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先 陈 杭 马 薇 羊玉蓉 戴旭光 降初拉尔布
(甘孜州农科所,四川康定626000)
近年来,四川甘孜州羊肚菌发展较快,在农牧区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羊肚菌栽培中出现杂草生长较快问题,影响了羊肚菌的正常生长,造成减产和病害多发。如何清除或减少羊肚菌栽培地的杂草,成为羊肚菌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栽培羊肚菌不宜用除草剂等农药,为此笔者进行覆膜抑草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菌株:六妹羊肚菌(引自四川省农科院土肥肥料研究所)。地膜:白膜(广谱地膜),黑膜(黑色地膜),黑白膜(银黑双面地膜),膜宽1 m,三种地膜均采购于当地市场。
泸定县田坝乡上松村(海拔1800 m),土质为通透性较好的沙壤土。
羊肚菌播种后,分别用黑白膜、黑膜、白膜覆盖厢面,黑白膜银色面朝上,以白膜作对照(大田生产中应用较多),通过田间杂草调查和测产比较,分析覆膜抑草增产效果。
测产方法:每个试验组随机取3点,每点面积1 m2,统计每个点的羊肚菌子实体朵数,并测算出每个处理1 m2的平均朵数。再在每个点随机取10朵羊肚菌称重,得出每个处理取样单朵羊肚菌平均重,最后计算出各处理的折合羊肚菌产量(每667 m2实际生产面积按400 m2计算)。
1.4.1 施底肥
每667m2亩施1000 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农家渣肥),整地前撒于土表。
1.4.2 整地
播种前土地先要翻耕耙平,“一犁一耙”剔除杂草和石头,土细疏松不板结。
1.4.3 开厢播种
播种时间:2018年12月13日。
播种方法:采用高厢垄作,双行沟播厢宽1.0 m,厢高0.25 m,厢距0.4 m。开厢可用生石灰或草木灰印线。厢面平整后,用宽锄顺厢开双沟,沟宽0.2 m,深0.03 m,将羊肚菌菌种均匀撒在沟内,取沟两边细土均匀盖好菌种,土层厚0.02 m,保持土面平整。菌种用量:550瓶/667m2。
1.4.4 补水
播种后第4天,12月17日厢面补一次水,水要补足。
1.4.5 摆放营养袋
12月26日摆放营养袋,2000袋/667 m2,顺沟“品”字形摆放,间隔30~35 cm放一袋,每袋触地面用小钉子刺孔30~40个。
1.4.6 覆膜抑草
摆好营养袋后,12月27日厢面加盖黑白膜、黑色膜、白膜(膜上20 cm或30 cm见方打一个直径1 cm小孔,以利透气降温),每种膜盖4厢(每厢25 m长),白膜作对照。顺厢覆膜,膜两边用厢沟土间隔1 m压好,以风不吹起为宜(图1)。
1.4.7 发菌管理
重点是水分管理。平时见土发白,可适当补喷表皮水,防牲畜踩踏。
图1 厢面覆盖不同薄膜
图2 覆盖白膜后羊肚菌厢面
图3 覆盖黑膜羊肚菌厢面
图4 覆盖黑白膜羊肚菌厢面
1.4.8 揭膜出菇
次年2月20日气温回升,揭掉厢面覆盖的黑白膜、黑膜、白膜;3月4日菌床出现报信菇,撤掉营养袋,补一次水(催菇水)。3月12日大面积出菇,适当增加补水量(晴天早、晚喷水,雨天不喷水),促进羊肚菌生长。
覆盖膜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白膜的羊肚菌出菇早、整齐,抑草效果好(厢面没有杂草);覆盖黑膜的出菇较早、整齐,抑草效果好(厢面没有杂草);覆盖白膜(对照)出菇早、较整齐,抑草效果一般(厢面有零星杂草)(图2)。黑膜、黑白膜透光性很差,使杂草无法生长,因此抑制杂草效果明显(图3、图4);白膜因透光性较好,且保温保湿,所以难以抑制杂草生长,甚至会促进其他生物生长,如藻类、青苔等。
随机选点测产结果,厢面覆盖黑白膜、黑膜的羊肚菌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覆盖白膜),详见表1。由表1可见,厢面覆黑白膜羊肚菌产量位列第一,黑膜位列第二,分别比对照白膜增产75.4%、9.8%。羊肚菌等食用菌菌丝生长喜欢暗光,覆盖黑膜和黑白膜后促进了羊肚菌菌丝的生长及发育,为日后出菇积累了更多营养,因此有利于提高羊肚菌产量。
表1 覆盖不同薄膜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白膜、黑膜抑草效果均优于对照覆盖白膜,其中黑白膜效果最好。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