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韬
(江苏海洋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近年来,全国各地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许多传统乡村的面貌。这种艺术乡建的形式,既符合当今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诉求,又能够充分发挥出艺术专业的特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就出现了像黄山黟县的“碧山计划”、山西晋中的“许村计划”以及甘肃石节子美术馆等许多优秀的艺术乡建案例。这些艺术乡建案例的共同特点就是尊重乡村的传统价值,同时利用艺术元素针对各自的不同特色进行自我创新,并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
与国内的艺术乡建案例相比,国外的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则更为久远,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更大。我国周边最为著名的艺术乡建案例就是日本的越后妻有和韩国的Heyri 艺术村,这两个成功案例都是两国艺术家们结合各国本地特色,创造性的将艺术元素融进乡村建设所得出的,它们都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圣地并倍受关注。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国内外已有的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大多发生在偏远而且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原因应当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地处偏远使得当地的乡村文化历史遗存保留相对完整,艺术家更能够对于这些地区产生艺术创作热情;另一方面是由于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当地的政府、居民对提高生活水平的现实要求也较为单一,更容易操作开展。还有就是由于这些地方与社会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民风较为淳朴,村民的本土凝聚力和地方认同感也更为强烈,这些条件因素也会有利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的顺利实施。
在具体的艺术乡建实践中,不同国家的艺术乡建特征也不尽相同。国内艺术乡建的重心主要放在乡村文化建设与公共设施建设上,乡村建设在地域文化方面主要是处于保护的态度。在“碧山计划”和“许村计划”中,对于乡村文化选择以保护和展览的形式,艺术的介入主要是致力于乡村设施的完善和业态的引入,艺术融合的地方不是很明显,更多的是通过艺术性的设计来改善村民的生活体验,在乡村给予村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在创立当初除了为了保护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提高居民的福利待遇之外,更多的是体现出了艺术家对于当地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就像策展人北川富朗所说的:大地艺术祭的初衷,并不是艺术品展示,而是“祭典”。为这些已经无力办祭典的高龄化乡民办祭典,让他们重拾生活的尊严与信心。Heyri 艺术村与其他艺术家聚集的艺术村落不太一样,其最大特征是居住空间、创意空间、艺术空间、公共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的有机融合,从文化艺术呈现向创意制造及文化消费转变,因而整个村子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文创产业链。这种文创产业链的大融合也体现出韩国民众团结协作的本土特色。
连云港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市内依山傍海、古迹众多。虽然近些年连云港市也十分注重美丽乡村的建设,但所做的更多是对于一些自然乡村的村容村貌的整洁亮化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在整个市内,成功的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并不多见,这其中最为著名的艺术乡建案例就是连云区宿城“八间房”民宿的艺术改造。
“八间房”民宿群位于素有“世外桃源”美誉的连云区宿城山核心区,占地总面积25 亩。该民宿群是通过利用闲置民房、村级活动场所旧址升级改造而成。八间房民宿的设计初衷是要利用宿城的旧有房屋改造,创造出一处让人远离城市喧闹、身心得到回归的世外桃源。其优点是旧房利用,很符合现代人的怀旧感。且设计师通过对石墙、石磨、陶罐、酒瓶、木桩、黑瓦、涂鸦以及树片和枯树根等常见材料的匠心独用,使房屋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文化特征。许多的人文修饰处理更是加分项目,很好地体现出了设计师对于细节的强调,成为抢眼的设计元素。但可能是由于地方面积的限制,设计者又想表现出足够多的创意想法,因此“八间房”民宿虽然每一个房屋都有独立的名称和装饰风格,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些杂乱,设计者加入现代的幽默语言用来增加情趣,但与古色古香的韵味在一起感觉还是有些文化冲突不太协调。且很多地方的人造痕迹太重,对于连云港和宿城地方的特色表现还不够突出,房屋的建筑风格还是与周边当地民居的陈设风格不太一致。此外,作为民宿的价格定位过高过于商业化,不利于面向大众普及和进一步的扩建发展。
连云港特有的文化、自然资源为城市的艺术乡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城市的艺术乡建现状却仍存在着代表性成果较少(特别是西游和大海等知名标识的特色乡建还很缺乏)、现有成果的延伸发展后劲不足(过多的局限在旅游和参观方面,更新配套开发落后)、各地特色挖掘不够吸引力不足(山海文化、西游文化、古岩画艺术遗存)以及项目引入服务配合意识不强过分依赖政府项目拨款等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的实施建议:①政府加大宣传、艺术引入以及配套扶持的力度,为全市艺术乡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舆论环境和配套支持。从很多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热情很高,他们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可以充分实施艺术乡建理想的空间。而连云港有着众多的本土特色文化,这两者之间的连接就需要政府层面的宣传和推广。并且在现实乡村社会中,艺术家很多想法都难以实施,这就更加需要政府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②充分发挥市内社会和高校中的艺术专业人才优势,将他们现有可行性较高的一些想法和设计方案尽快落实实施。连云港市内有着一批致力于研究艺术乡建问题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有的已经参与了类似“八间房”民宿这种成功落地运营的艺术乡建项目,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连云港市内的高校艺术专业相关团队师生,也已经在市民的美育教育、艺术乡建理论研究和艺术乡建方案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这些艺术乡建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积累,是连云港市艺术乡建工作的宝贵财富。连云港市必须将这些市内的社会和高校资源发挥利用好,让更多有着较高可行性的设计方案得到实施;③重点扶持创立几个能够突出体现连云港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乡建项目,并逐渐扩大,最终形成在国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乡建项目。地理特征和地方故事是每个地方都具备的,这些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一些有趣的传说就自然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好的艺术乡建工作一定是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创意的完美结合。连云港市的艺术乡建工作,必须要把握和树立这样的理念,就是要将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摆在突出的位置,只有讲好了地方的特色文化,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艺术乡建成果才能够得到百姓的真正认可。而且连云港市还要将这样的优秀案例重点扶持推广,争取打造出在国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乡建项目,以便更好地促进地方的发展。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据目前不完全调查统计,全球已至少有1000 多个乡村在尝试这条道路。但真正像日本的越后妻有和韩国的Heyri 艺术村这样创造出自身独特的风格并在国际上取得较高知名度的实例却并不太多。其成功的秘籍更多的还是归功于接地气的产业落地和社群运营的功效。
在当今中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形式,已经越来越被民众所了解和接受。连云港市目前也正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全市范围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动浪潮。艺术介入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动,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实践。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不光是要建设有特色的房子,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延续中华文明、延续乡村的传统文化,让乡村能够成为中国人梦想中的家园。当然,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艺术乡建的实践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其中所遇到的不可预估因素,不是简单的项目研究和方案讨论就能解决的。包括艺术家如何处理与村民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如何带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