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凡,张嗣兰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张嗣兰医师是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指导老师,重庆市首届科学技术中医内科学科技带头人,成都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周围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对下肢水肿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内外同治、用药如神、屡获良效。现将张嗣兰老师辨证论治下肢水肿的经验予以整理,以飨同道。
水肿是指体内水湿滞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症状,严重者还可伴胸水、腹水,据其病情轻重分为Ⅰ、Ⅱ、Ⅲ度。西医多从器官及水盐代谢阐述分析,本研究从中医角度总结张嗣兰老师治疗临床常见下肢水肿的经验。下肢水肿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静脉曲张、血管炎、淋巴病变、术后病变等基础疾病,也有无明显诱因和并发症而单纯下肢水肿者[1]。常见表现为双侧下肢水肿,晨轻暮重,久站久坐后加重,可有胀痛不适,活动后减轻,严重者可伴有皮温增高、局部发红、皮下结节等,病久后往往有皮肤色素沉着[2]。目前西医多认为该病由静脉功能下降所致,可能与静脉管壁变薄致承载压力下降,造成管腔进一步增大而发生下肢水肿;也可能由静脉瓣功能下降,不能发挥作用而导致静脉血不能正常回心,从而引起水肿,两者也可相互作用而致病,也有其他多种原因致病[3]。中医对水肿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描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中医认为水肿多因肺、脾、肾三脏出现问题而发病。张嗣兰老师自幼跟随家父学习,后者乃享誉巴蜀的名医张乐天老先生。张嗣兰老师结合自己40余年临床行医经验,在下肢水肿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用药如神,每起沉疴。
慢性下肢水肿是临床常见病,也是一种疑难杂症,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高血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或血栓形成之后[4]。中医认为,该病属水肿范畴,可分为阳水和阴水。外邪袭肺、饮食不节等形成的多归于阳水,劳倦内伤而致肺、脾、肾虚衰而致病者多为阴水[5]。人体水液运化,多靠肺气通调,肺朝百脉而调水道;而水液的传输运化靠脾之运化功能;水液的排泄要靠肾之开阖。故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关系极为密切,若其中一脏或多脏病变均可引起水肿症状[6]。张教授认为,肺、脾、肾三脏对水肿之病因病机固然重要,而除此三脏之外,肝脏之功能对水肿的病因病机亦不容忽视。因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调气机,目前临床患者随着生活节奏和压力的改变,气机不畅者明显较以前增多,而气机不畅、水湿内停,更易发水肿;其次张教授认为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均会导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气不能行津,津液易聚而为痰,痰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之因素,痰阻气机更易形成水肿。因痰湿重浊趋下,故下肢易发水肿。若气不行血,则血易停为瘀,瘀血阻滞气机,导致脉络不通,更易发水肿[7];若痰与瘀互结则形成临床难治之水肿,且易蕴而化热毒,严重者肢体不保。故而张教授认为水肿的病因病机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与肝脏的辨证关系也极为密切;并且张教授还强调“痰、瘀、虚”与下肢水肿的形成也有密切关系。
