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尚 汪志华
[摘 要] 减负,需要切实转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政绩观、教师的质量观和家长的成才观,唯有各级领导、教师和家长三方通力合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减负;政绩观;质量观;成才观;转变
减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就是热点话题。早在1951年8月6日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许多学校由于功课过重,社团活动过多……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到了1955年7月,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到了新世纪的2010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减负”作为教改的重要目标。2011年全国两会上,“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经国务院同意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至此,行政减负的力量已经达到峰值!
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可谓“越减越富”。焦虑,已成了形容当下家长和孩子心态最常用的一个词。要切实改变这一状况,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转变“三观”。
首先,转变领导的政绩观。政绩观是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但是,每年高考、中考、小学质量调研成绩一经发布,同一市、县内相同类别的学校高考、中考、小学质量调研成绩排行榜也就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而社会大众往往在这样政绩观的带动下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中考、小学质量调研成绩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样的政绩观及其营造的社会舆论自然成为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幕后推手,这也是广大中小学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疲劳战术、题海战术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及校长要积极落实“减负”政策,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轉变教师的质量观。当前,高考、中考、小学质量调研成绩依然是许多学校考核教师乃至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这也直接导致教师的质量观依然停留在仅看学科教学成绩上。教师的片面质量观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就是以题海战术为“不二法宝”,不遗余力地加班加点搞应试教育,这也是学生负担“越减越富”的又一重要原因。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督促学校优化教师教学实绩考核细则,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合理看待考试成绩,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理论培训,转变教师质量观念,引领广大教师坚决杜绝一味追求分数、升学率的片面质量观。牢固树立“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的育人理念,以正确的质量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最后,转变家长的成才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无可厚非。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龙”“成凤”并非一定要考上普通高校甚至名牌大学,就读职业学校同样有美好的未来,各行各业的翘楚都是“龙”“凤”。当下,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眼中只有清华北大,退一步求其次也是非985、211不上。在这种过高期望的驱动下,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让孩子大量刷题,这也是导致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国家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样,同样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薪资报酬和发展前途。职位高低、岗位的异同不是衡量人的价值所在。
总之,唯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校长秉持正确的政绩观、老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家长心怀健康的成才观,各级领导、教师、家长三方通力合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政策定会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