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加强国际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的思考

2020-02-17 12:18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7
建筑 2020年17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影响评价

吴 琼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7

柳春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1 社会影响评价概述

国外关于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主导理念,在美国的水资源开发、城市土地开发等大型建设领域尝试引入社会学理论方法。1981 年国际影响评价协会成立,为研究和实践环境社会影响进行专业评价;1984 年,世界银行明确提出将“社会评价作为开展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评价阶段,与财务、经济、技术和机构评价共同进行”,并于2002 年颁布了社会分析范例手册,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亚洲开发银行在20 世纪末同样设立了社会发展部门,并将社会影响评价作为是否提供贷款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深入实践和理论的完善,国际上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重点已逐步向战略评价环节转移,强调从整个决策链(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的源头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国内关于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相对开展较晚,20 世纪80 年代起,受国外经验启发同时为了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我国在部分大型开发项目中首先引入了社会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比如西气东输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峡工程等。200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将社会影响评价列为项目评价重要内容之一。2004 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著出版了《中国项目社会评价指南》,全面探讨了社会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目前,重大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2 国际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的意义

2.1 提升项目的社会满意度和经济收益率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如果工程项目中应用了社会影响评价,项目的社会满意度将从51%增加至74%,如果项目有社会发展专家参与管理、全程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则这一比例会增加至93%。而从经济收益方面来看,应用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中,基本接近或超过预期经济收益率的比例大约是85%。可见,社会影响评价在提升项目社会满意度的同时,也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经济收益目标。

2.2 有效识别项目的社会风险,制定相应计划措施

通过详细的社会影响分析和评价工作的开展,可鉴别和评估项目实施和运行中可能存在或带来的潜在风险,如征地拆迁的风险,居民环境认知的风险等,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以减少或避免项目潜在的负面影响和风险。比如江西浯溪口水利工程通过优选坝址选址减少征地拆迁量,制定详细可行的生计恢复方案确保安置后生计可持续,按原居民意愿对土地进行补偿,按村民要求迁建或复建祠堂、教堂、坟墓等设施,采用集中迁建、集中安置确保移民社会适应良好等措施减少社会影响,规避社会风险;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环境管理项目加强对污水、有害气体的监测和公示,并将处理工艺流程对项目区受影响公众进行宣传和培训,邀请公众定期参观、交流和监督,以避免或减少企业和居民的矛盾冲突。

2.3 完善项目设计,促进项目可持续实施

社会影响评价强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通过项目所在区公众的广泛参与,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纳入到项目设计中,可有效融合项目区居民的生活模式、习俗、宗教、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习惯和特点。设计院与社会影响评价单位紧密配合,完善项目设计,使项目设计更具人性化,最终的项目能更好地为当地社会和居民服务,促进项目可持续实施。以亚行贷款安徽省综合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例,该项目涉及1 市5 县道路改建项目。社会评价小组通过开展充分的公众参与活动,分析了项目区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项目区居民对交通的需求和参与的意愿等信息,结合项目目标和居民的建议,就交通设施、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方面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优化和完善。

2.4 满足国际金融机构要求,与世界接轨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项目均要求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市场经济国家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核准也非常强调社会影响评价。因此,开展社会影响评价,是在项目评价的方法体系方面与世界接轨的客观需要,能够促进中资企业国际工程项目更快更好地落地,推动中资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3 加强国际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的思考

3.1 充分认识社会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后疫情时代,仍然忽视或低估社会风险这一“非传统风险”,将对中资企业海外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需做到内心真正认同,将“非传统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做出改变,才可能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中资企业从项目投资规划到建设阶段,再到后期运营,都需要与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一致,不再简单地衡量项目的财务经济效益,而是综合评估项目对当地社区、居民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多方面影响。提前识别评估出项目实施和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制定应对计划措施,以防止后期社会矛盾冲突的发生。

3.2 强化人才、制度、资金保障

(1)人才建设。企业内部可专门成立社会影响评价的课题机构,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并结合已建和在建的国际工程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的详细论述,在实践中培养人才;(2)制度保障。很多国际组织已经确立了社会影响评价的法规,一些国家也将其纳入工程项目审批环节的必要程序,中资企业自身需加强执行的力度和效力,在项目招投标和实施阶段制定相应的社会影响评价制度标准,在工程项目审批程序中将其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工程项目对于所在地的居民的社会影响,重视工程项目与诸多社会因素的关联;(3)资金保障。社会影响评价工作贯穿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涉及项目各方的参与,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但此项工作也能够促进项目大概率实现经济收益率目标,产生可持续效益,综合评估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有极大价值,因此值得中资企业予以资金保障,以获取长远利益。

3.3 重视项目各方主体的参与和支持

社会影响评价既不能因为国家或者公共的利益而损害地方的利益或私人的利益,也不能仅仅因某一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大多数公众的利益。利益平衡和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样的工程项目才是共商共建共享。社会影响评价以往较依赖于专家评估,但是专家往往不熟悉自己专业领域以外的事情,且专家的评判不能充分代表公众利益,也不一定与政府的需求一致。这就需要项目各方主体的参与,比如公众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评价的主体,有助于评价结果更贴近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实际需求;政府机构的参与则有助于中资企业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社会形势,帮助中资企业协调各方关系,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媒体能积极宣传中资项目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地方产业发展、举办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效益,有助于展现中资企业良好形象,赢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3.4 遵循国际贷款项目的标准和要求

(1)减少或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

(2)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促进性别平等与发展;

(3)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自愿移民,促进移民生计恢复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尊重少数民族的尊严、权利、经济和文化,确保少数民族以其文化适应性的方式参与项目发展并从中受益;

(5)加强利益相关者在项目选择、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中的参与,促进公平受益和包容性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影响评价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