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湖南城市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例

2020-02-17 19:26汪爱河蒋海燕
四川水泥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科实训科学

汪爱河 李 好 张 纯 蒋海燕

(湖南城市学院 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1 概述

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 和“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1],迫切需要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2-3]。“新工科”是面向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务实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以实现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推进改革实践教学尤为必要。

2 地方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湖南城市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 年,是学校首批设置的专业之一。2003 年开始本科招生,现每年招收2 个班,计划80 人。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湖南省省级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市政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目前,本专业正往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工程实际操作能力薄弱、培养的知识体系单一和用人单位需求与学生实践能力不匹配等问题。

2.1 学生基数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少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原因主要是受限于实践教学资金的投入。与国家部属高校和其他省属综合大学相比,地方本科院校获得财政投入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受到地方政府财政运行情况限制,使其获得的资金投入相对而言较小,从而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实践经费不足,影响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良性发展,工程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得不到落实,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4]。

2.2 学校综合声誉较低,师资力量较差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域的限制,一般行业内综合声誉比较低,特别是与与综合院校也有一定差距,导致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尤其拔尖创新人才引进相对困难,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另外,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来讲,工程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然而其引进的师资主要来源于985 或211 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能力强,基本素质高,为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但是由于这些教师基本都是出校门又进校门,缺少在企业的工程实践的背景,这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教师来讲,并不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3 基于新工科的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3.1 重点建设校内工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经过多年投入建设,湖南城市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实验室面积达到1200m2,主要有水质工程学实验室、水质分析室、水处理精密仪器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分析天平室、开放性实验室、金工实训室、市政工程研究所及村镇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可满足学生校内工程实训的需要。实训内容涵盖了金工实训、水泵实训、建筑给排水实训、水质工程学实训四大方面,形成了设备实训-工艺实训-方案实训循序渐进的三层次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水质工程学实训中,实验室建立了典型A/A/O 污水厂实训装置,从校园内取水,通过工艺处理达到水质排放标准再排放,实实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运行能力大大提高。

3.2 紧密依托行业,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

顺应新工科发展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5]。通过与地方本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与协作,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需求和专业培养体系的实践实训的需求,提供学生实践实习岗位,促进学生进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营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3 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

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锻造教师核心竞争力

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要求,结合本专业发展实际,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教师进修访学计划、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计划。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校企“互培互引、互兼互聘”,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双能”教学团队。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过程考核,培养“四有”好老师。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每年组织教师赴省内外高水平院校、校内外企业学习、培训和研讨等。

4 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4.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6 项、专利3 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 项、省级1 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45 项,毕业设计成果被采用5 项,发表论文11 篇,年均考研录取率18.5%。专业综合改革实施以来,为行业输送了400 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涌现了刘海南(中国益置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易灿辉(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4.2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近年来,先后在职培养博士6 人,专业教师博士比例达63.6%。4 位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完成了为期不低于半年的工程能力锻炼,1 人获得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方向)资格证书,2 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9 人具有中级工程师资格证书,“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猜你喜欢
工科实训科学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