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泉教授从湿论治泄泻经验擷菁

2020-02-17 04:30袁子云杜晓泉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性温藿香运化

袁子云,杜晓泉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科,陕西 咸阳 712046)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泄者,倾泄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1]。

杜晓泉教授系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中医脾胃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地。通过门诊,回顾性观察分析杜教授对泄泻的临床诊疗、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独特经验,总结从湿治疗泄泻的辨证思路。

1 泄泻的理论溯源

泄泻之名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泄”,分“濡泄”“洞泄”“注泄”“飧泄”等。《难经》则有五泄之分。泄泻在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宋·陈无铎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云:“方书所载泻利,与经中所谓洞泄、飧泄、溏泄、濡泄、水谷注下等,其实一也。”指出本病虽然名称较多,但都与“泄泻”有关。总结来看,历代医家对于泄泻的命名大多是根据其症状、病因病机及病变脏腑进行的[2]。《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久风为飧泄。”《灵枢·师传》曰:“肠中寒,则肠鸣飧泄。”《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由此可见,寒、热、风等外邪的侵袭、饮食与情志的失调都可导致泄泻的发生。但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腑肿。”[3]

2 湿邪致病的特点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趋于下,致病具有广泛性,如清代叶天士曾曰:“吾吴湿邪害人最广。”[4]湿邪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产生其他疾病的致病因素[5]。湿邪侵袭人体,可以造成诸多疾病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如湿邪侵袭人体上部,上犯清阳,则可见头重如裹、昏蒙不清等症状,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侵袭中焦,则影响中焦脾胃之运化功能,可见口黏、不欲食、胃脘胀满等症状;湿邪侵袭于下,则可影响大小肠之受盛化物与泌别清浊的功能,便可兼见大便稀溏,小便不利之临床表现;王冰曾言: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肠传而注泻也,指出湿邪困于脾胃,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水谷相杂而下,发生泄泻[6]。《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曰:“无湿则不泻”,足以可见湿邪为泄泻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3 辨证祛湿,提高临床疗效

辨证循因,追溯致病源头,提高临床疗效和缩短病程。湿为有形之邪,易载他邪相合[7],如《证治汇补》云:“湿证之发,必夹寒夹热”[4],表明湿邪易与风、寒、热之邪相合,从而造成风湿、寒湿、湿热之邪气,进而侵袭于人体。湿邪若不及时祛除,则易生痰成瘀,致湿痰瘀互结而致病。跟师过程中发现湿邪导致泄泻的病因中寒湿与湿热所占比例较高。

寒湿导致的泄泻,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见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应以温化寒湿为原则,杜师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该证。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方中藿香味辛,微温,可芳香化湿、解表止呕,有表里同治之功;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可宽中行气行水;紫苏味辛,性温,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陈皮味辛、苦,性温,可燥湿行气宽中;茯苓味甘、淡,性平,可健脾、利水渗湿;厚朴味辛、苦,性温,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白术味甘、苦,性温,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半夏味辛、性温,可燥湿祛痰、消痞散结;白芷味辛、性温,可解表散寒、燥湿祛风;桔梗味辛、苦,性平,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功能;甘草调和诸药[9];藿香、白芷、紫苏芳香解表化湿;白术、茯苓既能健脾,又能除湿;陈皮、半夏苦温祛湿;厚朴、大腹皮理气祛湿;全方配伍精妙,既疏散上焦,又能宽利中焦,使风寒得以散之,湿浊得以化之,气机畅通,脾胃调和,则泄泻可愈。并嘱患者平素饮食注意,避免寒凉之品损伤脾胃,临床疗效较佳。

湿热导致的泄泻,泻下急迫,并见腹痛,粪便色黄而臭,或者泄下不爽,肛门灼热感,伴见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法,杜师常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该证。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原文34条,方中葛根味甘,辛,性凉,轻清升发,既解肌表之热邪,又升清阳,起阴气而止下利;黄芩、黄连味苦,性寒,可清里热,坚阴厚肠而止下利;炙甘草补脾和中,顾护胃气,共调诸药。四药相配,既能疏散外邪以退表热,又能清泻里热以止下利,为表里双解之剂,但以清热治里为主,解表为辅。用于热利而兼表证者,可奏解表清热之功;用于热利而无表证者,能得清热止利之效[10]。故治疗时不必拘泥有无表证,协热下利为其要点。并嘱患者平素饮食注意,避免寒凉辛辣之品损伤脾胃,临床疗效较佳。

