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
(青海省草原总站 810000)
对青海省草地资源进行调查会发现,草地鼠害主要发生在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同时危害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在防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弹的情况。 青海省草地鼠害的类型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和高原田鼠,在全省各个地区都有分布,比较严重的地区为三江源。 高原鼠兔危害的面积为总面积的75%;高原鼢鼠危害面积为总面积的9%;草原田鼠危害的面积为总面积的3%。 由于受到草畜平衡矛盾与超载过渡放牧、自然恢复进程较慢等因素的影响, 每年青海省因为鼠害造成的牧草损失非常大,直接经济损失达8 亿元。
在上个世纪的80 年代末,青海地区的草原鼠害比较严重,政府采取了许多草原鼠害的防护措施, 尤其加强对三江源地区和青海湖流域地区的保护,也增加了灭鼠资金的投入,采取了一些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治理,该地区的草原鼠害已经实现了明显的好转, 尤其一些地区鼠害猖獗的势头已经得到了遏制。 此外,比较严重的鼠害地区已经转为中度和轻度危害,危害程度大幅度下降。 鼠害的治理也使天然草场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牧草的种类开始增加,牲畜可食用牧草种类增多,改善了草地的生态环境。 在鼠害防治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采取生物防控技术和生态防控技术, 尤其是物理防治技术比较显著,设置了许多捕鼠夹、捕鼠钳等工具,提高了物理防治的效率。 在鼠害防控的的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化药防治手段,避免对受害的天敌造成危害,导致鼠类数量增加。
在具体的防治鼠害的过程中,灭鼠原则贯彻不到位,有些地区的草地使用权存在争议, 或者一些牧民群众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不杀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地鼠害的防治效果,甚至有一些地区出现鼠害治理反弹的问题。
预测预报工作对于加强鼠害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青海省因为受到资金、设备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省的鼠害监测点比较少,许多地区没有进行监测,存在着盲区,进行全面检测也存在比较大的难度。 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全省的受害动态情况,或者监测的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该地区鼠害防治的效果。
青海省草地鼠害防治的过程中,前期的防治工作可以落实到位,到后期的管理措施落实不好。 此外,因为受到经费和农民群众素质的影响,在鼠害治理的过程中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进而影响了鼠害防控的效果。
为提高青海省鼠害防治的效果, 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重视对鼠害预测预报专业人员的建设,在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 其次,加强预测预报能力,适当增加鼠害的监测点,重视对信息数据的采集,为采取科学的灭鼠措施奠定基础。 再次,要对草原禁牧休牧区和鼠害严重发生地区进行重点的监测, 同时分析监测的数据,了解鼠类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最后,在重点防控的季节,加强对鼠害的预报预警工作,保证鼠害防治信息的畅通。
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邀请专家进入到鼠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调查,从而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保证防鼠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应该组织专题讲座,对草地鼠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在此过程中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控的原则。
为提高青海省鼠害防治的效果, 各个地区应该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可以将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和草原奖励机制相关联系,以村镇为单位对灭鼠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对防治工作良好的单位进行奖励,提高群众的参与力度。 各级部门还应该制定科学的灭鼠防控制度和规定,保证各项措施的顺利落实,提高防治工作的效果。
草原鼠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应该了解草原鼠害发生规律性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灭鼠措施, 推进草地鼠害专业化防治进程。 在生物防治过程中,应该选择高效和低毒的生物防治剂,不断提高防治的效率。 在灭鼠工作开展之前,可以对参加灭鼠工作的人民群众进行技术的指导,讲授投放饵料的技术要领,并且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饵料的统一派发。 此外,还可以派遣技术人员蹲点驻扎,解决人民群众在反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鼠害防治的效果。
为加强鼠害防治的效果,应该增加鼠害资金的投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对鼠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 此外,利用一段时间加强对鼠害比较严重地区的治理, 在治理鼠害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提高鼠害防治的效果, 相关的工作部门可以通过开设培训班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鼠害防治工作技术指导, 提高人民群众的鼠害防治能力。
采取科学鼠害防治措施能够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鼠害的防治工作责任重、难度大,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灭鼠措施同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灭鼠工作中, 在鼠害防治的过程中坚持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为更好地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青海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