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未进行校正,最后造成机器所呈现出来的图像不完整或不均匀,难以根据图像进行诊断;在使用CT机扫描的过程中,为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亦或在扫描前,患者未将身上所佩戴的影响机器效果的金属物件等取下,干扰了CT机的正常运作,出现伪影或死机等现象。针对以上故障分析情况,嘱患者取下随身佩戴的金属物件;规范重启开机,实行空气校准,并组织专业人员检测和校正水膜;开始扫描时,进行足够的预热,故障排除[3]。
1.4.1故障现象
机器不稳定,电路或零件损坏。
1.4.2故障分析与排除
CT机机房内温度偏高,通风条件不佳,导致变压器及电源温度变高,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会烧坏变压器及电源,导致电路板受损,进而导致探测器等电路温度升高,机器出现中断现象;机房内湿度偏高会对电路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电子器件出现故障,进而导致停电,保险管受损;空气净化不达标,导致计算机相关部位出现灰尘积聚,影响机器运转。针对以上故障分析情况,将CT机机房温度调整到20 ℃,湿度调整到(55±10)%,并保持勤通风换气,之后使用,故障排除[4]。
(1)若CT机电源模块出现问题,便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运行,其使用期限缩短,因此,应仔细检查CT机中每个电源模块的输出情况,其中包含输出方式及电压情况。(2)CT机长期运行,会使电机碳刷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出现接触不良等情况,甚至损坏电枢表面,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耽误患者治疗,因此,医院维修人员应当及时更换磨损的碳刷,确保机器可正常运行及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3)在使用CT机一段时间后,医院需根据厂家提供的体膜校正水膜,调整X线输出,控制机器的成像质量[5]。
在大中型医院,CT机的使用特点是长期性、持续性,因此,机器的损耗相对较大,故障率相对较高,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机器的维护保养,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应及时查找故障原因,尽早维修,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