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蜡梅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2020-02-17 22:47温雯金贤武黄道明
药品评价 2020年18期
关键词:蜡梅槲皮素色谱法

温雯,金贤武,黄道明*

1.江西省药品认证审评中心,南昌 330006;2.上饶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江西 上饶 334000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Oliv.)又称为亮叶蜡梅、毛山茶,是中国特有的蜡梅科蜡梅属植物,生长于海拔300 米至2 900 米的山地疏林中及石灰岩石山地,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山蜡梅叶是山蜡梅的干燥叶,因其具有芳香化湿、祛风解表之功效,能治疗中暑、流感、湿困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蚊蚁叮咬等疾病而被《中华本草》收录[1]。研究表明,临床上山蜡梅叶及其制剂常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呼吸道感染、小儿外感发热等疾病的治疗[2,3]。近年来,随着山蜡梅叶及其制剂的广泛使用,不少学者逐渐加大了对山蜡梅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包括建立了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l-洋蜡梅碱、槲皮素和山奈酚等为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4]。本文对近年来山蜡梅叶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研究进行综述,为山蜡梅叶药材的资源开发利用、为山蜡梅叶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1 山蜡梅叶质量控制方法

1.1 性状鉴别

刘婧等[5]从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一般理化等方面对江西德兴产山蜡梅叶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山蜡梅叶呈纸质或近革质,上表面呈黄绿色,下表面呈浅黄绿色,叶面略粗糙,有光泽,基部有不明显的腺毛,叶背无毛,或有时在叶缘、叶脉和叶柄上被短柔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网脉不明显。气微,味微苦。

1.2 理化鉴别

刘婧等[5]通过盐酸-镁粉显色反应、碘化汞钾试剂反应和碘-碘化钾试剂反应对德兴山蜡梅叶进行了理化鉴别,结果显示,山蜡梅叶以上3 个反应均呈阳性,说明山蜡梅叶中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

1.3 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TLC)是对药材定性鉴别的常用方法之一。周斌等[6]以芳樟醇、桉油精、β-石竹烯、东莨菪内酯和滨蒿内酯对照品为对照,通过二次展开的方法,分别以氯仿-甲醇(9∶1)和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以1% 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建立了5 种标准品的TLC 鉴定方法。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李诒光等[7]以芦丁和蜡梅碱对照品为对照,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的上层溶液和氯仿-甲醇(9.2∶0.8)为展开剂,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和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建立了山蜡梅叶中芦丁和蜡梅碱的TCL 鉴定方法。结果在紫外光灯(365 nm)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此外,钟宇婷等[8]以山腊梅叶对照药材为对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55∶35∶1)为展开剂,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进行黄酮类成分鉴定,结果山蜡梅黄酮类成分提取液供试品中,在与山蜡梅黄酮类成分提取液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出有相同颜色的紫色荧光圆形至椭圆形亮点;以苯-乙酸乙酯-甲醇(4∶3∶1)为展开剂,喷上稀碘化铋钾专属显色试液,进行生物类成分鉴定。结果,山蜡梅生物碱类成分提取液供试品中,在与山蜡梅生物碱类成分提取液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出有相同颜色的圆形至椭圆形斑点。

1.4 光谱法

光谱法已成为一种快速鉴别中药材的有效途径。童伟等[9]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以400~4 000 cm-1范围内的共有吸收峰的相对吸收度为指标,对26 个批次的山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的蜡梅叶及其炒制品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6 个样品被归为四类,判别准确率为96%,为山蜡梅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靠、便捷、准确与环保的方法,同时对其他药材的产地鉴别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李少华等[10]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VIS 法,建立了在500 nm 测定了山蜡梅冲剂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结果显示,稳定性、重现性、加样回收率较好,可作为各种山蜡梅叶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依据。

1.5 色谱法

色谱法主要有HPLC、GC、LC-MS、MIPs-HPLC 等,是目前中药质量控制中最常见方法。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舒任庚等[11]以l-洋蜡梅碱、槲皮素和山奈酚3 种成分为指标成分,以甲醇-磷酸盐水溶液为洗脱剂,以239 nm、365 nm为检测波长,建立了江西道地药材山蜡梅叶中3 种成分的HPLC 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采收时间的山蜡梅药材进行了生物碱和黄酮成分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4~7 月份山蜡梅叶药材中生物碱含量随月份推后不断增加,而黄酮成分在4、5 月份的含量最高。崔小弟等[12]以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滨蒿内酯、芦丁为指标成分,建立了山蜡梅叶中4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 同时测定方法。白会强等[13]以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3 种成分为指标成分,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在348、376、222 nm 三波长下建立了同时测定山蜡梅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山蜡梅药材的质量控制。聂韡等[14]建立了HPLC 法同时测定山蜡梅叶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月份之间采收的山蜡梅叶中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8 至9 月份采收的山蜡梅叶药材具有较大生物产量和质量。刘洪涛等[15]研究构建了蜡梅属植物叶片化学成分的 HPLC 指纹图谱,其中5 个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得到指认,5 种蜡梅属植物对照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进行种间辨认比较,可以作为蜡梅属植物分类及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黄文平等[16]建立了山腊梅叶中东莨菪苷、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滨蒿内酯、槲皮素、山柰酚8 种成分HPLC 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山腊梅叶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为完善山腊梅叶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1.5.2 气相色谱法(GC) 山蜡梅叶中挥发油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聂鹏等[17]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蜡梅叶挥发油包合物中桉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可行的山蜡梅叶挥发油 β-CD 包合物质量控制方法。魏惠珍等[18]对山蜡梅叶中所含桉油精和芳樟醇进行了定量测定,建立了山蜡梅叶中桉油精和芳樟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为更好地控制山蜡梅叶的质量提供了依据。詹忠根等[19]采用GC/MS 联用仪对山蜡梅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共分离出62 个成分并鉴定出其中41 个。

2 山蜡梅叶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山蜡梅叶制剂主要有山蜡梅叶颗粒、山蜡梅叶片剂、山蜡梅叶复合茶等,关于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报道还不多。周斌等[20]采用 Elite hypersil ODS2 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以344 nm为检测波长,建立了山蜡梅颗粒剂中东莨菪内酯、异嗪皮啶、滨蒿内酯、芦丁4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 同时测定方法,所建立的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作为控制山蜡梅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的方法。欧阳婷等[21]以芦丁、槲皮素和山奈素为指标成分,采用Cosmosil C18 色谱柱建立了山蜡梅颗粒中有效成分和指纹图谱方法,并对 20批山蜡梅叶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用均值数法生成 20 批山蜡梅颗粒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大于 95%,表明样品生产厂家工艺稳定,样品相似程度高。刘耀明等[22]以山蜡梅药材为对照,以槲皮素及山柰素为指标成分,通过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山蜡梅颗粒定性鉴别和槲皮素、山柰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规定,本品每克含山蜡梅按槲皮素(C15H10O7)计,不得少于25 μg,按山柰素(C15H10O6)计,不得少于35 μg。

3 小结

山蜡梅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清凉排毒、防治感冒、防暑解暑等作用,在临床和民间具有非常高的使用率,已被制成多种中成药。目前,已有众多学者研究建立了山蜡梅叶药材及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等质量控制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将大大提高山蜡梅叶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专属性,但山蜡梅叶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多为黄酮类成分,较为单一,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多类别、多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全面评价和保障山蜡梅叶制剂的质量。

猜你喜欢
蜡梅槲皮素色谱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风中的舞者——蜡梅
《蜡梅报春》
蜡梅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