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记:菱形盆地隆起第四极

2020-02-15 02:40:14宋馥李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川盆地成渝班列

■宋馥李

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上,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提出,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这意味着,除了东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之外,成渝双城经济圈,被视作了带动中国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凭什么与三大湾区相提并论?

3年前,国务院批复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该城市群正式被赋予历史定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同时,还明确了两个时间节点:2020年,成渝城市群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 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按照规划,成渝城市群的范围包括:重庆市的全境,四川省除西部三个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和攀枝花以外的所有城市。城市群涵盖的区域,大致相当于地理概念上的四川盆地,面积超过18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亿人,GDP 近6 万亿元。

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 (即人们常说的三大湾区) 并列,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从国家层面,将成渝城市群与三大湾区相提并论,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中国城市群,就规模与影响力来说,三大湾区属于第一梯队,成渝城市群与其他一些国家级城市群 (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一时间,“新的重要增长极” 这个说法,引发外界热议:这是否意味着,国家要把成渝城市群培养为中国的下一个“湾区”? 成渝城市群要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极” (如果说三大湾区是“第一极”)?

无论如何,相比其他第二梯队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已经得到国家的战略肯定,有了国家政策的“加持”。

那么,成渝城市群为何能有如此待遇呢?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认为,成渝城市群有中国西部作靠山,西部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回旋余地,现在急需一个动能更加强劲的城市群来带动西部发展,助力整个中国经济动能转换。成渝城市群与三大湾区可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地理空间布局,有助于梯次实现先进生产力的有效牵引,最大限度覆盖及拉动我国最广泛区域和最大规模人口发展,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均衡及可持续发展。

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唐青阳认为,成渝城市群处于“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创新程度最高的城市群板块,成渝城市群具有引领和带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潜力。

成渝城市群作为三大湾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极” (也有一种说法是,将三大湾区分别视为中国的“三极”,成渝城市群就是“第四极”),基本得到学术领域的公认。

通欧达海:成渝城市群已悄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开放时代

“蜀道难”,交通曾是四川和重庆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好在“蜀道难” 已经成为历史。

目前,宝成铁路、西成高铁、兰渝铁路这三条铁路,自北向南穿越秦岭进入四川盆地。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成为京广、京沪之外第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除了北向的入川铁路,还有东向的宜万铁路。以成都为中心,即将开工“蓉京高铁成都—南充—达州段” 和蓉昆高铁,以重庆为中心的渝昆高铁、渝西高铁也已列入规划。

这些通道,最终会将成渝城市群融入到三大湾区8 小时内高铁交通圈。那时,四川盆地的外出交通将得到更大改观。

一方面,四川盆地的北向交通障碍被打通,另一方面,盆地的西向交通也有了新突破:“渝新欧” 和“蓉欧” 两条通欧班列,让成渝城市群连通了欧洲,一个全新的对外经贸格局在不经意间被塑造出来。

2011年,“渝新欧” 最早开通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过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 公里,沿途经过6 个国家。

有了重庆的示范效应,从成都始发的“蓉欧快铁” 也在两年后的2013年开行。成都始发的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陆路对外国际运输大通道。此后,全国始发的通欧班列风起云涌,短短几年间就蔚为大观。

回顾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封闭的四川盆地,反而会率先开通中欧班列? 这或许可以归因于,长期的盆地藩篱,让这里的人更有外向和开放的意识,进而敢为天下先。

迄今为止,“渝新欧” 和“蓉欧” 两条通欧班列,仍然是货源最充足、效益最好的班列。因为两大班列的腹地——四川盆地,有着丰富的物产,不论是猕猴桃、柑橘、莴笋、羊肚菌、火锅底料、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还是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乃至汽车,都支撑起了两趟班列稳定的运行。

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这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这个南向通海的规划,让成渝城市群获得了距离最近的出海口,成渝城市群的命运也将被现代陆路交通彻底改变。

由此,成渝城市群迎来一个新时代——通欧达海的时代。成渝城市群虽然位于内陆,但可以向西、向南开放:一方面,通过“渝新欧” 和“蓉欧”两大中欧班列,四川盆地的货物可以通达欧洲; 另一方面,通过新规划的陆海大通道,借助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渝城市群又可以直接连通印度洋。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部崛起和“东中一体” 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南北分化加剧现象。处于中国经济第一极的三大湾区均为沿海地区,因此成渝城市群成为第二极,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作为长江上游的城市群,它是深入中国腹地的一个经济板块,是内陆开放的典型代表,像脊梁一样挺起了中国的经济版图,支撑着中国内地省份参与国际竞争,走到国际舞台的最前沿。■

猜你喜欢
四川盆地成渝班列
活色生香新成渝
党员文摘(2024年1期)2024-01-20 00:08:35
四川盆地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及拟合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29
“汉新欧”班列再扩容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1
四川盆地秋季气溶胶与云的相关分析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中亚信息(2016年4期)2016-07-07 09:38:14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分析
成渝双城到同城
今日重庆(2015年12期)2015-08-15 00:51:09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