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荣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畜牧兽医站 618100)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寄生在鸡红细胞和白细胞中而引发的一种原虫病。 感染鸡临床特征表现鸡冠缺血发白,无血色,业内又将其称为“白冠病”。 在我国,南方流行要比北方严重,且以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养禽业的发展[1]。 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防控本病,下面就其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鸡住白细胞虫属于单细胞原虫,临床常见为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两种。 卡氏住白细胞虫的成熟配子体近似于圆形,其中有一个核,体积非常大,几乎占据了整个菌体内部,宿主细胞通常为椭圆形,虫体寄生后,细胞核被挤压成一个深色的狭带,将虫体包围。 沙氏住白细胞虫的成熟配子体为长形,宿主细胞为纺锤形,细胞核被挤压至一侧,大配体大小约为22μm×6.5μm,着色深蓝,色素颗粒密集,褐红色的核仁明显,小配体大小约为20μm×6μm,着色淡蓝,色素颗粒稀疏,核仁不明显。
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体内携带的虫体有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主要集中在肝脏、肾脏、肺、脾、心脏、脊髓以及淋巴结等实质器官和组织中,之后在血细胞中形成大小配子体。 当蚋、蠓等吸血性昆虫侵染鸡后,这些配子可经口腔进入昆虫体内,并进行有性生殖,最终形成子孢子,子孢子再逐渐转移至蚋或蠓的唾液腺,此时,如果这些吸血性昆虫重新侵染健康鸡,子孢子就可经唾液进入体内,从而完成传播过程。 由于蚋、蠓等这些昆虫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活动最为频繁,故本病在每年的6~10 月份发病较为集中,尤其是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天气,很容易暴发本病。 除了依靠媒介传播外,血液途径也能直接感染,如注射疫苗时针头未严格消毒等。
鸡感染后潜伏期1~2 周, 临床表现以全身广泛性出血为主。鸡日龄越小,症状越明显,死亡率也就越高。最初在鸡群中仅个别发病,病初体温升高,不吃料,眼睛常半闭,离群独卧,口腔不断流出液体,粪便不成形,为黄绿色粪便,呼吸困难。 随着疾病的发展, 鸡群中受感染的鸡越来越多, 最早感染的鸡开始有咳血、走路困难、机体消瘦的表现,粪便呈水样,鸡冠苍白无血色,伏地不动。 雏鸡大部分因贫血,最终机体衰竭而死亡。 青年鸡感染后死亡率低于雏鸡,同样表现贫血,体重不达标,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精神萎靡,活跃度差。 性成熟后的鸡感染后表现一过性,有些轻度贫血,无需治疗可耐过,但产蛋率和蛋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差,蛋清稀薄,均蛋重减轻,不合格蛋增多[2]。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肝脾肿大,表面有出血区,血液稀薄,凝固时间明显延长,鸡冠发白,胸肌、腿肌、心肌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出血点,肺出血瘀血,呈深红色或紫红色,肾脏肿大出血。 还有一个共性特征是,各内脏器官都有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如小米粒大小的结节,取这些结节进行镜下显微观察,能见到多个裂殖子。
本病目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用于防控, 临床需要通过提升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和消灭昆虫媒介来降低本病发生率[3]。
5.1 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不从疫区鸡场引雏,鸡苗要选择知名厂家的雏鸡,淘汰弱雏和病雏,作好雏鸡的开口工作,防止出现白痢型腹泻,从而影响垫料卫生。 鸡舍要定期消毒,保持适当的通风量,防止舍内湿气过重。 经常受本病困扰的鸡场可用磺胺类、氯苯胍等药物进行程序性预防。 员工衣物、 鞋帽要勤清洗, 防止昆虫媒介经衣物上粘连的羽毛扩散。 一线员工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感染鸡,并及时隔离。
5.2 消灭昆虫媒介 蚋、 蠓等昆虫对本病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炎热夏季到来前,一定要将鸡场周围及场内的杂草、污水沟等彻底清理和填平,防止昆虫滋生。 舍内定期洒生石灰,不但能起到环境消毒作用,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环境湿度。 新建鸡舍一定要规划好,选址要通风向阳,远离沼泽、死水池塘、 荒草坡等地。 疫区鸡场可将鸡舍的所有门窗用小孔窗纱封住,鸡舍周围可用干艾叶、青蒿等点燃,捂烟熏蒸,尽可能驱散这些昆虫。 舍内每周喷一次灭虫药,品类可选择除虫菊酯类或有机磷类。 地养鸡场可设置沙浴池,其中放入硫磺粉,保持鸡体表干燥,减少蚋、蠓的侵袭。
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氯丙嗪钠、磺胺喹噁啉等都是防治本病的首选,临床可按照全天饮水量的0.05%剂量浓度集中饮水使用,连用3~5d。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磺胺类药物吸收后很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晶,肾毒性较大,使用时一定要配合0.1%的小苏打拌料使用,小苏打能碱化尿液,从而阻止药物的结晶析出,安全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