完善的望、闻、问、切一直是张教授诊病的核心。张教授常告诫我们:“一步错,步步错,一定要诊查入微。”张教授在诊查水肿病时会叫患者取站立位显露双下肢,行对比检查,并且会在侧位状态下双下肢一前一后详细检查,对是否有皮下结节和条索状改变等均会一一触诊。问诊中很强调通过食欲、大便来判断脾脏的功能;通过小便、腰疼等情况来判断肾脏的功能;通过焦虑与否和睡眠状态来判断肝脏的功能;通过舌底脉络是否瘀滞来判定血瘀的程度;通过舌根饱满程度来判断痰湿的轻重。在脉象描述上,张教授依靠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独到而准确的描述,她喜欢应用脉的应手与否来描述有脉和无脉,因周围血管科常有无脉患者,故此描述便于区分;张教授用脉的足与不足来描述气之强弱,此处的气包含正气和邪气两种;用脉的畅与不畅来反映瘀和痰阻滞的轻重。这种对周围血管病患者脉像的描述贴切准确、生动形象,易于学习掌握。
张教授认为《内经》中早有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重视对脾脏的调理,对治疗下肢水肿仍是指导性的方针。阳水多从肺论治,阴水多从脾肾论治,下肢水肿多为阴水,而阴水得阳而化,治疗时当以温补脾、肾二脏为主。《景岳全书·肿胀》记载:“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此段文字也印证了脾、肾二脏对水肿治疗的重要性。古人在《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明确提出“开鬼门,洁净府”,而在《金匮要略》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刘渡舟[8]强调利小便对下肢水肿治疗的重要性,诸多古籍均给我们指明了辨证论治的方向。张教授熟读经典并结合多年经验明确指出,在辨证论治时要重视脾、肾二脏,同时重视肝脏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因肝主气机之疏泄,而百病气为先,不论祛瘀、化痰、补虚,调气补气均为首要,故肝脏之辨证用药极为重要。同时张教授也强调脏器的虚证是水湿运化失调的根本,也是形成痰和瘀的原因,而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故在水肿病的辨证论治中临床通过四诊合参,特别是舌像脉像的诊查,常见痰瘀互结而致病,可见从痰从瘀论治也非常重要;而且“怪病多从痰,而久病多从瘀”,可见痰瘀互结形成的象征——水肿已是临床难治之疑难杂症,辨证治疗时要高度重视。现将张教授临床治疗下肢水肿的常见证型总结如下。
(1)肝郁脾虚证。该证型多见于青年人,常表现为活动量少、下肢肿胀不适且有胀感,久站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减轻,伴有焦虑、失眠等。患者饮食常常不规律,多有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应手,不畅,常见涩脉,右关脉多有不足。治宜疏肝健脾,常用逍遥散加减;若气血亏虚者加用四君子汤;若痰湿阻滞较重者加地龙、芥子;若眠差者加合欢皮、夜交藤。
(2)脾肾阳虚证。该证型多见于中年人,平素喜静少动,双下肢广泛水肿且伴有胀感,压之凹陷,晨轻暮重,久站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减轻,可伴有夜尿频数或夜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可有齿印,脉应手而不足,常为濡脉、涩脉、沉脉等。治则为健脾补肾、温阳利水,方用五苓散加减,若气虚明显加黄芪、太子参;若水肿重则加用瞿麦、萹蓄;若夜尿清长加淫羊藿;若痰阻较重加胆南星、地龙、芥子。
(3)痰瘀互结、痰重瘀轻证。该证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因病程较久,水肿较明显,皮下可有硬结,舌体多胖大且边有齿印,舌底脉络轻度瘀滞,舌根饱满,脉应手、不畅,多为涩脉、沉脉、结代脉等。治则为化痰祛瘀,多以涤痰汤加减,常配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若气虚明显加黄芪、太子参;若水肿重则加用瞿麦、萹蓄;若夜尿清长加淫羊藿。
