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关系着每个学生未来的命运,也对我国未来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改变授课方式,加强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程度,在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浅析如何培养我国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思考。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的授课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完成由教师主导逐渐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转变,真正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因此,为做好此项工作,教师需要改变育人思想,创新授课方法,切实提升每位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相关部门在经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在数学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授课方法。教师是课上的主导者,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台下静静地倾听、做笔记。长期以来,教师在传统育人观念的影响下,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师将书本中的例题抄录在黑板上,随后教授学生每一步该如何进行、怎样列出算式、怎样进行计算以及如何算得最终结果。每个解题方法的傳授,均是由教师一人主导,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未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发散,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
此外,现阶段,众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只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讲,几乎不举手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见,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未能及时提出疑问。课堂过于严肃,学生的参与度低,过于依赖别人的讲解,缺少主动的思考,无法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的需要。数学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思维发散能力等。死记硬背并不适合这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练习实践中巩固已学知识点,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此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在不断改革中前行,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点。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增强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未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意识后,才能在后续学习中进行自学。部分学生由于个人原因惧怕参与课堂建设,存在畏惧心理。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然后每个组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尝试将部分难度较小的教学内容交予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材料的搜集工作,使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增强自学意识,形成自学能力。
此外,数学学科的内容不同于音乐、美术等,但也有其独特的美。教师要采用恰当、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投放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精美图案,也可通过教学软件设计轴对称图形,对其进行动态变换,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轴对图形的性质是什么进而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知识在坐标纸上设计出精美图案。
2.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在下课后强化自身自学能力。教师可以选取部分成绩优秀、有一定数学天赋的学生采取“以生为师”的培养模式,让这部分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的氛围,学生既能提高成绩,又能挖掘自身自学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建设,对在课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来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培养每位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课前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全新的内容,学生如果完全不了解知识点,将不利于后续的学习。预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发现心中的疑惑。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设置几个问题。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内容,明确何为“底数”“幂”“指数”,要求学生熟记基本代表符号,探索各公式的推理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标注出存在疑惑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此外,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多名学生上台解题,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数学的本质是逻辑思维的对外展示,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既可有效地帮助了其他学生认清解题思路,又加深了自身对解题方法的掌握。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方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增强自学能力。在授课完成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解题思路是否正确。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在不断发生变化,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定位学生角色,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俞苏萍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 苏州:苏州大学,2013.
[2] 冉彦 .初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3.
[3] 雷秀梅 .初中数学新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