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促使概念有效嫁接

2020-02-16 14:46李保娣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嫁接关键因素生长点

李保娣

【摘要】概念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上的对知识与能力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是学生认知的一个成长过程。笔者在初次教学的失度与反思,二次教学的调整与实践等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概念知识,结合学生学情,通过整合教材,拓展补充教材知识,采取找准、预设和挖掘生长点等一系列教学策略,把握概念的生长点, 促使新概念进行有效嫁接。

【关键词】生长点;概念;有效;嫁接;二次教学;关键因素

在小学阶段有许多核心概念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新概念的本质,教师必须要把握概念知识的生长点,促使概念进行有效“嫁接”。下面,笔者从初次概念教学的失度与反思,二次教学调整与实践,再次反思与提炼,这三个层面来阐述如何把握概念教学的生长点。

【失度与反思】

不是每一节课都是完美的,在初次教学后常常感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种教学中的失度,恰恰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考与调整视角。

案例1: 笔者参与了同级的一位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两节试教课活动,第一试在临下课之际,学生质疑P93的例3,不是等于吗?都代表图中的一份,还有学生说都代表了这个饼。反思:学生还停留在整数的认知层面,如何做好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是本节课的难点。

案例2:教师在讲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案例时,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图形概念一般性的学习与操作方法,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习并消化本节课所设计的内容。本节课设计没有问题,那么以往的图形教学需要做一些什么调整或者补充哪些内容与方法来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乃至以后图形特征的认识做好铺垫呢?

案例3:四年级上册量角器的内容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难在何处?怎样解决?不少教育名家都在思考和实践。笔者去年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时,采用讲解示范、模仿操作、强化练习来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当时最集中的问题是:学生不会摆量角器,或者看错内外圈。笔者在反思中发现学生主要是对量角器的结构、量角的原理认识不够透彻,那么为了促使学生理解:量角器结构与量角的原理,教师需要挖掘哪些方面知识补充给学生,以及如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来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呢?

【调整与实践】

在以上三个案例中存在的种种教学失度说明:新概念本质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的习得不是无中就可以生有的,也不是原有知识的简单叠加与积累,而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上的对知识与能力的延伸、拓展与强化,教师只有把握好了知识的生长点, 才能达到新概念在顺应与同化、调整与分化中有效生长,促使概念有效“嫁接”。

1.找准知识生长点,促使概念有效“嫁接”

案例1二次教学的具体教学分为三大环节:以“整”引“分”, 以“整”衍“分”, 以“整”比“分”。教学实践以“整”引“分” 的二次教学要紧紧抓住“一半”能用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作为分数教学的突破口,引发认知冲突,同时增设用“整除到不能整除”的除法列式表述来进一步理解分数引入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的产生是从现实世界中来的,数学是因为需要而学习,唤起学习者对分数的学习动机。以“整”衍“分” 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平均分的实物操作活动,经历从整数拓展到分数的全过程,在二次教学中增设一边操作一边表述,一边板书分数意义的环节,增添一些关键动词,使“整数”过渡到“分数”的过程动态化,静态的分数概念也就“活”起来。以“整”比“分”, 除了引导学生结合实物图观察:等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数量的大小,还要增设探究几分之一比较大小的规律,使学生从图上的直观比大小过渡到抽象的分数比大小的方法,从而回归到分母即整数比大小的方法。

2.預设生长点,促使新概念有效“嫁接”

案例2二次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应先从认识长方形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特征探究的一般方法,为平行四边形以及其他图形特征的探究预设生长点。 这样,学生不仅能探究出课本上已有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征,还能从边、角的大小来探究。学生通过借鉴,对比以往学习过的长方形,自主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进行一系列的猜测、探究、验证,使自己对探究一些基本图形特征掌握了一些一般性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图形做好了铺垫。

3. 挖掘生长点, 促使概念有效“嫁接”

新教材在呈现一些概念知识时,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知识的载体,当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不足以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本知识点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特征来挖掘新的知识,建立新的生长点。案例3的教学中,量角器的结构是一个静态的展示,由于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如果能够用动态演示来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相信学生会更易于接受。二次教学为了进行动态演示,笔者增设了角的新定义和始边、终边的定义等新知识,并展示了新的一种图形位置变换:旋转,通过角的180度旋转来生成动态量角器。

在二次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增设活动角的演示,添加了角的旋转定义: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所构成的图形叫作角,并且定义了始边和终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动态生成量角器”的全过程的演示,那么为什么要有内外两圈刻度也就很好解释了。其次,在观察过程中笔者还增设:对比学过的长度测量工具直尺为什么只要设计一个0刻度,且刻度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再次让学生理解量角器内外圈设计的必要性。最后进行找已知角的活动中,他们不仅能找出一个已知角,还能找出两个相等的角,深刻理解量角器动态生成过程的学生还会找到更多,甚至发现有无数个相等的角。

【再思与提炼】

不同的概念的教学,生长点的选取视角会有所不同,通过以旧引新、以境引新,来促使概念有效嫁接,这种方式应用得最为广泛,也方便设计,由于其顺应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学生也易于接受,案例1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果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和生活经验中不能搜索到学习新概念所需要的关键因素,这时教师就要去整合教材预设生长点,如案例2。有时为了学习新知,甚至需要补充新知识,通过学习新生长点来达到对新概念的理解,如案例3,通过增设角的动态定义,并动态构建量角器这一新生长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静态量角器的构造与原理,把握好概念知识的生长点,促使概念有效嫁接,要求教师对教材知识、学生已学知识、生活经验的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学生心理与认知特征等进行有效设计。同时,在进行挖掘生长点时,教师要对小学教材结构有很清晰的认识与整体把握能力,还要能比较娴熟地掌握概念知识的探究方法,并敢于大膽整合、补充教材知识。

【参考文献】

[1] 黄晓学.论知识生长点与数学说课[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2006(11):1-3.

猜你喜欢
嫁接关键因素生长点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不同砧木对油亮型黄瓜品种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简析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关键因素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机械式胀形关键因素对桥壳壁厚分布的影响
部署资产管理的五个关键因素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