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雅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51800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病对全国各地疑似症状患者造成恐慌,且多数疑似症状患者和正常人员由于缺乏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甚至缺乏重视程度,导致交叉感染率上升,对相关人员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对该病尚无完全有效治疗措施,主要采用相应预防措施进行控制,以此防止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引发交叉感染。而在具体护理中,因新冠肺炎不同于以往各种类型肺炎,具有极高传染性,且传播途径广,必须提升预防力度,并取得疑似症状患者配合,从而提升疫情控制力度[2]。本文主要探讨新冠肺炎交叉感染预防措施以及护理体会,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收治92例存在肺部症状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为护理预防对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50例,女42例,最低年龄为3岁,最高为60岁,平均年龄为(40.1±1.3)岁,首发临床症状:发热35例、恶心呕吐20例、腹泻17例、头痛14例、肌肉酸痛4例和结膜炎2例。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为疑似新冠肺炎人员,且均有一种或多种疑似症状,入院后均收入疑似病房并进行检查,待核酸采样出结果后,将阳性症状患者转入确诊病房进行相应治疗,而两次采样均为阴性人员,转入其他医院实施对症治疗。而转入确诊科室患者若预防、护理操作不当,易引发交叉感染[3],因此,必须做好各项预防和护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2.1 病区划分:新冠肺炎传染率高,且传播途径多,必须将该类患者与其他患者分隔开来,进行病区划分,以整个院区为同一划分区域,并设置专用通道,包含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和医疗废物通道,每日定期消毒,并进行监测,确保消毒质量[4]。1.2.2 物品归类:各区域患者病房中物品要求配置齐全,为防止交叉感染,禁止混放,做好物品分类工作。同时要求已经进入病区医务人员禁止外出,全部物品均由专用通道运送。
1.2.3 医务人员准备工作:医务人员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群体,感染率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与防护工作,要求经穿脱隔离衣合格后,允许进入岗位[5]。
1.2.4 病房划分:划分病区后应根据患者状况做好病房划分工作,可划分为轻度疑似症状和高度疑似症状患者2部分,其中,轻度疑似症状患者病房可安排在前部分,且与高度疑似症状患者病区分离,要求每个病房仅安排一位患者,且靠窗居住,方便观察。对每个病房患者实施各项相关护理操作中,应优先对轻度疑似症状患者进行护理[6]。
1.2.5 了解患者病史:患者办理住院前,详细询问相关治疗,重点关注是否有居住武汉史、接触阳性病例史,并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症状,疾病检查后,确定患者CT是否存在磨玻璃样变,若患者全部符合上述特征,应列为高度疑似症状患者[7]。
1.2.6 外出管理:患者住院期间,为预防疫情传播,必须做好对患者病房管理工作,针对观察期患者要求不能外出,若进行外出检查,要求先与相关检查科室进行联系,到达科室后直接检查,减少在外暴露时间。此外,进行检查前,应提前联系电梯保安,开通专用电梯,并叮嘱患者佩戴口罩,而陪同人员要求做好二级防护工作。
1.2.7 手部卫生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每位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工作后,必须更换外层手套,做好手卫生后更换新手套。手套选用一次性类型,使用后作为医疗废物放入密闭式医疗垃圾桶,定时清除垃圾。而对于检查设备等,应在应用后采用2 000mg/L含氯深度消毒剂进行擦拭,对部分不能使用含氯消毒剂精密仪器,如血氧测试器,可选用75%酒精喷洒进行擦拭。要求仪器设备与每位患者接触后均进行消毒处理。
1.2.8 减少接触:适时进行病房巡视,且尽可能减少和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于患者有需要物品,应尽可能从窗外递进,此过程中若需要与患者接触,应做好处理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8]。
1.2.9 病区卫生清洁:为提升病区卫生清理质量,防止保洁人员感染,应对其进行相应培训,要求每日晨间进入病区以含氯浓度2 000mg/L消毒剂实施清洁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回收脏病服和垃圾,回收中注意避免与物品接触,卫生清洁后更换新手套,并做好手部清洗工作。
1.2.10 确诊患者病房清洁:对已经确诊患有新冠肺炎患者,转科后对其入住病房应及时做好相应清理工作,进入病房前应先使用紫外灯管照射1h,进入病区后使用含氯浓度10 000mg/L消毒剂对物表和地表进行全面擦拭,清理后更换脏被服,并用水溶性垃圾袋包装密闭送至专门清洗中心处理,并对更换后病床被褥进行消毒,消毒选用臭氧,做好终末处理后,继续使用紫外线照射1h。
