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跃孝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 401520)
目前,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筏板基础面积和厚度也在不断增加。混凝土浇注后水化反应生成大量的热,形成不同的温度分布,构成整个筏板基础的温度场[1,2]。由于温度场分布的不均匀产生温度应力,如果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拉应力,将会产生温度裂缝[3],这会对结构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本文结合某工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温度测试,研究了筏板基础混凝土内部温度场的分布,可为控制温度裂缝、计算温度应力等提供试验数据。
本文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ANSYS 进行有限元分析时考虑混凝土的浇注温度、施工间歇、对流边界条件等因素,合理选取载荷步长[4]。气温采用施工期间实测气温的日平均值。图1 为某工程混凝土筏板基础有限元模型图。
根据筏板基础的温度云图可知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内外各测点的温度都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在混凝土浇筑25 小时左右,内部温度达到最大值,在混凝土浇筑24 小时左右表面测点的温度达到最大值。
混凝土筏板基础表面测点和中心测点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和图3 所示。
图2 表面测点实测值与计算值
图3 中心测点实测值与计算值
从图2 和图3 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温度计算值和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出现峰值的时间也是基本一致[5],但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最大值要低于混凝土内部的最大值。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水化放热和对流边界条件来仿真实际温度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说明此方法可行。对于厚度特别大的筏板基础,混凝土水化热危害应该引起工程人员的足够重视。模拟计算结果可以作为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前的参考数据,可为采取温控措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