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璇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MP感染诊断中IgG、IgM半定量检测的诊断方式为体外培养、冷凝试验、结合试验以及定性检测等方式[1],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89例M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小儿MP感染检查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半定量检测的应用效果。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89例M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12个月患儿588例,平均年龄(4.3±0.2)个月;男356例,女231例;肺炎类型:间质性106例,支气管167例,大叶性133例,上呼吸道157例,支气管炎25例;1-2岁患儿338例,平均年龄(1.2±0.6)岁;男163例,女175例;肺炎类型:间质性58例,支气管41例,大叶性61例,上呼吸道86例,支气管炎92例;3-6岁患儿149例,平均年龄(4.3±1.1)岁;男85例,女64例;肺炎类型:间质性40例,支气管38例,大叶性27例,上呼吸道23例,支气管炎21例;7-12岁患儿114例,平均年龄(8.3±1.1)岁;男65例,女49例;肺炎类型:间质性45例,支气管23例,大叶性27例,上呼吸道12例,支气管炎7例。
所有患儿均采集2毫升外周静脉血,将所有血液样本放置在室温环境下2小时,之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中速度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5分钟。所有血清样本均使用日本FUJIREBIO INC肺炎支原体IgG、IgM半定量检测法进行检查。
详细统计1189例患儿MP-IgG、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以及双份血清MP检测情况。
不同年龄段患儿MP-IgG、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中检出率最高为的为7-12岁,其次为3-6岁,详细统计对比如表1。
表1 不同年龄阶段患儿MP-lgG、MP-lgM半定量检测情况对比[n(%)]
1189患儿双份血清经MP-IgG、MP-IgM半定量检测均为MP感染阳性的有206例,占比为17.33%,检测均为MP感染阴性的有831例,占比为69.89%,第一份血清检测为阳性第二份血清检测为阴性的有43例,占比为3.62%,第一份血清检测为阴性第二份血清检测为阳性的有109例,占比为9.17%,组间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血清MP检测情况统计对比[n(%)]
MP感染的发病年龄不固定,任何年龄阶段人群均有感染的可能性,高发人群主要为5-20岁,年龄越小相应的感染率也会逐渐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感染率最高,但是就有关研究显示,近年来6周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也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且在逐渐向低龄化发展[2-3]。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段患儿MPIgG、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最高为的为7-12岁,MP-IgG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38.60%,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44.74%,3-6岁患儿MP-IgG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31.54%,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34.90%,1-2岁患儿MP-IgG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22.78%,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26.92%,1-12个月患儿MP-IgG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4.93%,MP-IgM半定量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为9.01%。可见,小儿MP感染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半定量检测的实施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掌握患儿的感染情况,具检测准确性较高。
传统MP感染诊断检测中需要配合体外培养实施,但是培养周期比较长,需要10-14天左右,且检测敏感性较差,临床检测耗时较长,实用性较差,操作较为困难[4],因此,一直未能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有关临床研究中指出,人体受到MP感染之后,自身免疫系统会受到较严重的刺激,体液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整体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情况,会对患者自身的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环境造成袭击,进而促进患者体内IgM、IgA、IgG的含量,如未能及时进行治疗缓解,将会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环境中。对于MP感染检测能够起到重要的代表作用[5-6]。患者受MP感染刺激之后,不同时间会产生不同的免疫球蛋白,感染后一周内常见的免疫球异常为IgM,随着感染的逐渐加重,感染后4周该水平会达到最高峰,并维持大约一个月左右,待两个月起开始逐步降低,直到6-12个月逐渐消失[7]。患者感染后第二周其IgG水平会开始有明显升高情况,该水平升高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IgM[8]。本次研究中,1189患儿双份血清经MP-IgG、MP-IgM半定量检测均为MP感染阳性的有206例,占比为17.33%,检测均为MP感染阴性的有831例,占比为69.89%,第一份血清检测为阳性第二份血清检测为阴性的有43例,占比为3.62%,第一份血清检测为阴性第二份血清检测为阳性的有109例,占比为9.17%,组间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双份血清检测的实施对于MP感染阳性的检出率更高,双份血清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情况主要考虑与患者病情发展有关,部分患者第二份血清取样时已经度过高峰期,处于稳定下降的时期,但是仍然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另外,MP感染属于传染性较强的一种疾病类型,对此类患儿进行诊断时可以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诊断检查,如患儿家长同样存在感染情况需要尽早配合相关治疗,避免患儿救治后收到再次感染,造成复发情况,影响临床治疗诊断及治疗效果。
综上可知,MP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且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半定量检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检测准确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的提升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