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赵 军 (.天津市滨海新区寨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80;.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80)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面临着沉重的压力[1]。高血压患者的病程较长,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水平,防止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及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血压患者需在社区内接受长期的随访和治疗,但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服药依从性差等问题[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压控制效果。本文将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文献研究,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干预对策,现综述如下。
我国目前的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社区,国内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题不容乐观。钟纯洁通过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对长沙市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全面量化调查的结果表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率较低,仅为34.81%[3]。李永红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知识、行为、生活方式、血压监测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对血压控制效果产生了直接的不良影响[4]。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低主要表现为不按处方要求服药、随意加减药量、擅自停药或漏服药、擅自更换药物。
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但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目前尚无定论。综合近年来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来看,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服药状况、高血压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等因素是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危险因素[5]。
此外,涂燕玉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压监测及服药次数也对患者服药依从性有一定的影响[6]。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血压监测规律的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监测血压得到客观的血压水平,知晓血压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每天服药次数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老年患者每天服药次数越多,服药依从性越差,这可能是由于服药次数越多越容易增加漏服药的几率,此外多数老年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性疾病,每天服药量大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在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诸多因素中,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服药依从性差的直接原因[7]。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疾病防治知识,因此规律用药意识不强。病程较长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这是因为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越高,对疾病重视程度也越高。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接受能力较差,且接受高血压防治知识的途径较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药依从性。对于丧偶、儿女不在身边、无社会支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监督,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明显,缺乏关心和关爱,因此服药依从性较差。此外,经济因素也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的用药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经济收入低的患者难以承受长期的药物治疗费用,因此会出现漏服药,甚至不服药的情况。
3.1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干预模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往只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缺乏对患者病情的追踪和反馈,服药依从性难以保证,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干预模式尤为重要。程波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医院与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8]。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干预模式要求医院、社区和家庭明确各自的职责,医院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的用药指导,出院前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服药计划和复诊计划,并与社区医院交接患者病情及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9],社区医院应做好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服药期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合理服用药物。此外,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用药监督工作,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3.2社区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社区在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也承担着一定的任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单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社区多部门应更积极参与进来,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工作。李国慧等研究表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社区居委会、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人员等组成的团队联合通过定期血压检测、健康教育、健康随访、健康体检、用药督促等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10]。
3.3重视患者访视工作: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因此要重视家庭访视的作用,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访视护理是通过家庭访视对患者的心理、躯体、行为等进行全面干预,引导患者科学控制血压,提升用药依从性[11]。访视主要包括集中访视、入户访视和电话访视三个方面,其中集中访视是将患者有计划的集中到社区特定地点,通过专家宣讲、播放视频、互动答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集中访视;入户访视和电话访视主要是了解患者服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督促患者合理用药,加强血压自我监测,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用药监督中,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4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内心会感到孤独和焦虑,加之丧偶或儿女不在身边的原因,患者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长而久之会影响服药依从性。患者实际感受到的来自家人或朋友的实用性家庭及社会支持越多,其服药依从性越好[12]。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访视和健康教育中应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参与到患者的管理中,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关爱,积极与其交流沟通,安慰患者的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以树立患者的信心。此外来自政府、社会、医院的社会支持可减轻高血压患者经济、心理等方面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3.5提供药学服务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期间配合药学服务干预尤为重要,药学服务干预通过临床药师入社区进行药学干预、用药指导、处方审核、用药咨询等活动,重点向患者讲解降血压药物的合理选择、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用药相关注意事项等[13-14],帮助患者提高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意识及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6依托信息化加强对患者的干预:随着目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短信、微信、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工作。杨永等通过短信干预,有效提高了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服药依从性,且每天干预次数越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越好[15]。陈玲等通过建立高血压患者微信交流群,并对患者进行统一培训,介绍微信平台使用方法,然后通过视频、文字、语音留言、知识链接、疾病解答等形式在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16]。
随着我国目前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服药不依从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降压效果,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较为普遍,而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及家庭的联动作用,全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血压监测、用药监管。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丰富工作手段,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科学用药意识,同时鼓励患者家庭成员参与到患者用药管理中去,以提高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