(4)痰瘀互结、瘀重痰轻证。该证型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基础疾病,双下肢肿胀一般伴有皮肤色素沉着,或有皮下硬结,皮肤下常可扪及条索状改变,压之疼痛。可有轻度发热、皮温增高等。舌淡暗,苔薄,常有裂纹,少津。舌底脉络瘀滞明显,舌跟饱满。脉应手,偶伴有无脉证,多有不畅,常见涩脉、结脉、代脉。治则为活血化瘀、通络祛痰,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若痰湿较重则加胆南星、地龙;若气虚则加黄芪、太子参;如果水肿明显则加猪苓、茯苓或者瞿麦、萹蓄;若瘀血较重,则加三棱、莪术;若斑块硬结形成者加甲珠、皂角刺。
(5)热毒下注证。常为下肢水肿日久,瘀肿化热而成热毒。临床常见下肢肿胀明显,下肢皮肤色素沉着,局部有皮下硬结,压之疼痛明显,局部红肿、皮温增高,可伴有皮肤破溃形成,趾甲增厚且脆。舌淡暗或紫暗,苔黄,少津,舌底脉络瘀滞明显,脉应手、不畅,以结脉、代脉、涩脉多见。治则为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张教授常会配伍桃红四物汤以化瘀通络,脉络通畅则热毒更易去除;也常配伍通络走窜之品,如全蝎、地龙等。张教授更强调内外同治,除中药内服外,常配伍外用中成药,多用院内制剂黄马酊和铁箍膏外用于非破溃处,用紫草油和龙珠软膏混合用于皮肤破溃处,收效甚好。
患者郭某某,男,70岁,因“双下肢反复肿胀疼痛伴溃疡形成2年,加重1周”就诊。就诊时诉双下肢肿胀已反复发生有10余年,近两年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形成且部分发热、疼痛,破溃后又愈合,反复发作,呈进行性加重。1周前患者下肢肿胀明显加重,不能行走,皮温增高,多个皮下硬结处皮肤破溃、渗液,渗液为淡黄色,未见脓性渗出。患病期间在外院多次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见双下肢均肿胀,以膝关节以下明显,左下肢较重,压之凹陷,皮肤色素广泛沉着于胫骨前和足背处。双侧小腿可扪及多个皮下硬结形成,以左侧较多,部分破溃、发热、压痛明显,破溃较大处直径约3 cm,深及皮下筋膜。足趾甲增厚变脆明显,足背动脉可扪及,舌淡暗苔薄黄少津液,舌底脉络瘀滞明显,舌根饱满,脉应手、不足、不畅。B超检查未见有血栓形成,中医诊断为臁疮,辨证为热毒下注、痰瘀互结。治则清热解毒、化瘀祛痰,内服方药:野菊花15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15 g、天葵子15 g、黄柏15 g、生地15 g、白芍20 g、川芎15 g、三棱15 g、莪术15 g、黄芪25 g、浙贝母20 g、牛膝15 g、细辛6 g、地龙15 g、芥子10 g、当归15 g、甘草10 g。上方3剂,每剂煎取药汁1 400 mL,3次/d,每次200 mL,饭后半小时服用,并配合大黄蛰虫胶囊口服,每次4片,2次/d。同时外用以铁箍膏和黄马酊混合,涂于非破溃处,2次/d;紫草油混合龙珠软膏涂于破溃处,2次/d。
二诊:患者治疗7天后复诊,见破溃处均已结痂愈合,下肢发红疼痛均已消失,可扶拐跛行,仍有皮肤色素沉着,皮温稍高,但下肢肿胀仍明显,压之凹陷,伴有部分皮下硬结。舌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瘀滞,舌根饱满,脉应手、不畅。辨证为痰瘀互结、瘀重痰轻,治则为化瘀祛痰通络。方药:桃仁20 g、红花20 g、当归20 g、白芍20 g、鸡血藤15 g、生地15 g、地龙15 g、芥子10 g、黄芪25 g、细辛6 g、丹皮15 g、茯苓15 g、白术20 g、谷芽20 g、桑葚20 g、泽泻20 g、猪苓15 g、甘草10 g、槟榔15 g。上方3剂,每剂煎取1 400 mL,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200 mL。饭后半小时服下,3次/d。并配合大黄蛰虫胶囊口服,每次4片,2次/d。
