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滑坡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2020-02-16 22:48:22
四川水泥 2020年5期
关键词:滑力滑体挡墙

杨 煜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6000)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山西大同市,原为露天开采煤矿,占地约为38000 亩,开采矿坑有11 个,滑坡点有32 处,滑坡区域面积达2200 亩。滑坡区下大部分有地下水渗出,表面植被和土壤破坏严重。

2 滑坡的定义和危害

2.1 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008 年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地矿部地质灾害勘察规范)。

滑坡通俗的讲,是原地形的岩土体在雨水、河流和人类生产、生活等外力的作用下,岩土体沿坡体的内部软弱面出现整体性失稳现象。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其发生受地质条件和自然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2.2 滑坡的危害

滑坡作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通过对32 处滑坡区的调查,造成周边村庄多数房屋裂缝、耕地坍陷、道路下陷、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造成停电、停水、威胁到矿山设施,厂房安全。并且除直接危害人类外,还常常产生一些次生灾害间接危害人类。

3 滑坡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该工程所有滑坡地区观察、采样、分析,发现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受露天煤矿开采,山体地貌、岩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原岩石土受力结构失衡、失稳,从而发生滑坡。二是受到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而造成的。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土质、水、人类活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1、地形地貌。多数滑坡地区陡峭、高差大,坡度角度大于45 度,最小高差71m,最大高差232 m。上部、中部都有较多规律、较连贯的裂缝。滑坡的形成还要满足斜坡具有一定的坡度、形态、高度,才能形成易于滑落的悬空面。易于发生滑坡地形的特点是上下陡峭,中间平缓,上部坡形呈环状。

2、地质构造。滑坡多处于破碎断层、节理发育、褶皱倾斜、岩层与线路走向接近的大倾角岩层上,是滑坡发生频率高的地质构造。斜坡上当岩石、土体被构造面切割成断裂状态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岩石、土体向下滑动形成滑坡的必要条件。由于断裂的构造面使得斜坡上的岩石、土体风化加剧,便于降水沿着断层流入,导致斜坡整体性被破坏,最终导致滑坡的产生。

3、岩土土质。滑坡发生的物质基础就是岩土,其结构与质量对滑坡的效果与形成有着关键影响。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对于结构相对完整且外壳坚硬的岩土,抗剪与抗风化的强度大,其组成的斜坡具有良好的整体,因此不容易形成滑坡。反之,则容易发生滑坡。

4、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雨水(或雪融水)等。水是形成滑坡现象的一个重要的诱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断渗入岩土体,使土的含水率增大,粘聚力降低,将斜坡的岩土进行软化,降低其强度,并产生水压力,增加岩土重量等作用,其中对岩石软化与降低强度方面的效果最为明显。

5、人类活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是造成滑坡形成最普遍、最常见的外部因素,也是发生滑坡现象的一个重要人为诱因。像该工程原为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机械挖掘、人为爆破、在斜坡进行局部的加载减载等情况都是造成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爆破产生振动,引起潜在易滑坡的斜体承受爆破产生的振动力,使斜体的稳定遭受破坏,从而引发滑坡,特别是软弱面的岩土斜坡更为明显。

4 治理措施

根据滑坡发生的原因,结合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和周边条件,以及相关治理经验,以降低岩土体滑动力,增加抗滑力和周边地形对滑动体的约束力,减少地下水和地面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为原则,来增大稳定系数,达到滑坡体稳定的目的。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削坡卸载措施。削坡是从滑体至上而下清挖外运,减轻上部荷载,使其产生的滑动力减小,与下部岩土体的抗滑力平衡,达到稳定滑体的作用。该措施有经济、实用、施工方便的特点。岩体上部多为滑坡撕裂带,形成滑坡台地,高低跨参差不齐,危岩密集,可能产生崩塌。首先排除危岩、清理撕裂区域。其次,至上而下、分区分片清运滑体,削坡成“梯田”或“台阶”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坡度和高度,每道坡高度以10m 为宜,坡度越小越好。

2、强根固本措施。是对于滑体中、下部为了达到减缓滑动,增加抗滑力,通过岩土反压、注浆、设置抗滑挡墙、抗滑桩等方法,改善和增强滑体下部的整体稳定性,与周边和下面稳定岩土层形成整体,从而产生抗滑力和约束力的一种措施。

1)岩土反压。主要适用于推移式滑坡体,效果尤为显著,但受地形影响大。反压是在滑体前部抗滑地段采取加载措施以增大抗滑力,但反压部分填到坡趾的材料必须能反滤,需设置排水垫层,消除水的影响。

2)抗滑挡。抗滑挡墙借助于挡墙本身的重量,支挡滑体的剩余下滑力。通常挡墙是在缺乏使边坡延伸到足够长度的空间的情况下使用。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挡墙本身的稳定性,有必要采用多道挡墙或是多道扶壁来满足稳定性。

3)抗滑桩。是穿过滑体深入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抗滑桩必须有足够的抗剪力,可与锚杆等复合使用,效果更好。抗滑桩具有破坏山体少、施工安全、工期短的优点,但造价比较高。

3、引流导水措施。地下水和地表水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将地下水和地表水引出、有组织的排放,改变了水对岩土体的侵蚀,达到稳定滑体的作用。

1)地表导水。根据坡体地形设置集水沟、集水坑和排水槽,进行有组织排水,能减少地表水、雨水的下渗,减少了对坡体岩土的侵蚀和扰动。集水沟、集水坑和排水槽可采用砌砖、砌石或混凝土施工,该工程采用生态袋修筑。

2)地下水引流。在坡体上设置引流管,根据地下水的流量、流速、压力确定管径、深度和间距,将地下引流水排入地表导水系统。引流管以打孔钢管和PVC管为主。

5 结论

露天矿山滑坡是典型的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诱发的自然现象,科学合理开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代的主旋律。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效果会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滑力滑体挡墙
滑坡抗滑力计算取值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重载机车电制动力对踏面剥离的影响研究
高速铁路周期性激励作用下轮轨非稳态滚动接触研究
铁道建筑(2019年4期)2019-04-29 01:44:00
滑坡碎屑流颗粒分选效应的数值模拟
地铁围护结构地墙加长与土层扰动的关系
山西建筑(2018年25期)2018-10-09 05:15:00
立式旋压机纵向进给机构液压配重设计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万梁高速某滑坡降雨入渗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
灾害学(2018年1期)2018-01-04 07:33:24
露天矿反铲挖掘机处理滑体的方式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