1.2.11 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患者配合度对保证病情预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必须提升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重视,向入院患者推送病情安全防护信息,使用微信推送关于疫情防护和个人护理相关文章,告知患者进行阅读,并尽可能简单向患者说明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工作以及自我护理意义,提升其依从性。病房巡视中,应在避免与患者接触前提下做好监督工作,针对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纠正。适当进行言语安慰,缓解患者焦虑、急躁、恐惧等心理[9]。
1.2.12 关注医护人员与患者口罩佩戴: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因此,必须佩戴口罩。要求医护人员、护工、保洁员必须佩戴口罩,家属禁止探视,递送物品由护士从专用通道送,防止感染。而患者自身也应该佩戴,尤其是疑似症状患者。而为保证口罩的保护效果,要求必须反面正对面部佩戴,不可反戴。并要求佩戴后覆盖住口鼻。
1.2.13 禁止不良习惯:患者患新冠肺炎后,其痰、血液和粪便等均可检测出含有新冠病毒,通过该类渠道排出体外后,借助其中营养成分,病毒存活时间会延长。为防止交叉感染,要求相关人员尤其是已感染人员,禁止随地吐痰,并且禁止乱扔分泌物废弃物,保持良好行为习惯,降低交叉感染率[10]。
1.2.14 适当使用抗菌药物:现阶段,针对新冠肺炎尚无确切有效药物,而普通人群属于感染率较高群体,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员,而已感染人员主要是借助自身免疫能力,同时配合相应医疗措施,而免疫力低下患者病情改善慢,可在医嘱下适量使用抗菌药物辅助机体进行病菌清除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对新冠肺炎疾病预防知识掌握评分,总分为100分,从饮食、个人卫生护理、手套口罩使用、外出注意事项和家庭环境卫生处理等几方面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对疾病预防效果越理想。
采取交叉感染预防措施后,新冠肺炎患者交叉感染例数为0例,感染率为0%,患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94.23±2.11)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部炎症,简称“新冠肺炎”,出现时间为2019年12月,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开始,逐渐波及更广范围,该病具有传染率高、传播渠道广等特征,患病后可见发热、咳嗽、头痛、肢体乏力等症状,并且重症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出凝血功能障碍等,而危重患者病死率较高。为有效控制病情,对于疑似症状患者以及接触者,应按照相关要求采取居家医学观察,不可随意外出,并做好自我身体检查工作,若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应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序进入指定医疗机构诊断检查等,确诊后直接入院治疗。现阶段,尚无完全有效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借助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并配合相应医疗措施进行控制。而预防为重点措施,具体开展预防工作中,受新冠肺炎病情特征等影响,必须提升控制力度,针对疑似病症和确诊患者,要求掌握患者信息和症状,划分病区,分离不同入院人员,并根据人员分类设置专用通道,做好隔离工作。并且内部预防工作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必须对物品进行分别管理。同时针对卫生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包含医务人员穿着、患者个人卫生、病房环境以及医疗废弃物等方面。此外,护理中还应取得患者配合,以此保证护理措施落实[11-12]。
本文结果显示,暂未发生交叉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94.23±2.11)分,可见预防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交叉感染,并且可提升疑似症状患者各项防护措施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防护措施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新冠肺炎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具有极高传染率,且传播渠道多,包括唾液、物品等,与以往常见肺炎相比,控制难度大,易出现交叉感染,必须做好全面防护工作,将预防工作落实到个人,尤其是对带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必须提升防护力度,严格管理。通过对该类群体人员做好相应隔离工作,并切实落实对患者卫生处理与防护工作,做好定时卫生清洁,以此降低交叉感染发生可能性。同时,针对疑似症状患者,应告知其病情预防具体措施,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加强患者对自身保护力度,从而降低感染率。此外,新冠肺炎发病时期应重视患者对医院开展相应工作配合程度,从而保证各项措施落实,以此为疑似症状患者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对全部疑似症状患者实施交叉感染预防,详细了解患者资料,做好病区划分、隔离以及消毒清洁工作,可控制感染发生率,防止病情扩张,利于控制疫情,提升对相关人员保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