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站点内部公共空间“适老设计”研究改造
——以王顶堤站为例

2020-02-18 09:29陈智慧张犇犇牛瑞妮李东坡王振铭周强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天津设施老年人

陈智慧,张犇犇,牛瑞妮,李东坡,王振铭,周强

(天津大学 仁爱学院,天津 301636)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天津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年底,天津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达24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天津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自2013年以来,天津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老年人口的比例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由于身体衰老导致生理、心理、行为发生变化成为整个人群当中最脆弱、最需要照顾、关爱的人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国家提出“营造无障碍通行,保障出行安全”,为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组织建设“适老”的配套设施。

天津政府对老人的关爱优惠政策惠及交通出行、景点参馆、法律医疗、图书学习等很多方面,优惠力度也不断加大,随之老年人的出行频率增加,活动范围扩大。地铁以其高效便捷、舒适环保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主力军,因此,基于“适老”服务基础的地铁内部公共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完善刻不容缓。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为了解老年人对地铁的真实使用感受,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实地调研就是在地铁站点的内部空间范围内,跟踪观察从进站、寻找线路、候车上车到出站的整套主流线中,老年人对地铁站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内容涉及地铁内部空间的照明、设施、标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从而获得老年人对地铁“适老”空间的使用评价以及改造建议。调研一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44%,女性占总人数的56%,比例基本持平。

图1 老年人对地铁服务设施的使用评价(来源:自绘)

图2 老年人对标识的使用体验(来源:自绘)

图3 王顶堤站适老形设计问题汇总(来源:自绘)

图4 改造后的普通标识和出入口标识(来源:自绘)

乘车行为顺序一般分为:乘扶梯(楼梯、直梯)进站台层、安检、购票、刷卡过闸机、乘坐扶梯(直梯、楼梯)进站台层、候车、乘车、换乘、刷卡出站、走出地铁口。在整个流线中主要针对进站便通性、站台可达性、设施便利性、标识明确性、换乘便捷性这几方面进行研究。表现在地铁空间里的普遍问题为:

(一)无障碍设施缺乏

地铁中的各种设施是保证老年人安全、舒适地乘坐地铁的基础硬件,通过调研发现有的地铁出入口没有无障碍直梯,老年人上下非常不方便,进站不便通;进出口闸机的宽度也没有考虑到坐轮椅、拄拐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行为特点;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易累尿频,站台层候车厅休息座椅和卫生间数量不足,设施不便利。(图1)

(二)标识不明晰

对于标识放置的位置,大多数老年人认为柱子上的标识最好辨认,对于标识存在的问题,排名在第一的是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明确指示方向信息的需要(图2),标识的指示性不明确。

(三)精神层面的匮乏

地铁空间不仅仅是交通空间,还是一个公共场所,更是一个城市的门户,地铁空间大多充斥着广告,缺少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在采访中发现老年人对丰富精神世界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们希望在地铁空间增加图书阅览站,将“图书馆”放在接触最频繁的交通空间地铁中。(图1)

三、案例分析及其改造

(一)现状调查

王顶堤地铁站是天津地铁网络的重要站点之一,它是天津地铁三号线的一个站点,位于南开区迎水道与苑中路交口处,有A、D两个进出站口,周边用地性质多样:王顶堤商业中心、南开大学迎水道校区以及林苑北里、迎水北里、园荫里、明园里、郁园里等居民区。王顶堤站的“适老”情况见表1。

表1 王顶堤地铁站“适老”情况一览表

(二)改进方案

1.王顶堤站在适老形设计中的不足

王顶堤站在适老形设计中还有相当不足,现根据不足的系统进行分类,大致存在四个方面不足。(图3)

