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瑶,伍先明,何卓凡,潘帅国,杨 硕,莫 倩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
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膀胱内,但不能自行排出,临床中常见于产后、脊髓损伤后及术后(妇科肿瘤、肛肠病等),中医认为因膀胱气化不利导致[1]。由于尿液一直潴留于膀胱内,使其过度充盈,导致逼尿肌出现弹性疲劳,暂时失去排尿的功能,出现下腹痛、腹胀等不适的症状,进而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排尿功能障碍[2]。目前西医主要以导尿治疗为主,但导尿患者痛苦大,易造成尿道损伤和感染[3]。临床采用电针深刺治疗尿潴留患者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提某,女,58岁,干部。因尿频尿急伴小便不利1月余,于2019年2月12日初诊。患者1月前在三亚旅游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小便不利的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泌尿系统感染。予抗感染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随后就诊于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给予B超检测,结果示:膀胱尿潴留并双肾轻度积液,膀胱残余尿量315 mL,左肾下盏小结石可疑,诊断:尿潴留。予癃清胶囊2 g/tid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qd(具体厂家不详)治疗后症状稍有改善。刻下症见:尿频尿急,小腹胀满疼痛,脘腹有灼热感,烦躁口渴,纳差,眠差,大便干且难解,舌质红,苔根黄腻,脉滑数。经B超检测,结果示: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约207 mL。中医诊断:癃闭(湿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
辨证依据:患者于三亚游玩时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膀胱后导致膀胱气化不利,继而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湿热互结,三焦气化失常,气不化水,不能下至膀胱,故小腹胀满。湿热壅聚下焦,阻滞气机,津液不能上承,故烦躁口渴,眠差,大便难,舌质红,苔根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化气行水。针刺处方:中极、膀胱俞(双)、中髎(双)、次髎(双)、会阳(双)、外关(双)、委阳(双)、阴陵泉(双)、委中(双)、行间(双)。操作:中髎、次髎穴采用4寸芒针深刺,会阳穴采用3寸芒针深刺,余穴位采用1.5寸毫针针刺。中髎、次髎、会阳穴针刺后加电针,采用疏密波(2/15 Hz),强度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留针30 min。
2019年2月16日二诊:患者诉治疗后尿频尿急症状稍缓解,B超结果示: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约151 mL。仍伴有口渴、眠差,舌红苔黄腻,脉细濡数。根据舌脉象判断,湿热之邪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口渴;阴虚生热,内扰心神,则眠差。
针灸处方:上方加关元、三阴交(双),操作:针刺操作同上。
2019年2月20日三诊:电针治疗后尿频次数减少,排尿较前顺畅,尿量较之前增加,B超提示: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约61 mL,右肾小结石可能。刻下症见:小腹坠胀怕冷,虽有尿意,但欲解不出,纳差,精神疲乏,舌红苔薄白,脉细无力。针灸处方:上方加双侧脾俞、肺俞、肾俞,操作:针刺操作同上。
2019年2月25日四诊:患者诉现排尿顺畅,每日3~5次,小腹无胀满疼痛及怕冷,精神佳,眠可,纳可,大便调,舌质红润,苔薄白。B超检查提示: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约15 mL,予原方针刺治疗巩固1次,其后电话告知已痊愈。
按:初诊时,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考虑患者感受湿热之邪及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酿湿生热,阻滞三焦,气化不利,故以“清利湿热,化气行水”为治则,选穴以背俞穴、下合穴为主。中极为膀胱经的募穴,膀胱俞为膀胱的俞穴,两穴相配属俞募配穴法,可调理膀胱气化功能。中髎、次髎二穴可清利膀胱湿热,利小便。外关属三焦经,可通调三焦。委阳可通调三焦气机,助水液运化。阴陵泉可清利下焦湿热,委中为膀胱经的下合穴、合穴可清利膀胱湿热。行间为肝经的荥穴,可清热以助膀胱气化功能。诸穴合用可达化气行水、清热利湿之功效。二诊时,患者症状稍有缓解,在原针刺处方加关元、三阴交穴,关元穴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协助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能通三焦之气机。三诊时,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但小腹坠胀怕冷,考虑邪去正虚,故在原方基础上加脾俞、胃俞、肺俞、肾俞。脾俞、胃俞为脾胃的背俞穴,能健脾化湿,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肺俞为肺的背俞穴,能调节水液代谢;肾俞可调节全身阳气,达到温阳利水作用。四诊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予以原方巩固治疗1次。
尿潴留可归属于中医的“癃闭”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素问·脉解》曰:“其病痿厥坚下,从土化也。少羽与少宫同,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邪伤肾也。”《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膀胱病小便闭。”故临床上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4]。该病病位在膀胱,与肾、三焦、肺、脾、肝密切相关。上焦、中焦的水液通过肺的肃降、脾的运化、肝的疏泄功能输送至肾和膀胱,经过肾的气化功能将水液转化为尿液储存于膀胱,通过肾和膀胱的协同作用将尿液排出[5]。该病病机属本虚标实,其病机为膀胱功能失调,气化不利,好发于中老年人[6]。
初诊时,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考虑患者在三亚受当地湿热之邪,致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发为癃闭。加之平素喜食辛辣香燥及肥甘厚味之品,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酿湿生热,阻滞三焦,水湿内停加重癃闭的发生,故以“清利湿热,化气行水”为治则,选穴以背俞穴、下合穴为主。现代研究表明S2-S4神经发出的盆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在盆底神经支配中S2-S3神经对排尿、排便功能影响最大[7]。中髎、次髎位于第2至第3骶后孔,深刺中髎、次髎可直接刺激S2-S3神经根前支,被动引起膀胱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节律性收缩舒张运动,有利于排尿反射的形成。会阳深处有阴部神经,阴部神经是控制尿道括约肌的主要支配神经,深刺会阳穴可直接刺激阴部神经达到调节尿道括约肌的作用[8-11]。委阳为三焦经的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腑”,故可通调三焦气机,助水液运化。阴陵泉可清利下焦湿热,委中为膀胱经的下合穴、合穴,《灵枢》曰:“膀胱病者……取委中央”,故可清利膀胱湿热。行间为肝经的荥穴,《难经·六十八难》曰:“荥主身热”,故可清热以助膀胱气化功能。诸穴合用可达化气行水、清热利湿之功效。二诊时,患者尿频尿急症状缓解,但口渴、眠差未见缓解,舌红苔黄腻,脉细濡数。根据舌脉象,湿热之邪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口渴;阴虚生热,内扰心神,则眠差。在原针刺处方加关元、三阴交穴,关元穴在解剖位置上接近膀胱,亦符合腧穴的近治作用[12]。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循行少腹或阴器,能通三焦之气机,促使小便恢复。
三诊时,尿频次数减少,排尿较前顺畅,尿量较之前增加,小腹坠胀怕冷,虽有尿意,但欲解不出,纳差,精神疲乏,舌红苔薄白,脉细无力。结合舌脉象考虑邪去正虚。《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在原方基础上加脾俞、胃俞、肺俞、肾俞。四诊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予以原方巩固治疗1次,通过芒针深刺及毫针针刺调理全身脏腑功能,调和全身气血阴阳,疾病得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