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平台发展策略研究

2020-02-16 14:46李柯壮李海月岳彤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大学生

李柯壮 李海月 岳彤

摘  要:中国青年报曾经联合新浪网进行的“大学生旅游调查”表明,超过67.35%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年旅游一次,而且中国在校大学生将近3000万人。大学生作为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时间充裕,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水平低,旅游时间集中,而且长期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然而,旅游供给方如旅行社、网络旅游平台等,并没有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需求,没有进入校园深入了解,无法开发出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群体旅游发展模式尚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研究大学生旅游平台发展模式,探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并为B2C模式下的旅游服务平台提供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这对大学生旅游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服务平台;开发策略;旅游消费需求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大学生旅行趋势日益增加,旅行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刚需”,对于大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以及自己职业规划都具有一定意义。虽然大学生大多数并无稳定收入,但消费水平近年来在逐渐提高。

但各个旅行社、网络旅游平台,在大学生的旅游消费需求以及时代跟进多变的情况下,并未能不断推陈出新,难以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难以挖掘大学生旅游方面潜在消费需求。

因此,本课题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研究大学生旅游平台发展模式,探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并为B2C模式下的旅游服务平台提供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

(二)市场解析

67.4%的应届毕业生坦率表示,自己确实想在旅行中好好放肆一回,毕竟刚刚经历了紧张的高考或找工作。55.7%的往届毕业生表示,事后证明,旅行确实帮助他们缓解了毕业阶段的焦虑情绪。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也发现,整理与释放情绪、寻找对未来的方向等“正能量动机”,也是他们踏上旅途的重要原因。

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迅速,人们普遍具有闲置资金,而且也比较倾向于将资金消费于精神建设中,然而对于大学生旅游项目中却成为旅游项目的一个短板,大学生2016年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达到3654.5万人,但是对于这么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对于大学生的群体的旅游项目却很少,并且针对大学生的资金比较少,闲暇时间较多,思维活跃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很多旅行社都把大学生旅游项目在无形中忽视掉了,其实大学生旅游项目中有足够的机会和商机能够开发。

大学生占旅游人数的比重很大,2014年在线旅行预订用户中,19~22岁的大学生人群,所占比例20.1%。在旅游人数中,占到总体旅游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对于总体旅游人数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而大学生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旅游意向但是由于种种限制没有付出行动的,这些大学生对于旅行社来说会成为很大一批潜在客户。

(三)项目预期价值

通过对大学生旅游平台的SWOT分析,提出大学生旅游平台发展策略,在降低旅游平台运营成本的同时,带给大学生更多丰富的旅游感受。

二、问卷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1、调查方法

大学生的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被个体差异,家庭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因此本调查从旅游消费方式为出发点设计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财经学院、大连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以及郑州轻工业大学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活动从2018年9月到11月,历时两个月时间,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30份,有效问卷530份。同时对其中的5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对旅游平台的需求。总体来说,参与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同学态度良好,结果可信度较高。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来喜欢出行旅游的学生比例达到87%,并且对各种旅游景点的选择比较平衡,可见在现在交通便利的条件下,大部分大学生希望出去旅游。这说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还是比较可观的。

1、大学生的旅游意愿和旅游需求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出行方式上,有44%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助游(多人:家人、朋友、恋人),有37%的大学生选择了个人游(提前预定火车票/机票/船票等和酒店),只有19%的选择了跟随旅行团和其他。通过访谈我们也了解到,大学生出行对自己的安全要求较高,出行希望和家人,朋友或者恋人一起,个人游出行则大部分选择就近或者是有朋友在的城市,不选择旅行团的原因是最近几年旅行团问题频发,不太信任旅行团出行,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报团出行安全会有所保障。

