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洲猪瘟及其防控措施

2020-02-17 03:22:11牛彦斌
养殖与饲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猪只猪群猪瘟

牛彦斌

山西省永济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山西永济044500

非洲猪瘟是一种外来的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最早是在非洲的肯尼亚被发现,是一个比较老的猪传染病,距今已有100 多年。2018年8月传入我国,并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席卷全国,给养猪业带来无法计算的损失,严重影响市场上猪肉制品的供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对搞好养猪生产至关重要。

1 主要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是由国外传入中国,主要有3 个方面的原因:①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频繁,进入我国的外来人员也会带来被污染的猪肉和肉制品,进而造成病毒的传播;②国际交通工具(飞机、轮船、火车等)上产生的餐厨垃圾可能携带非洲猪瘟病毒;③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边界线狭长,野猪的活动范围十分频繁,尤其是中俄两国的交界地区,野猪很容易把病毒带入我国。国内传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2 个方面: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分别占比16.3%、42.9%和40.8%。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占到了绝大部分。健康猪主要通过接触或采食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饲料、饮水和带毒的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感染。散养户生物安全意识比较差,疫病防控不到位,也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一个原因[1]。

2 防控措施

2.1 加强对我国边界的防控与监管

我国猪瘟发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传入,可以对生猪放养进行有效控制,将放养范围控制在10 km 内,从而有效防止我国健康猪接触其他国家带有病毒的猪,进而传入我国。对出入我国境内的关口要进行严格的排查,对于那些走私进入我国境内的猪肉和其他的猪肉制品,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对于国际运输工具上的餐厨剩余物必须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杜绝一切可以传播病毒的源头。另外我国的各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合作力度,兽医部门、海关部门、边防部门和林业部门都要承担起责任。通过内部的防控和外部的堵截,对出入我国境内的动物和动物的制品进行严格排查,把一切可能携带病毒的物种拦截在国门之外[2]。

2.2 加强对生猪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的管控力度

首先,强化饲养管理,实施精准营养,增强猪群抗病力。俗话说:“养猪七分管三分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对规模生猪养殖来说,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养殖场的效益。精准营养在维持猪只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猪只的正常繁殖性能、生长性能以及缓解各种应激原对猪的危害和保持生猪的健康方面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养殖户应该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功能营养、生长营养水平合理投喂全价饲料,使生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均衡全面,增强猪群的抗病力。另外猪只的饲料不能贪图便宜,贪图省钱,关键要把好质量关,特别是避免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因为霉菌毒素是万病之源。同时需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减少猪群应激,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是养殖业成败、饲料报酬高低、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因素。在环境控制管理中一定要做好猪舍的湿度、温度、密度和通风工作;其次,做好科学程序化免疫,提高猪群特异性免疫力。猪场制定生猪免疫程序应当根据疫病在本地区发生与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疫病种类、生产需要、饲养模式、疫苗种类、免疫途径以及猪的用途与年龄等方面的因素来制定。免疫程序不能作硬性统一规定,所制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最后,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就是预防传染性病原进入生猪生产的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规定与防控措施,而很多养殖场业主误认为生物安全就是养殖场的消毒,忽略了养殖场选址、人员与车辆管理、猪舍布局、养殖粪污处理、病害动物处理等诸多方面也都与生物安全相关联[3]。

生物安全要做到2 个方面:一是自繁自养,谨慎引种。自繁自养是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基础,引进新猪是外疫传入的最大风险。引进种猪更需要谨慎,要了解来源猪群的健康状况,供种猪场的疫病免疫情况、驱虫记录以及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监测情况等。二是人员与车辆进出管理。猪场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离,场内运输车辆和场外运输车辆分开使用,是控制外疫传入的有效措施。但猪场人员及车辆进出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极易造成病原的传入,确需到生产区巡查时,必须更换场内准备的衣服和鞋帽,并经消毒房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因此,只有通过饲料的精准营养,科学的程序免疫,环境的严格管控,生物安全措施的完善,才能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2.3 加强疫病检测排查力度与相关培训

加大疫病的排查力度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环节。重点排查边境地区、交易市场、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现异常情况采样送检。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力度,指导养殖户做好生物安全等管理工作,加强对生猪养殖、经营、屠宰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积极营应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同时,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的鉴别诊断能力,提高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生猪长距离调运,防范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4]。

3 结 语

非洲猪瘟疫情不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冲击,也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加大监管巡查和监测力度,养殖户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增强对于生猪饲养和猪场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政府部门和养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非洲猪瘟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猜你喜欢
猪只猪群猪瘟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