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艳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132)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贡献大。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差、经营风险大、生命周期短。近年来,中国经济已步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较大,小微企业成为新常态下稳就业、保收入、促民生的“急先锋”。但受中美贸易争端、新冠疫情突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自身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走创新发展之路,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来提升竞争力,也就成为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寻找生存机会、应对竞争挑战、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更是新常态下小微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做大做强的唯一选择。长期以来,受思想观念、服务体系、创新机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小微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小微企业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需要有创新思想、创新觉悟。我国很多小微企业是借着改革东风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市场环境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过去多数企业得以生存、得以发展。但受保守思想观念影响,小微企业整体创新动力、创新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对创新的认知存在偏差。普遍认为,小微企业是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补充性企业,尽管有利于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提高就业水平,但缺乏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难以取得良好的创新效果,只需要按市场需求提供产品,通过简单的技术模仿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需要冒险进行技术创新;其次是企业主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一些创业者创业的初衷,仅仅是解决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一旦实现了这些目标,“小富即安”的思想、“求稳”的心理开始占据上风,企业主就可能失去奋力拼搏、持续创新、做强企业的动力和决心;再次是部分企业主格局意识不强,突出表现为一些企业主贪求眼前利益,缺乏做大做强企业的长远意识、格局意识,只要企业还能带来利润,就会把利润全部提取出来,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付出代价、不愿意承担创新风险;最后是一些企业“人治”思想浓厚。我国多数小微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创业者”在家族中有绝对的威望,“老板”在企业内也有绝对的权威,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此外,企业主学历层次不高,文化学识有限,管理知识不足,对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趋势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是影响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企业创新发展,创新服务体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更离不开外部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持。可以说,结构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是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护航器”。整体来看,我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培育时间不长,现有服务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创新服务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不大,市场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有限,难以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是业务结构不平衡,特别是研发促进中心、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滞后,创新投资支持不足;另一方面是区域分布不平衡,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再次表现为市场发展不规范。有的服务机构通过“人才挂靠”等非法手段骗取合法身份,服务能力“名不符实”;有的服务机构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业务垄断,不注重提高经营能力、改善服务水平;有的在项目咨询、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坑害客户;还有的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存在利益勾结。凡此种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表现为服务能力偏弱。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创新服务机构的机制不灵活,专业人才匮乏,高度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导致人浮于事,服务质量低劣,难以为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技术创新离不开资本支持,激发资本市场是顺利推进创新战略的重要保障。任何创新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任何创新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经营风险大,特别是那些家族式管理的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即使是日常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也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高额金融支持。当然,因日常生产经营需要,企业主仍然会寻求民间借贷等高成本融资支持。但对于创新投入而言,其投资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且短期内并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除非企业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目标,且有充足的自有资金,或低成本金融来支持创新,否则很难主动选择“高成本融资、高风险创新”这种模式。因此,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既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小微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
与一般的生产经营投资不同,创新投资毕竟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行为,背后不仅需要满腔的创新热情,需要一定的创新基础,更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国内多数小微企业起步较晚,经济积累、知识积累、技术积累都不足,人力、房租、土地、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身生存尚且存在困难,自然无暇顾及长远发展、创新发展。即使少数企业主足够重视创新,也有充足的资金积累,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缺乏竞争力,很难引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也就缺乏研发创新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此外,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品牌、没有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多以贴牌、山寨、模仿生产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其通过创新发展来实现转型升级的意愿不高、能力不足。
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是顺应新常态下“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必然选择。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在强化创新观念、增强创新觉悟的基础上,健全服务体系,巩固创新外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创新能力。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的全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
1)强化创新观念,增强创新觉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知是行动的动力。强化企业主对创新的认知和重视,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强化创新观念、增强创新觉悟,首先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树立“创新引领发展,发展依靠创新”的思想观念,特别要加强创新典范的宣传,要以创新典范引领企业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企业主的创新意愿;其次要在企业范围内加强宣传,构建“提倡创新、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全员联动的创新理念和战略意识;再次要鼓励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是打破家族式管理,大力引进外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育企业的创新文化,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
2)健全服务体系,巩固创新外力。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更需要外部服务体系的支持。健全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强化政府的创新服务,主要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流动和任用机制、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要通过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包括基地建设、专利认证、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服务,并鼓励、引导小微企业结合自身定位、紧盯市场需求,找准创新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其次要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主要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法律服务平台、加大对企业侵权和假冒伪劣的打击、形成鼓励创新的法治环境;再次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主要是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既要强化中介组织的咨询服务功能,帮助小微企业少走创新弯路、节约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益;又要强化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功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市场资讯、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文献检索等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要强化中介组织的技术服务功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包括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创新咨询和孵化器等方面的服务;最后是完善行业服务体系,主要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管理服务、沟通协调、创新引领作用。不同于政府服务体系,行业服务具有民间性、自律性等特征。既要明确行业协会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标准建设、创新交流等功能;又要加强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小微企业组织起来,形成创新合力;更要发挥好行业组织在政府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提供包括创新规划、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创新投入。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金融要素向创新主体聚集,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强化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首先是优化金融供给结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定制化、差异化、能直接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产品,重点是探索推广“创新贷”模式,以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其次是增进供求双方互信,主要是在丰富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块链、云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风险评估、产权处置等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来改进金融服务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私募基金、风投基金的发展来优化信贷结构,通过构建运营规范、服务高效、层次多样的资本市场来激发市场活力;最后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创新风险高、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来设计相应的担保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容忍度。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创新引领作用,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来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
4)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创新能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对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培育内生动力、练好内功才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小微企业创新人才短缺问题,既要结合企业需要引进创新人才,也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创新培训,并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鼓励员工的创新突破;其次是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既要构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环境,也要通过员工入股、薪酬激励、物质奖励、职务晋升等多种措施,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再次是构建合作创新之路,既要构建与同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创新机制,又要结合市场趋势和企业需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把握创新发展趋势;最后是构建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小微企业的“小微”特征,决定其必须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走“小而专、微而精、新而特”的创新发展战略。
总之,在强化创新观念、健全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创新合作,构建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以此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创新能力,是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