2、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出行旅游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有47%的大学生旅游经费来源是家庭,家庭支持出行的大学生出去旅游的概率较高。此外,缺少同伴同行的因素约占30%,经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其中一部分是希望和朋友一起,另一部分是觉得没有同伴会不太安全。剩下23%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不够充分,去旅游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3、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花费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旅游目的地是繁华都市和海滨城市的占到65%,自然风景区、红色革命区和民族风俗区占到35%。经过访谈,大学生自主选择旅行目的地很少会选择远距离旅行,大多数都以省内旅行为主,国内旅游也较少会考虑,并且旅游以寒暑假的时间为主。

在消费方面,80%的大学生选择2000元以下的旅游消费,只有20%的大学生会选择2000元以上的消费,并且在出行的选择上会优先考虑价格因素。

三、大学生旅游平台现状及SWOT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平台现状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发展,更多人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来进行信息交流,这便给很多旅游电商带来了新的机会,他们开始制作PC端网页供大家使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带动了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旅游电商也因此开发了旅游APP供大家选择。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大多数大学生选择PC端网页来获得旅游相关信息,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相对于网页来说,APP相对更加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操作,限制性小,因而大学生一般都倾向于手机APP进行信息的获取。但目前国内市场并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类群体研发对应的APP,而网页绝大多数针对的是成年人这一群体,针对大学生旅游项目较少,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于旅游的需求。

(二)对大学生旅游平台的SWOT分析

优势:1、从大学生旅游平台相对于普通旅游平台的优势来说,大学生旅游平台的消费群体比较固定,市场前景广泛,根据2017年教育部的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巨大的消费群体数量为消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可支配的收入逐渐增多,家庭经济的支持和各种奖学金,勤工俭学等,为大学生旅游出行打下了基础。

3、大学生旅游愿望强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于未知新奇的探索欲需要得到满足,显然旅游是较好的选择。

劣势:1、与普通旅游平台相比竞争力较弱,虽然大学生已经有了一部分的可支配收入,但是整体旅游消费水平仍偏低,消费能力相对不足。

2、市场发展对大学生方面的重视不够。由于大学生对旅游项目的需求特殊,而且消费能力又不足,所以大部分旅游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市场的开发利用。

机遇:1、国家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旅游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使得旅游行业发展更健康,全国旅游政策倡导及指引,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旅游局鼓励企业借助云计算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先进手段,提升在线旅行预订的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

2、旅游市场前景广泛。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纵观2012-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数据,增长十分迅速。六年间中国国内游客人数增加了20亿人次,旅游收入翻了一番。截至2016年12月,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2.99亿,较2015年底增长3967万人,增长率为15.3%。预计到2018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用户规模将突破4亿人。

挑战:1、由于大学生人群的特点,并且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監管制度不健全。

2、旅游业对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经济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外部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旅游企业在涉及大学生旅游项目上会面临很大挑战。

四、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一)量身定制,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项目

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时要量身定制。一是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吃、住、行、游、娱、购项目分别列示,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形成短、中、长线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甚至零包价旅游;二是旅游方式多样化,针对大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旅游方式,如远足、自行车、轮船、火车等,也可将它们进行组合;三是组团要机动灵活。大学生出游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游者,尤其是女生。旅游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推行自组旅游团。

(二)注重性价比,根据大学生消费能力进行定价

因经济条件限制,大学生对价格比较敏感,大学生出游人数随价格变动弹性较大,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激发多数大学生的出游动机,形成最终的规模客源市场。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实现规模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促销和宣传方式

1、可以与校内的社团和学生会合作。通过赞助和冠名等方式来深入校园宣传,将品牌深入学生群体之中。

2、培养学生直销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积极寻求打工兼职的机会,锻炼自己。旅游企业可聘用他们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的旅游直销人员,利用其信息广、朋友多的优势,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

3、利用网络促销。大学生大多爱好上网,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内设立旅游专栏,供大学生浏览和查阅有关旅游信息,可以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五、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家对旅游业发展也是大力支持,发布了好多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作为旅游市场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却发展缓慢,始终没有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旅游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到大学生市场的利弊,对大学生市场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制定出符合大学生的旅游项目,必定可以占得先机,尽早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

作者简介:

李柯壮(1998.3-),男,汉族,河南鹤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