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娟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自BIM 技术在我国建筑业领域推广使用以来,其利用自身三维与二维结合的特点,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例如建设前期的虚拟建造、设计阶段的机电线管优化设计、建筑结构碰撞检查、招投标阶段的BIM 计量与计价、施工阶段的5D 项目管理以及运维阶段的资产移交及设备管理等,很好的体现了其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缩短工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和建筑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巨大优势。
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出适应当前行业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专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要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2014 年国家教育部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工作需求真正融合,创新当下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与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建筑业、房地产行业(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海外市场的开拓,2013 年12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国家推广工程造价咨询制度,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从过去只重视施工图阶段的造价确定与控制向前扩展到建设工程项目的前期投资决策,向后延伸至工程经济纠纷鉴定与仲裁咨询。实施全过程造价咨询有力的保证了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对造价管理从业者“多专业造价咨询和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业者必需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持续提升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BIM 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提升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BIM 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16 年9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 技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要求建筑相关企业培育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强化建设工程各方参与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与管理领域云技术应用点主要体现在云计量、云计价、移动终端等几个方面。随着建筑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建筑单体的体量越来越大、人们对建筑物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专业设计越来越复杂,只有借助云技术才能快速完成复杂单体或节点的计量与计价工作。同时,在询价环节,借助云技术帮助造价工程师及时查调材料设备供应商共享的建筑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信息。移动终端则可以帮助造价人员在云端快速完成工程结算价款支付、工程变更与索赔等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建设工程造价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瓶颈是人才,以BIM 技术、云技术为代表的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够紧跟新技术发展步伐,引导造价咨询创新发展的人才奇缺,如何培养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急需的人才,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的现代学徒制有着巨大天然的优势。校企双主体育人,能够将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快速地转化为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推动本专业教育改革与建筑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立足于协同校企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体制和机制,构建工程造价专业(BIM 方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双导师”团队,以“现代学徒制”建设为契机提升校企双导师团队的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甘肃省建设行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引领工程造价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我省工程造价相关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形成教学改革成果,为兄弟学院提供典型案例和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意向协议,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确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形成“学校—企业—行业”三元合一的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完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段式”育人机制的创立和稳定运行。真正提高学生岗位职业技能,同时实现学生所学技能与实习专业完全对接,更好地为地方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也为国内现代学徒制建设提供典型案例。由院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招生和招工,实施校企交互培养。
基于岗位能力分析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及制度。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双场所培育,教学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面向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行业需求、企业岗位标准开展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提炼BIM 建模师、BIM 造价师岗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考核点,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专业教学标准,使教学和实训内容紧贴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含专业技术技能、学徒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两个维度。在教学内容设计前,校企双导师共同研讨,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需求,然后基于研讨成果设计教学模块作为学徒制教学内容,同时校企联合编写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专业教学教材。同时基于学徒制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引入项目化课程教学,在项目化教学实施中,学徒模拟成立若干公司,在体现职业环境特点的教学氛围中,应用BIM 技术完成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设工程造价确定项目,教师做引导,学徒边讨论、边动手操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在当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大形势下,BIM 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相关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工程造价专业设置BIM 培养方向,是适应建筑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需求的体现,可以实现为建筑行业输送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多数因无法互惠互利而不能落到实处,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依托的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一种新型融合关系——“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都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