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既有传统的湿作业模式,也有半装配半传统的模式,也有正在推动的建筑工业化以及新工业生产模式。这些生产模式又和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市场格局。
一是传统湿作业模式+数字化。传统的湿作业模式的“高度离散”化一直是个行业难题。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并结合建筑业的BIM技术,将带来三个转化:一是作业数字化,能实现信息实时收集、传递与留存,使管理更加立体,全面实时感知。二是管理系统化,智慧工地平台全面接入施工现场的塔吊、施工电梯、高支模、深基坑、环境监测、杂技等多种场合与设备,达成业务动态协同。三是决策智慧化,BIM+智慧工地平台使先进技术真正应用到项目各种场景;有了业务应用的场景后即可产生海量数据,平台支持数据仓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存储、清洗、分析;筛选出有效数据后供项目负责人制定战略规划,合理高效决策,并及时预警风险。
二是半装配式半现浇+数字化。一些企业提出了“混凝土现浇和装配式结合”的模式,在装配式结构体系上采取“渐进式创新”,既兼顾了现有现浇体系优势,又能探索装配式创新,还积极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将设计、制造与施工等环节进行打通。
三是厂场联动+数字化。强调融合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的一体化“生产线”。通过智慧调度系统充分链接工厂与施工现场,以现场工业化施工驱动工厂工业化生产,通过工厂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提质和增效,通过现场工业化施工,满足个性化施工及建筑的定制需求。通过厂场一体化实现全产业链协同与柔性生产,建造过程提升到工业级精细化水平。
数字技术与建筑业的结合,也许不分发展阶段先后、设备高端低端、地域差异,有一天普遍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