4 兼顾兼证,整体调理

兼表邪较重而致肢体困重者,杜师常配伍荆芥、防风等以增强疏散风寒之效;若湿邪较重而致腹胀尿少、小便不利者,常加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以达淡渗分利之功;热邪较重者,常配伍连翘以助清热;食滞而致食欲不振,不欲饮食者,加鸡内金、炒麦芽、焦山楂,以消食化滞;正值暑季而见身热烦渴、胸闷脘痞者,加荷叶、淡豆豉、佩兰以达清解暑热之功;湿热之邪较重而见里急后重者,配伍木香、枳实以行大肠之滞气;寒邪较重而致腹部冷痛者,加砂仁以温脾;小便灼热短赤者,加通草、车前草以清热利尿。

5 病案举例

案例一:党某,男,30岁,职工,2019年7月2日就诊。主诉:腹泻3天,加重1天。患者3天前食大量西瓜后出现大便清稀,每日2~3次,夹杂不消化食物,1天前饮冷饮后,上述症状加重,大便如水样,伴腹部冷痛伴肠鸣,舌诊:苔薄白,脉诊:濡缓。中医诊断:泄泻,辨证:寒湿证;治以芳香化湿、疏表散邪;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具体用药:藿香15 g、大腹皮15 g、紫苏15 g、陈皮12 g、茯苓 12 g、桔梗8 g、厚朴12 g、炒白术15 g、半夏 12 g、砂仁6 g、炙甘草6 g,7剂,水煎400 mL,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口服,并嘱患者忌食寒凉刺激食物。服药7剂后患者大便成形,无腹痛,纳食可。

按:该患者过食寒凉之物,外感寒湿,从而损伤脾胃之运化,如《太平圣惠方》云:“肠胃虚弱受于气,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水谷不消,大肠虚寒,故成水泻也。”[11]结合舌脉,辨证为寒湿证,故用藿香正气散以芳香化湿,并配伍炒白术以健脾燥湿利水;砂仁温暖中焦脾胃,以改善患者腹部冷痛。

案例二:张某,男,28岁,工人,2019年8月12日就诊。主诉:腹泻1周。患者1周以来经常食用辛辣食物,并大量饮用啤酒,而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急迫,每日4~5次,腹痛即泻,大便色黄而臭,伴口渴,肛门灼热,小便色赤,不欲食,舌诊:舌色红,苔黄腻,脉诊:濡数。中医诊断:泄泻,辨证:湿热证;治以清热利湿,方选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具体用药:葛根15 g、黄芩10 g、黄连3 g、通草15 g、连翘15 g、炒麦芽15 g、荷叶15 g,7剂,水煎400 mL,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口服,并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服药7剂后患者大便成形,每日1次,无腹痛、肛门灼热,小便正常,纳食可。

按:该患者过食辛辣食物,并饮酒以致湿热之邪内生,如薛生白在《湿热病篇》[12]中云:“热得湿而热愈炽,湿得热而湿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之邪损伤脾胃,下迫大肠,肠道功能失约,发为泄泻。结合舌脉,辨证为湿热证。共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以清利湿热,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3]配伍通草以清热通利小便;荷叶以清热止烦渴;炒麦芽以健脾消食开胃。诸药合用,清热利湿以止泻,健运脾胃以恢复脾胃之运化。

6 结语

笔者跟随杜师门诊,发现由湿邪导致发为泄泻者多为中青年,多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平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食辛辣寒冷刺激的食物,忌烟酒,避免湿邪的生成与脾胃的损伤。在治疗上,杜师善于从“湿”入手,且长于综合调摄,整体辨治,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参考。

猜你喜欢
性温藿香运化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艾草
藿香正气散——感伤岚瘴俱能除
暖胃可饮桂花茶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洪雅中草药·低等植物·鬼笔科名录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春节吃豆腐加点料
简化测定藿香正气水中3种成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