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编写现代汉语言文字规范辞书当之无愧的方家,在60年的专业生涯中潜心学术,历时12年主编完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虽然在语言学界之外,他的名字鲜为人知,但很多人的案头都离不开他编写的工具丛书,堪称“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就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辞书学会顾问,85岁高龄的李行健。
老师对他的教诲
1952年9月,李行健考入北大。那年,正逢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新的北大中文系“众星云集”,王力、游国恩、魏建功、杨晦、高名凯、周祖谟等知名学者汇聚于此。恰在入学当口,时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先生劝他改学文学专业。“新闻专业更倾向于有社会经验并且年龄偏大的调干生,我们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学生,就听从安排学了文学专业。”
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魏建功,家里藏书甚多,很多重要的书籍还都存下一个副本,目的之一是为方便学生借阅。一次李行健对《论语》中的一句话不太理解,便前往请教。“魏教授问我查过《辞海》没有,我说并没有查阅,老师脸上顿时露出了不悅之色。他说,读书要用工具书,这样才能培养起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今天我不回答你的问题,等你查完工具书后再来找我。”从那以后,李行健明白,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进而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完成吕叔湘先生未竟的事业
李行健毕业那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河北省分院。那时,吕叔湘先生提出了结合地方特色,搞河北省的方言调查,任务落在了李行健一人的肩上。
1983年,国务院发文让当时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之初缺少人手。经吕叔湘推荐,李行健被调进来。
1988年,李行健被日本文部省聘请,任教于日本国立一桥大学。那时,他发现日本书店的工具书包罗万象,连公交出行都有工具书可查。他对此深有感触,特意给吕叔湘先生写信。想要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1992年春,在吕叔湘、许嘉璐、曹先擢、柳斌等先生的指导下,成立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委会”,由李行健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编写规范词典列入“八五”工作规划当中。李行健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前言中说道:“从正式编写到完稿经历了12年,编写组在一无编制,二无国家拨款的情况下,全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持编写工作。”他们在离退休的年龄,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但是他们为了汉语言事业献出了全部力量。
(摘自《北京日报》贾镇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