三诊:患者1周后再次门诊复查,患者诉下肢肿胀及胀痛感均明显减轻,轻度跛行,皮下硬结变软减少,双足皮温正常,但肿胀仍明显,压之凹陷,食少便溏,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稍瘀滞,舌根饱满。脉应手、不足、不畅。辨证为痰瘀互结、痰重瘀轻,治则为化痰通络祛瘀,方药:茯苓20 g、猪苓20 g、泽泻20 g、白术15 g、当归20 g、赤芍15 g、桂枝10 g、黄芪30 g、地龙15 g、芥子10 g、胆南星3 g、青皮15 g、厚朴15 g、枳壳15 g、甘草10 g、谷芽20 g、桑葚20 g。上方3剂,每剂煎取1 400 mL,每次服用200 mL,饭后半小时服下,3次/d。并配合大黄蛰虫胶囊口服,每次4片,2次/d。
四诊:患者服药1周后复诊见双下肢总活动正常,轻度肿胀,无疼痛,皮下硬结未扪及,仅见皮肤色素沉着,皮温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稍瘀滞,舌根轻度饱满。脉应手、不足。张教授继续给与补益脾肾、利水消肿中药,方药:猪苓20 g、茯苓20 g、泽泻15 g、白术20 g、太子参15 g、黄芪25 g、当归20 g、鸡血藤15 g、生地黄15 g、川芎15 g、地龙15 g、芥子10 g、谷芽20 g、桑葚20 g、甘草10 g。上方6剂,每剂煎取1 400 mL,3次/d,每次服200 mL。饭后半小时服下,3次/d。并配合大黄蛰虫胶囊口服,每次4片,2次/d。
按:患者为老年男性,慢性起病,来诊之时行走困难,见双下肢皮下硬结形成,且伴有红肿破溃,结合四诊分析,考虑患者为久病痰瘀互结,以致脉道不通,瘀积日久蕴化而成热毒。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要将热毒解除,以防破溃加重,故用五味消毒饮为主方并配伍部分化瘀通络之品,但在此阶段,张教授强调内外同治的使用,故使用外用药物密切配合,黄马酊主药为黄连、马钱子,铁箍膏主药为大青叶、黄柏、乳香、没药等,两药合用以消肿拔毒、止痛散结;紫草油与龙珠软膏合用于溃面以生肌敛口。第二诊复诊时,红肿破溃之热毒现象均已消退,但仍有痰瘀互结之证,且表现为瘀重痰轻,故用桃红四物汤配伍部分祛痰之品,以化瘀通络使脉道通畅,瘀滞硬结得消,方中重用了桃仁、红花化瘀之品以增强化瘀散结之力。患者第三次复诊时,四诊合参显示瘀证现象已明显减轻,而肿胀之痰湿表现依然存在,故考虑为痰重瘀轻。治则以祛痰为主,化瘀为辅。用五苓散以温阳利水消肿并配伍祛痰化瘀之品,方中加用了胆南星、地龙以增强祛痰散结之力,辅以当归、赤芍以行血。患者第四次复诊,可见患者双下肢肿胀均消退明显,活动自如。考虑患者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脾肾功能下降,此次发病与自身脏器功能下降有明显关系,故给与健脾补肾之药,药中配伍行气养血之品,让患者在肿胀消退的同时促进脾胃气血生化,以巩固疗效,预防再发。
下肢水肿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且部分可发展演变为难治性水肿。张教授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中强调以下几点:①辨证是核心。因该病多为久病难治之证,病证表现形式多样,易于失诊误治,故在辨证时强调抓主证,重舌、脉,张教授临床中很重视看色底脉络瘀滞情况和舌根的饱满情况,两者在临床上反映了血瘀和痰湿的轻重。在脉像诊查中,张教授喜欢应用应手与否来表示无脉与有脉,用足与不足反映气之盛衰,用畅与不畅来反映瘀之轻重,便于记载描述,形象且贴切。②重视肝脏的辨证论治。在难治性下肢水肿脏腑辨证中要重视脾、肾、肝的辨证与用药,但更要重视肝主疏泻和调气机在该类病患中的重要作用。③痰、瘀、虚夹杂是形成难治性下肢水肿的重要病因。故根据四诊合参情况重视痰、瘀、虚的辨证,相应使用补虚、祛痰、化瘀药物。④坚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法则。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轻重缓急,往往患者来就诊的时候,病证已经很严重,甚至相当严重,故一定要掌握轻重缓急,变化运用,以保全肢体为首要,以免截肢。⑤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热毒与血瘀较重时,往往口服药物难达患处,或是起效较慢,此时在患处配合应用消肿拔毒、止痛散结的中成药,收效甚好。张教授常说用药如用兵,只要理法方药准确一致,处方配伍得当,自然药到病除,疗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