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的科学融合,并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组织学生系统化、层次化的学习与应用理论知识。传统教学模式更突显学科本位特色,重视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综合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与现实背景相脱离,无法培养出具备岗位胜任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此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需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改革建立新的思考与思路。紧密围绕新时代下的人才需求标准,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致力于培养出具备极强行业竞争力、社会适应能力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并切实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与改革的全过程中。
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合理化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将他们放置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全面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即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基本思想,更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要手段。只有做到精准定位师生角色,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顺利、高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适当弱化自身的权威属性,以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学习需求、学习问题为核心参考,更加具有针对性、战略性的创新与优化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意识设计教学计划与教学流程,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令他们对专业本身、教师都具备良好的认同与认可。倘若不能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将不能创建一个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建构适应新时代背景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突显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与特色。未来学生更多的是服务于社会与企业的经济建设,他们并不会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因此,教师需重视提升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并引导他们对证券投资管理、商业运作等建立良好的认知。同时,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必须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对接。以基层经济部门、企业经济管理顾问等岗位实际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应过度依赖专业教材,需科学的融入行业内最新的知识、技术与理念,令学生学习到最具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而具体建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遵循课程与手段的实用性原则。即所选择的课程需与岗位工作的需求相一致,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需有效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以此为方向,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为学生创建科学、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关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改革,教师需结合现实背景,对人才培养形成新的思考。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下,教师应以动态视角、现代思维审视经济管理教学的改革问题。即无论是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还是对教手段进行创新,都必须确保学生最终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做好理论课程建设与实践训练的融合工作,并以此为基本的设想与框架,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科学的丰富与完善。教师应始终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想,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全面的规划。如教师需将会计模拟建账、成本测算、创新创业教育等知识进行科学的渗透与交叉,并将其与具体的职业活动进行对接。在丰富学生知识层次的过程中,必须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与教育领域有了更加密切的关联。而针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需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即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与功能,对传统课堂进行合理的延伸与拓展。教师可将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进行精准对接,注重在实验、实训、实习、线上谈论与知识拓展中,基于案例教学法、理论讲授法、企业顶岗实习等育人新手段,科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应发挥网络教学元素的作用,构建具有趣味性、多样性、交互性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并形成统一的规划与标准,有序、科学的落实与推进教育深化改革工作。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对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与全面规划。由此,确保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互相协调,最终实现总的教学改革规划的整体优化。
经济管理专业具备一定综合性、交叉性特征,且会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经济管理专业有着极强的应用性,必须在不断的实践训练与经验累积中,才能洞悉行业竞争的规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精尖人才的主要阵营,必须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改革。秉承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个更利于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教育工作者需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学术研究进行科学的融合,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科学配置教学比重。教师需基于集理论-实践-研究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思维素养,令他们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教师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进行统一;将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进行深度融合;将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学会研究进行对接。使学生系统化学习最具有实用性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并将其以不同的途径进行实践应用。即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创业项目的跟进,使学生对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商业经济运作建立射深刻的认识。同时,组织学生定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基于真实的工作场景,深入的参与到经济管理工作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具有一定科研意识与较强专业实践精神的学生,参与到学校专业课程教育与实践研究的项目中。紧密围绕学术主题,对经济管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依托更趋向完善与科学的新教学模式,势必可培养出适应于不同领域的现代化人才。
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学生的眼界与思想更加开拓与跳跃。教师必须将教育眼光放长远,致力于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意识,以及极强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目前,学生更易于被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诙谐风趣的内容所吸引。学生乐于从网络平台获取精神需求与满足,并搜索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与资讯。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能完全控制他们的学习行为。在此形势下,教师必须引导式的开展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的兴趣与认知,令他们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生对网络平台的热情与依赖,教师可利用这一显著的特征,不断创新与完善线上与线下混合式专业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应将传统教材与创业案例进行科学融合,将其制作成视频课件或微纪录片。组织学生在线上平台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令他们结合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对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进行探索。尤其,教师在制作与剪辑微记录片时,应将与经济管理专业密切相关社会事件进行层次性的衔接。从时间的维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变革历程、行业发展重要节点进行全面学习与研究。而在线下开展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学校通过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训练的平台。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创业项目中,或以经济管理顾问助理的身份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在众多行业经营、创业人才的引导与影响下,令学生逐渐形成现代经济思维、大数据思维,以更加理性的视角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并对新型企业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师利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专业教学模式,不仅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意识,还可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并拓宽其经济管理视域与眼界。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发生较大变化。各企业招聘中既看重求职者的学历与专业技能,还对他们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了管理极为关注。因此,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科学融入新知识、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技术。构建多维、全面、实用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令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思维素养等方面都可获得全面培养。由此,助力各校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的高精尖经济管理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