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研究与实践

2020-02-17 01:07王英博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院校区域智能

王英博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 253034)

0 引言

高职教育在近多年的发展中,为企业和行业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山东省凭借着区域优势,使省内高职院校在机械制造、农业、旅游文化等专业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特别是山东省高职院校中的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等培养出的优秀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1 研究背景

2019 年2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1]。2020 年1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指出:对接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群布局需要,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2]。对目前高职专业群建设已有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与理性反思,厘清现阶段专业群建设的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更高质量地开展专业群建设工作提供思路。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时期,对于职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也有了新的需求,职业教育怎样与区域产业升级相吻合,如何使高职院校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如何突出学校的主动性,把区域产业升级与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作为统一的整体。

2 高职院校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建设路径

2.1 “行业—产业—企业”精准对接的育人模式建设

(1)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政行企校组建专业理事会,建立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升级趋势,动态调整专业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实现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2)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制定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企业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根本,筛选实际上课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序号知识点,融合建构主义的情景认知理论和能力进阶的人才培养规律,以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引导上课教学的实际过程,实现实践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完成核心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单元设计、考核评价体系等。

2.2 “平台—项目—团队”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

(1)组建“智能制造产学研创新联盟”,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对接中国制造2025 及德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区四基地”战略部署,围绕区域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优势,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组建“德州市智能制造产学研创新联盟”,搭建区域内智能制造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教师队伍与研发平台的融合合作,提升教师队伍研发应用能力,多领域高水平推进科技成果转移应用。

(2)开发能力提升项目,强化教师科研、实践、服务能力。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动力制造产业,依托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实践能力提升项目、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面向对口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难题攻关服务,为装备制造行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智力支持,同时以研促教,激励教师参与立地式研发服务,强化教师实践、服务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和行业融入度。

(3)成立校企共引共育共享的教学团队,开展“三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教育师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三个方面,以培训进修、产教融合、研发创新为手段,设计教学、实践、科研三个通道,分三个层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中,教学通道按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三层次开展;实践通道按技术骨干、技术能手、卓越技师三层次开展建设;科研通道按科研骨干、科研能手、领军人物三层次开展建设。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聘请具有国家、行业、企业有影响力企业专家担任专业群带头人,聘请国家名师、以及行业企业专家来进行分别担任各专业带头人,引领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大力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其辐射带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详实办法。

2.3 “研发—双创—服务”相互交融的社会服务建设

(1)京津冀一体化德州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体制机制建设。依托德州市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集聚德州公共技术转移中心、学校应用技术研究院及省市科研创新平台等相关优质资源,建立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成立3D 打印技术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数字化工厂技术中心三个组织机构。中心建立理事会法人治理体制,制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制度,明确各自权力和义务,设置管理层,完善服务体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德州智能制造技术中心实施类似“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配套保障制度、自主运行制度、绩效评价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监控制度等,确保中心内部管理体系完整、激励预警作用明显、运行合理规范。

(2)以中心建设为基础,实现三大功能。建设3D 打印云服务平台,实现3D 打印在线定制、在线加工、在线教育、在线资讯等功能;建设专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在线教育和就业服务云平台,搭建一个成体系的、自由的、开放的学习工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学习、就业、深造全方位服务;建设数字化工厂技术中心,开设装配、产品检测、成品包装等模块,升级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和WMS(仓库管理系统)系统,充分体现工业4.0 的先进理念与中国制造2025 的先进技术,服务智能制造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技术推广及社会服务等。

(3)制度引领,建立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完善技术研发与服务相关制度,促进技术研发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稳步推进;利用学校各类培训基地和资源广泛开展立足企业职工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利用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优势稳步推进社区教育;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有效激励教学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提升产学研效益,全方位促进面向企业、政府、社会、院校的多渠道社会服务。

基金项目:2019 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研究与实》(项目编号:2019218),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院校区域智能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分割区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