(1)标识不清,系统指示性不明晰

站内设置的指示牌样式各异,没有统一的体系,读取信息困难,同时指示牌上标注的信息不够清晰和全面,并且缺乏连续性。

(2)照明不足,空间层次不分明

站内光线昏暗,在普通照明区域照明不均匀,有明暗变化。重点照明与普通照明层次不分明。

(3)安全隐患,行进换乘不便捷

出入口无自动扶梯,也无无障碍电梯。扶手设置没有连续性,地面未进行防滑处理,缺乏对老人使用时的考虑。

(4)设施不足,使用体验不便利

公共空间的休憩设施设置较少,在通道较长的情况下未设置适当的休息区域,供老人短暂休息。站内休息座椅为金属材质,使用感差。

2.王顶堤站设计改进方案

图5 站厅层标识放置图

图6 站厅层线形标识模型图 (来源:自绘)

图7 站台层模型图(来源:自绘)

图8 站厅层及站台层灯光示意图(来源:自绘)

图9 设施改造示意图(来源:百度图片)

(1)提高老年人对站内指示系统读取的准确性

年龄的增长会带来眼睛水晶体老化混浊,对色彩的敏锐程度减弱,所以地铁中的标识等其他需要老年人辨识的物体就需要将前、背景色设为不同色系,以提高老年人对信息的提取准确性和速度。字体使用了在运动状态和远距离情况下传达信息能力较强的无衬线字体——黑体,普通标识的样式采用扩张性更强、传达信息速度更快的深色背景、白色字体①;出入口的标识上采用了前、背景色对比强烈的黄黑对比,使出口标志在复杂环境下更加突出地显示。(图4)

在标识的整体布置上去除反复无用的信息,在站内的整体墙面利用线形增强方向指示性,增强老人在地铁内部公共空间中任意位置的方向感,使老人容易区分出入口并易于寻找;在出闸口之前新增了各出口的详细信息和换乘公交的信息,使标识信息有了连续性,便利老人的出行;在地铁出入口与售票处位置之间放置天津地铁线路总图供人们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在出入口位置进一步放置出入口处详细图。(图5、6、7)

人的视力在40岁以后就会逐渐退化,在同样距离视物,老年人所能看清的物体必须要比年轻人大2倍。所以我们需要适当增加标识字号,降低现有标识高度,合理放置标识。

(2)提高站内光线的舒适感

由于人在年老时眼睛瞳孔直径减少,眼睛缺乏弹性,所以无法自动调节光源,无法在强光与弱光中迅速适应,地铁内部公共空间的照明应该适当提高照度、要合理布置光源,避免出现明暗对比度大的情况。根据老年人对站内照度的要求,将站内的整体照度进行了提高处理,使光线更为明亮舒适。进一步明确区分了照明的层次,在标识等有信息提示的位置进行重点照明,使信息突出,易读取。其次,还加强了走道的照明,区分了行走空间和停留空间,增强方向引导性。(图8)

(3)改善站内的安全情况和设施的舒适感

在没有条件加设自动扶梯时,增设了楼梯升降机,增加老人使用时的便利性,提高老年人的乘车感受。在地铁内部公共空间中,设施也应该具有连续性,所以在较长的通道中要增设扶手。候车处的休憩座椅应该考虑老年人的皮肤的耐受性及抵抗能力较差的特点,将座椅改善为较为温润的木质,减少老人在休息时因为金属座椅而使皮肤受到刺激。老年人的听觉系统和语言能力相较于视觉系统衰老速度较慢,所以在地铁中可以充分利用老年人的听觉系统和语言能力,在购票或者方向引导方面增加语音指挥使老人更加方便地乘坐地铁。站内的自动售票机采用语音自动售票系统,给予老人方便准确的购票体验。(图9)

四、总结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快速发展,天津人口的社会结构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人的生活、出行问题亟待关注,地铁作为为城市解决出行人口多、交通压力大的绿色公共交通工具,研究其内部公共空间的“适老”设计将对改善老年人的安全出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陈晶.城市公共交通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4:39.

猜你喜欢
天津设施老年人
如果天津有“画”说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天津卷
《天津之眼》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